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最常用中药大概有200余种,其中有不少植物药在庭园草地、郊区野外和农村的田埂山坡、溪边林间等地随处可见。如全草类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大蓟、车前草、鱼腥草、虎耳草、苍耳草、夏枯草、益母草、仙鹤草、青蒿等,全国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可以就地取材;还有花、果实、种子、根和根茎等不下数十种,可以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药;加上一部分疗效可靠的中成药,总数至少也在50种以上。作为科普读物,本书对可就地取材的植物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花草草都是药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韩公羽//沈企华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植物性最常用中药大概有200余种,其中有不少植物药在庭园草地、郊区野外和农村的田埂山坡、溪边林间等地随处可见。如全草类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大蓟、车前草、鱼腥草、虎耳草、苍耳草、夏枯草、益母草、仙鹤草、青蒿等,全国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可以就地取材;还有花、果实、种子、根和根茎等不下数十种,可以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药;加上一部分疗效可靠的中成药,总数至少也在50种以上。作为科普读物,本书对可就地取材的植物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内容推荐 植物性最常用中药大概有200种,其中有不少植物药在庭院草地、郊区野外和农村的田埂山坡、溪边林间等地随处可见,因此,许多植物药可就地取材。本书对这些植物药的分布、形态、万分、作用与用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目录 一、全草类 黄花地丁(蒲公英) 紫花地丁(犁头草) 马齿苋 铁苋菜(海蚌含珠) 大蓟 小蓟 车前草 鱼腥草 虎耳草 凤尾草 大青叶(附板蓝根) 荠菜 夏枯草 益母草 仙鹤草 半边莲 青蒿 藿香 连钱草 马鞭草 萹蓄 瞿麦 二、叶类 橘叶 荷叶 丝瓜叶 侧柏叶 枇杷叶 紫苏叶 艾叶 忍冬叶 桑叶 茶叶 三、花类 菊花 野菊花 红花 槐花 金银花 莲须与莲房 四、果实类 山楂 小茴香 牛蒡子 苦楝子 苍耳子 丝瓜络 乌梅 桑椹子 谷芽 五、种子类 青葙子 莲子 杏仁(苦杏仁) 桃仁 黑芝麻 车前子 冬瓜子 南瓜子 薏苡仁(米仁) 六、根与根茎类 桔梗 糯稻根 大蒜 山药 百合 半夏 芦根 薤白 葱白 七、皮、茎木及藻类 杜仲 冬瓜皮 桑枝 海带(昆布) 八、中药应用实例 (一)根类常用中药 沙参与北沙参 玄参与黄芩 生地与熟地 归身与归尾 柴胡与银柴胡 人参与党参 甘草与大枣 黄芪与红芪 葛根与葛花 山豆根与北豆根 汉防己与木防己 白芍与赤芍 白头翁 怀牛膝与川牛膝 何首乌与夜交藤 麦门冬与天门冬 (二)根茎、皮、枝、叶类常用中药 白术与苍术 羌活与独活 黄连与胡黄连 知母与白薇 川贝母与浙贝母 干姜与生姜 莪术与郁金 川黄柏与关黄柏 桂枝与肉桂 厚朴与厚朴花 桑叶与桑白皮 (三)果实、种子、菌核类常用中药 瓜蒌与天花粉 栀子与连翘 枸杞子与地骨皮 山茱萸与吴茱萸 陈皮与青皮 枳实与枳壳 蜀椒与椒目 五味子与酸枣仁 马兜铃与青木香 莱菔子与地枯萝 王不留行与麦芽 槟榔与大腹皮 茯苓与茯神 九、中成药制剂 六神丸(咽喉丸) 香连丸 桑麻丸 缩泉丸 良附丸 稀莶丸 藿香正气丸 银翘解毒丸 六味地黄丸 行军散 七里散 十灰散 锡类散 冰硼散 卧龙丹 小活络丹 紫雪丹 辟瘟丹 桑枝膏 夏枯草膏 益母草膏 枇杷叶膏 金银花露 半夏露 六神曲 午时茶 试读章节 黄花地丁(蒲公英) [来源]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17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全草。各处田野都有生长。 [形态] 全草含有乳白的汁液。根出叶,丛生,叶片倒披针形,边缘有大小不规则的锯齿或浅裂。春日,叶丛间抽花茎,茎端生头状花序,舌状花冠色深黄。花后生褐色瘦果,顶端生白色冠毛。 药用全草,4—5月开花前或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成分]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01),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果胶(pectin)等。 [作用与用途] 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胃溃疡、利胆及保肝等作用。蒲公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热疖、疔疮、臃肿、乳臃、瘰疬等症。内服外敷,都有功效。 [一般用量] 10~30g,大剂可用60g,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单方介绍] 1.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取鲜蒲公英20g,捣碎加鸡蛋清1个,白糖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经治疗50例均愈,平均日数8.07日。有用鲜蒲公英30。60g,白糖30g,水煎服。治疗84例亦痊愈,平均服药3日左右。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用蒲公英片或冲剂(每片0.5g,15片相当于蒲公英干品30g;冲剂1袋20g,相当于蒲公英干品120g),成人每次15片,冲剂每次1/4袋,每日4次,饭后服。或用蒲公英干品,每日120g,病重者每日180g,水煎分4次服。治疗88例,痊愈82例,无效6例,有效率93.18%。 3.治疗小面积灼伤合并感染:取鲜蒲公英用清水洗净切碎(无鲜品可用干品,先浸泡2小时,水煎15~20分钟,用量按创面大小而定),捣烂后酌加少许75%乙醇,搅拌成稀糊状,直接敷于创面处,厚约O.5—1.Ocm,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2次。经对51例患者观察,其中灼伤面积达5%~9%者20例,10%~15%者3l例。外敷蒲公英3—4日后局部炎症即明显消退,7—15日创面干燥结痂,继而脱落愈合,痊愈49例,有效率占96.07%。 紫花地丁(犁头草) [来源]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全草。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形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丛生,三角形或近戟形,边缘有小锯齿。托叶与叶柄合生。花茎略长于叶,有线形的小苞片2枚;萼片5,矩圆形或披针形;花瓣5,青紫色;雄蕊5,雌蕊1,蒴果3裂,种子多数。 [成分] 全草含有机酸、黄酮甙、磺化聚糖等。 [作用与用途] 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P2-3 序言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已经发展了几千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不少天然产物已是今天的常用中药了。 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次对中药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较为全面的调查资料。经过科学统计,植物性最常用中药大概有200余种,其中有不少植物药在庭园草地、郊区野外和农村的田埂山坡、溪边林间等地随处可见。如全草类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大蓟、车前草、鱼腥草、虎耳草、苍耳草、夏枯草、益母草、仙鹤草、青蒿等,全国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可以就地取材;还有花、果实、种子、根和根茎等不下数十种,可以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药;加上一部分疗效可靠的中成药,总数至少也在50种以上。上述这些植物药可以就地取材,在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我们不揣浅薄,借鉴我国医药学工作者的专著、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编著成本书。作为科普读物,本书对可就地取材的植物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谨向我国医学工作者、药学工作者深表感谢!本书内容难免有欠妥之处,尚希有关专家指正。 至于书中建议的剂量用量,仅作参考。 编者 2007年2月1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