或许你只是偶感风寒,进而觉得浑身酸软无力,或许你只是头脑眩晕,打不起精神,或许你只是疲劳过度,感觉视力有些模糊,不要粗心大意,这些许的小疾往往是大病的前兆。从现在起,关爱你的健康,解读身体给你的66个警告信息。
解读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掌握家庭必备的健康宝典,66种常见的身体健康信号,66种可能会引发疾病的前兆,专业的防范疾病方法,最佳的日常保健建议。
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多无暇理会身体上的一些小病小恙,从未想过要重视它们。殊不知,这些身体上的小小不适,正是大病到来之前的信号与征兆。我们只有接受身体给予的忠告,才能及时地了解病情、抓住治疗的黄金时机、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书从一篇篇的小案例入手,指出了身体给你的66个警告信号,并提供了有效的防病、抗病技巧,让你零压力地了解健康,是可以随时查阅及遵循的健康宝典。
一般族群的健康警讯
造成疲劳的原因
心理因素处于经常性压力环境中的人会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情绪低落,甚至会精神忧郁或出现其他情绪上的失常、注意力无法集中及睡眠障碍等问题。
生理因素
工作中,长时间持固定姿势者,因为无法经常变换姿势,会造成肌肉无力或酸痛、肌肉麻木、关节疼痛、体重改变、眼睛酸痛、视力减退等情形。
慢性疲劳症候群
常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上班族。因为他们多半在工作环境中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往往会产生种种身心不适的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工作表现,而且还影响工作意愿及成就,形成恶性循环。
过劳死
主要是由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心、劳力,如果再加上不能及时地恢复和补充足够的营养,就会导致细胞快速老化,而一旦这种老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爆发“过劳死”。正所谓“得到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健康”。
P3
“见微知著”这句古老的成语,用在说明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上,竟然是如此的贴切!多年的临床医学专业训练,让我在行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醒、教育我的病人,要他们“学会从小地方来观察身体的警讯以及患病的进展”。
在门诊中,我有时会询问患者症状持续多久了,是否曾经就医。我发现,竞有多数的病人是撑到无法忍受才来就诊的,他们不是太忙就是不以为意。现代人生活繁忙,精神压力也大,只有做好健康管理,才能有效地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除了定期做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运动之外,还要多注意身体的变化,这样才能够在疾病初期及早发现并治疗,才能避免“赚到了全世界,却赔掉了自己”的遗憾!
预防重于治疗,是临床医学中不变的法则。从小地方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才是最佳保健之道。本书从一篇篇的生活故事分析入手,可以让读者零压力地了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