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有何原则和禁忌?
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机构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
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
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英文双语典藏版德鲁克管理经典)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美)彼得·德鲁克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有何原则和禁忌? 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机构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 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 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内容推荐 人人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已经让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呢? 创新是每位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它始于有意识地寻找机遇。 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你就能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果你懂得运用创新的原则,你就能使创新发展为可行的事业。这就是德鲁克在本书中为我们揭示的重点。 目录 推荐序一(陈春花) 推荐序二(邵明路) 推荐序三(詹文明) 译者序 序言 引言企业家经济 第一篇 创新实践 第1章 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 第2章 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 第4章 创新机遇来源二:不协调的事件 第5章 创新机遇来源三:程序需要 第6章 创新机遇来源四:产业和市场结构 第7章 创新机遇来源五:人口统计数据 第8章 创新机遇来源六:认知的变化 第9章 创新机遇来源七:新知识 第1O章 聪明的创立 第11章 创新的原则 第二篇 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第12章 企业家管理 第13章 企业家企业 第14章 服务机构的企业家精神 第15章 新企业 第三篇 企业家战略 第16章 “孤注一掷” 第17章 “攻其软肋” 第18章 生态利基 第19章 改变价值和特征 结论企业家社会 推荐阅读书籍 试读章节 在第3章中,我曾提及电视机在日本的实例,并将它作为意外成功的一个例子。其实,它也是认知与实际客户价值和期望之间不协调的极好例子。早在那位日本实业家告诉他的美国听众,日本的穷人不会买电视机,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这样奢侈的消费品这番话之前,美国和欧洲的穷人就已经表现出电视机能够满足他们的某些期望,而这些期望与传统的经济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这位非常聪明的日本人就是无法理解:对客户而言,尤其是穷客户,电视机并不仅仅是一件“东西”,它代表着通往一个全新的世界,很可能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 同样,赫鲁晓夫也无法理解汽车不只是一件“东西”,他于1956年访美时说:“俄国人绝不会想要拥有汽车,便宜的出租车会更实际一些。”不过,任何一个青少年都会告诉他,“四轮汽车”并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还代表着自由、移动性、权力和浪漫情调。赫鲁晓夫的错误认知,却创造了一个最狂热的企业家机遇:苏联汽车的短缺,造就了一个最大、最有生机的汽车黑市。 有人会说这又是些“大而空泛”的例子,对商人或医院、大学或贸易协会的管理人员没有什么适用性。但是,这些例子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以下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例子,尽管也有些“大而空泛”,但绝对具有操作上的重要性。 在过去几年间,美国成长速度最快的金融机构之一是一家位于中西部城市郊区(而不是纽约)的证券公司。如今,它在全美拥有2000个分支机构,它将自己的成功和发展归功于有效地利用了某种不协调。 那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如美林(MerriU Lynches)、添惠(Dean Witters)以及哈顿(E.F.Huttons)都以为它们的客户与它们自己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它们看来,人们投资就是为了发财,这是不言自明的公理。而这就是激励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员的动力所在,也是衡量它们所认为的“成功”的标准。但是,这种假设只符合一部分投资大众的心态,而且还不是大多数人。因为这些人不是“金融人员”,他们知道想要通过投资“发财”,必须在资金管理上投入全部的时间,而且还需要拥有丰富的金融知识。然而,当地的专业人士、小商人以及富裕农民既没有时间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忙于赚钱,而无暇管理自己的资金。 这正是这家中西部证券公司所利用的不协调。从表面上来看,它与其他证券公司没有什么两样。它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成员之一,但是,它业务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约只有1/8来自股票交易业务。它避开了华尔街那些大型交易所极力推崇的项目,诸如期权交易、期货交易等,而吸引被它称为“明智投资者”的人。它并不向客户承诺——这是美国金融服务机构的一大创新——它的客户会因此而发大财,它甚至不想要那些做大买卖的客户,它想要的客户是那些收入多过支出的人,例如成功的专业人士、殷实的农民或小镇的商人。它之所以选择这些人,倒不是因为他们的收人较高,而是因为他们消费比较适度。它利用这些人想要保护自己钱财的心理,投其所好。这家公司出售的是保持个人储蓄不贬值的机会——手段是通过投资债券和股票,当然还有递延年金、避税项目合作、房地产信托等。该公司提供的是与众不同的“产品”,是华尔街的券商们从未出售过的产品,那就是“平和的心灵”。而这正代表了“明智投资者”真正的“价值”。 华尔街的大型证券商们甚至无法想像竟会有这样的客户存在,因为他们的出现否定了这些证券商们以往一直深信不疑、奉为真理的每一件事情。如今,这家成功的公司已经被传媒广泛加以宣传,在每一份成长的大型证券交易公司的名单上,都会出现它的名字。但是,那些大型证券公司的高层人士甚至不愿承认这个竞争者的存在,更不用说认可它的成功了。 隐藏在现实与认知之间的不协调背后的,往往是智者的傲慢、强硬和武断。“了解日本穷人能买得起什么东西的是我,而不是他们。”那位日本实业家事实上是如此断言的。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协调能够如此轻易地被创新者利用:没有人打扰他们,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埋头苦干。 在所有不协调中,认知和现实之间的不协调最为普遍。生产商和供应商们几乎总是对顾客真正要购买的东西产生误解。他们总是假设对他们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对顾客也会具有同样的价值。当然,要想成功地做一件事情,一个人就必须相信这件事情并认真去做。化妆品制造商必须相信自己的产品,否则这些产品就会变成劣等产品,然后很快失去顾客。经营医院的人也必须相信医疗保健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好产品,否则医疗和护理的质量就会迅速下降。然而,没有一个顾客会认为,他所购买的价值就是生产商或供应商所提供的价值,他们的期望和价值观总是不同的。 于是,生产商和供应商对此的典型反应,就是抱怨顾客“不理性”或“不愿为品质付出代价”。