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军事编委会编著的《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一战”)中,重机枪的使用、堑壕战的产生,使得坦克这种掩护步兵突进的装甲战斗车辆应运而生。它们在战场上,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的战场上出尽了风头,被称为“陆战之王”。
“二战”中,由于坦克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所以出现了很多针对它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自行火炮。自行火炮的用途不仅是反坦克,而且可以在己后方为前线士兵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如美国M110自行火炮、德国“黄鼠狼Ⅲ”自行火炮等。这种情况又促使另一种战车的大力发展,它就是装甲车,大多数装甲车可以在水上行驶,执行运输、侦察、指挥、救护、伴随坦克及步兵作战等多种任务,如美国M2“布雷德利”装甲车和俄罗斯BTR-80装甲车等。
有的装甲战斗车辆(为了便于阐述,后文将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统称为装甲战斗车辆)性能不佳,但为其后同类武器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的如昙花一现,没有任何作为,但却极具历史意义;有的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