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专门供广大营销人员阅读参考的通俗读物,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分为“发明创新开拓市场”,“拾遗补缺捕捉商机”,“独具匠心点子发财”,“以人为本赢得顾客”以及附录“中外名人商场绝招”等五部分。书中介绍的,既有我国古代的经商高手如春秋时期的范蠡,也有海外的商业巨子如美国的洛克菲勒,意大利的皮尔·卡丹,还有近现代的商界精英如李嘉诚、霍英东、曾宪梓,更不乏近年来乘改革春风升起的经营新秀。他们或机敏、或睿智、或奇绝的不拘一格的营销之道,无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实践证明,他们个个堪称是抓住了耗子的“好猫”。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企业营销谋略及具体手法的大众通俗读物。书中通过300例古今中外经商高手发家致富的生动小故事,传授了商界精英的许多精明策略与宝贵经验,揭示了作为一名成功企业家和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战略眼光、创新意识、果敢作风等基本素质。本书内容丰富而言简意赅,道理深刻而通俗易懂,对于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及营销人员极具借鉴参考价值。
纸片背后藏机遇
美国人爱德华·鲍克是个有心人,他就是抓住了一个小小的机会,从而走向了成功。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从中抽出一张纸片,随手扔到地上。鲍克弯腰拾起这张纸片,见上面印着一位著名女演员的照片,还有编号。他知道这只是其中一张纸片,是烟草公司为促销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他仔细地看了看纸片,发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心想,如果把纸片空白的一面印上相应的人物小传,这种纸片的价值就会大大提高。于是,他就到印刷这种纸片的公司,向该公司经理说明了他的想法,经理听了也觉得此创意很好。
经理说:“如果你给我写100位美国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每篇稿酬我付给你10美元。你要尽快给我一张名人的名单,并把它们分类,可分为总统、将领、作家、演员等。”
于是,鲍克就开始了他最早的写作任务,后来业务量加大,他不得不雇人来写,从此踏上了他的编缉之路,并创办了《妇女家庭》杂志。
纸板变美盒
美国人斯太莫克发现,众多的洗衣店为了保持刚熨好的衬衣平整,都会在折叠好的衣服里加一块硬纸板。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创意:把这种每1000张4美元的硬纸板以1美元1000张的赔本价卖给洗衣店,但要在每张纸板上登一则广告。这样他就可以用这块消耗量相当大的纸板为媒介赚取不菲的广告费。
为了能让顾客更长时间地保留纸板,增强企业对这种广告媒体的信赖,斯太莫克的纸板上增加了儿童游戏、菜谱、字谜等内容吸引顾客。这一招真灵,纸板在顾客手中的保留时间明显加长,做广告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半年时间就盈利10多万美元。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斯太莫克向美国洗染学会捐赠了出售纸板的部分收入作为回报,该学会建议成员单位都使用斯太莫克的纸板,帮助斯太莫克扩大了业务范围。
旧报纸成礼品
法国人贝利用自己独特的想法改变了旧报纸的命运。在贝利看来,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日都很敏感,希望收到特别的礼物。而鲜花、蛋糕等传统礼物,由于其短暂性和普遍性,无法很好地体现生日的特殊性。于是,他创立了一家“历史报纸档案公司”,把旧报纸当成礼品,出售给生日日期与报纸出版日期相同者。如今,贝利每年可卖出25万份旧报纸。
一份报纸改写命运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只在机车里装上一个制动器,车厢里是没有的。火车司机必须用手扳动制动手轮,不方便且效力不大。一次,一个穷苦的年轻人目睹了一起可怕的火车车祸,很多人丧命。那正是因为制动器力量不够,不能迅速停车的缘故。
这天,年轻人闷闷不乐地在办公室里坐着。他需要钱,偏偏钱又很少。门开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儿走了进来,请他买一份《生活世纪》报纸。他告诉她没有钱买,她就转身向门外走去。但他看到女孩儿悲哀的面孔后,又把她叫了回来,他仔细搜索自己的口袋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枚可以购买一份报纸的硬币。
也许年轻人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从那张报纸上获得什么,也许他从来都没有指望过靠他因为同情与怜悯而付出的一枚硬币来改变他的命运,然而这枚硬币不但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全世界人的命运。
那份报纸描述了当时工程师们在蒙塞尼山下开凿一条隧道的情况。他发现工人们在开凿隧道时用了大功率的凿岩机,而这些凿岩机是由压缩空气驱动的。职业的敏感让他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这条消息。他想知道是否可以利用压缩空气来驱动制动器。如果压缩空气的力量如此大,足以在隧道里推动凿岩机,那么也许能使沉重的列车停车而避免相撞。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经过多次的反复实验与尝试,一种新式制动器诞生了。从那时以来,他的发明在世界各地的铁道上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他就是法国压缩空气制动器的发明人威斯汀豪斯。
一条消息开创的财路
杰里来阿·哈钦斯原本是美国加州一位卡车司机。2002年8月,当他驱车行驶在前往洛杉矶的公路上时,收音机里播放的一则“南加州一个女孩失踪”的消息给了他一个创业的灵感。