只要听到这种抱怨,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生产商或供应商所抱持的价值和期望与顾客真正的价值和期望不协调。这时,我们就有理由去寻找一种极为特定,且成功几率相当高的创新机遇。 P55-57 序言 2002年,英国《经济学人》曾宣告说“偶像的黄昏”来了,它是对的,从此许多人也认为我们不再需要偶像。但是,走到现在的四年之后,我们强烈地发现,我们还是需要偶像,需要具有超凡能力的新的商业领袖。正当我们无法界定所需要的新的商业领袖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之时,彼得·德鲁克先生1985年写就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让我们能够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商业领袖。 在商业史上,拥有远见的企业家早已提出过零星的创新性思维。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正是企业家创新性思维转化为行动的结果,正如德鲁克先生书中所言:本书认为在过去的10—15年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这种现象本身引发了德鲁克先生的思考: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何时以及为什么进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事实上,商业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自我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领域,德鲁克先生提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为了探讨人们的行动和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复杂的理论、严谨的分析不断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辩论和研究,与人们一样,德鲁克先生坚信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以此为前提,他更注重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事实上,他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的一部分。这是德鲁克先生的着眼点。 创新是实践的创新。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告诉人们:“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科。”所以在本书中,他首先向读者展示了企业家应该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随后,又探讨了将创意发展成为可行的事业或服务所需注意的原则和禁忌。在这部分的分析中,德鲁克先生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他们凭借创新,将变化看做是开创另一个企业或服务的机遇。创新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供人学习和实践。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他们还应该了解成功创新的原理,并加以应用。我想到一个例子: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他创造性缔造的“微贷”事业正在以成功的商业运作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贫困。尤努斯的项目已经遍及100个国家,累计为400万穷人放贷53亿美元。2004年,尤努斯甚至向26000位乞丐放贷,每人9美元,这些钱可以让一个乞丐开始贩卖糖果等小生意,而不是沿街乞讨。2005年,尤努斯被评为1979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经济领袖之一。尤努斯的创新实践正是德鲁克先生理论的一个全新例证。 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的精神。对于如何成功地培育出企业家精神,是德鲁克先生重点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德鲁克先生从现存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三个方面来讨论企业家管理。这三类企业也正好涵盖了目前我们能够理解的所有组织机构的特性,现存企业会更多地从商业角度出发,注重那些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问题的长期关注,可能会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公司”的根本目的。公共服务机构,更多地是从社会问题本身出发,将企业的管理技能运用在社会目标的实现上,它们通常具有更强大的道德力量。 最后是新企业。一如其在所有主要的企业家时期所表现的一样,新企业将继续成为创新的主要载体。托马斯·爱迪生说过:“如果所有人都能真正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会使我们自己震惊。” 企业家战略是创新市场的战略。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是企业家战略的核心。德鲁克先生告诫我们: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不具有创新市场的能力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这是人们的共识。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理解,而在于别人已经开始运用全新商业理念的时候,我们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判断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时,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市场。 德鲁克先生在本书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企业家社会的问题,虽然他是从福利社会的困境出发,提出企业家社会的概念,但结论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鲁克先生明确了创新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只有发挥创新的功效,才有社会的发展。 这是一本基于创新但又强调行动的书,正是这一点是本书最为精华的地方。创新如果停留在观念、思想和制度上,创新如果没有转化为行动和结果,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而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实践,所以,我们需要安静下来,评判一下我们与德鲁克先生所倡导的有着多大差距,或者我们可以对照德鲁克先生的观点想一想:我们是否让创新转化为行动及结果?如果好好地深读这本书,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领袖。 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读德鲁克的书是一种享受,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海尔集团 张瑞敏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德鲁克是我们这个时代对管理实践和社会经济体系最不朽的评论家。” ——《商业周刊》 “德鲁克相信企业家精神对所有机构而言,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对这些机构的生存而言也是必要的。而如何管理企业家精神则是本书的全部内容。” ——Venture杂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