哈钦斯立刻开始考虑生产儿童身份识别卡并联系了在当地警察局工作的一位朋友。
这位警察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了他的想法后,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警察朋友的认可令哈钦斯兴奋不已。为了稳妥起见,哈钦斯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儿童身份识别”的关键词搜索,结果发现儿童身份识别卡目前还是市场空白点。接下来,哈钦斯又向那位警察朋友了解警方在登记失踪人员报告时需要获取的所有信息:孩子的过敏症、体表疤痕、胎记、血型以及是否有喜欢啃指甲的习惯等。他将父母们在伤心欲绝的状态下极有可能想不起来的所有细节都输入电脑,编辑成图文档案,然后刻录到一张光盘上。
10天以后,哈钦斯制作了一张儿童身份识别卡的样品交到了警察朋友的手中。警察朋友和同事们看后非常惊讶,他们邀请哈钦斯将制作身份识别卡的设备搬到了交易会的现场,只要父母们向他提供孩子的详细资料,他便能在十几分钟之内为这些父母们制作一张身份识别卡。就这样,哈钦斯在交易会上以20美元的单价制作并出售了150张身份识别卡。
如今,哈钦斯的“儿童身份识别卡”公司在美国地区已经拥有44家连锁经营店。2004年公司的收入达到了36万美元,预计一年后将增至100万美元。
狗奔变“元宝”
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街道上,行人走路要分外小心,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踩上狗粪。谈起这点,人们也是频频皱眉。不过,一名德国男子发明了将狗粪转化为燃料及建筑材料的技术。
柏林人卡尔一佛里德里希斯·伦策是一名先锋派艺术家,他在为雕像创作寻找新材质时,发现了狗粪的“价值”。伦策如今已从位于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为这一变废为宝技术取得了专利权,并将这种狗粪煤球命名为“糊口”。
在伦策的工作室里,这种如同小块巧克力的新型燃料被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伦策说,如今,许多企业家纷纷向他讨教,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就能将狗粪变成名副其实的“元宝”了。
在伦策眼里,这些狗粪现在俨然成为他的财富,就连气味都那么讨人喜吹。P6-9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某公司考核4名营销员,交给一项特殊任务:到和尚庙里卖梳子。
第一名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和尚们都笑他傻:我们连头发都没有,哪用得着梳子?第二名营销员销了十多把。他告诉和尚,没头发也要常梳头,可以止痒活血,有益健康。一些和尚被说动了,买了梳子。第三名营销员到庙里跟老和尚讲,您看,不少女香客拜佛磕头,把头发都磕乱了,您如果在庙堂蒲团旁放些梳子,香客磕完头随手可以梳个头整整容,他们会感到这个庙的关爱,下次就会再来烧香。这一下,就销掉百十把。第四名营销员更有办法,他向老和尚提了个建议,说庙里经常接受捐赠,得给人家一些礼品作回报,梳子很便宜,可是若是您在梳子正面写上庙名,反面刻上“积善梳”三个字,再加个方丈亲笔署名,这样梳子就变成珍贵礼品了,香客来了送一把,人无我有,庙里香火必将永续繁荣。老和尚连说有道理,把上千把梳子全买了,而且还订了货!
故事中的后三名营销员把许许多多人虽经努力而却依然的“做不到”变成了轻而易举的“做得到”;把几乎的不可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可能,靠的是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什么?就是跳出常人的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世上欲成就任何一番事业,最离不开的法宝之一,就是智慧,商海冲浪更是如此。
自古而今,商场如战场。早在2500多年前,孙子就在其“兵法”中说:“上兵伐谋”,“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同样,在商战中博奕,也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屡战屡胜,连克连捷。
在这方面,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人士,以他们自己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这些商战中的智慧典范,无疑会对今人在商海中博浪击水取得成功大有裨益,这也正是我们推出本书的初衷。
本书是一本专门供广大营销人员阅读参考的通俗读物,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分为“发明创新开拓市场”,“拾遗补缺捕捉商机”,“独具匠心点子发财”,“以人为本赢得顾客”以及附录“中外名人商场绝招”等五部分。书中介绍的,既有我国古代的经商高手如春秋时期的范蠡,也有海外的商业巨子如美国的洛克菲勒,意大利的皮尔·卡丹,还有近现代的商界精英如李嘉诚、霍英东、曾宪梓,更不乏近年来乘改革春风升起的经营新秀。他们或机敏、或睿智、或奇绝的不拘一格的营销之道,无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实践证明,他们个个堪称是抓住了耗子的“好猫”。当然,任何经验都与彼时、彼地、彼情、彼势密切相关,绝不能照搬、照抄、照用。照单全收,无异于刻舟求剑。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举一反三进而触类旁通。惟有如此,才能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最终放射出独特的光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并摘引了部分相关资料,在此深表谢意,并望原作者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酬谢。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