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乌戈·查韦斯(石油政治和对美国的挑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尼古拉斯·科兹洛夫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查韦斯发动过政变、蹲过监狱、拥有过多个情人。自1998年当上总统后,推行反美外交。他挥舞着石油武器处处与美国作对,反对美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反对美国在拉美进行的反毒战争,搅浑了美国后院的一池水。他大骂布什总统是“魔鬼、骗子和暴君”,将布什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是毛泽东的忠实“粉丝”……本书向我们再现了乌戈·查韦斯的石油政治和对美国的挑战。

内容推荐

查韦斯发动过政变、蹲过监狱、拥有过多个情人。自1998年当上总统后,推行反美外交。他挥舞着石油武器处处与美国作对,反对美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反对美国在拉美进行的反毒战争,搅浑了美国后院的一池水。他下令向美国的石油公司征收更高的税金;在南美发起成立了“南方石油公司”,并力图把它打造成南美洲的“欧佩克”;他推动成立能够覆盖西半球的卫星频道“南方电视台”,试图将美同强加给他们的文化赶出去……

他大骂布什总统是“魔鬼、骗子和暴君”,将布什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美国中情局曾多次企图暗杀他,他毫不畏惧。他与卡斯特罗保持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以优惠价格向古巴出售石油,古巴则向委内瑞拉提供大批训练有素的医生……

他是毛泽东的忠实“粉丝”,“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这样的话语,查韦斯经常脱口而出。他甚至能说出某段语录出自《毛泽东选集》第几卷……

目录

第一章 “石油是地缘政治武器”

第二章 石油控制权之战

第三章 “唯一的选择”

第四章 查韦斯及其反新自由主义之战

第五章 查韦斯的军民联盟

第六章 对查韦斯军民联盟的考验

第七章 查韦斯的南美石油外交

第八章 查韦斯与布什政府的信息战

第九章 安第斯掀起反美浪潮

第十章 查韦斯·莫拉莱斯轴心

后记 把石油外交指向美国

试读章节

罗德里格斯最终得到委内瑞拉政府的赦免,于是走出安第斯山,并很快成为著名的政界人物。他当选国会议员,把注意力放到石油和能源问题上。这位前游击队员曾作为多个左派政党的成员担任国会议员。他先是“激进运动”的成员,后来加入“所有人的祖国(Patria Para Todos)”(一部分“激进运动”成员在1997年另行组建的政党),并担任该党的石油事务发言人。他的声誉日高,担任了众议院能源和矿产委员会主席。他强烈反对朱斯蒂允许外资进入本国石油部门的做法,甚至跑到最高法院,指控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在1996年签署的诸多合同中包含一系列缺乏合法性或违背宪法的条款。1998年,他支持查韦斯竞选总统。

罗德里格斯无疑是查韦斯在石油政策上的绝佳代言人。查韦斯在1998年竞选总统期间把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斥为“国中之国”。在他就任总统时,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正处于多年以来的最低点——每桶8.43美元。欧佩克成员国围绕石油生产限额产生激烈争吵。查韦斯决意改变这种糟糕状况,于是下令降低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到2003年,委内瑞拉石油日产量已经降至大约27亿桶。在朱斯蒂掌权时期,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量占欧佩克石油出口量的12%;到2003年,这一份额降至10%。与此同时,世界市场的原油价格开始一路高涨,达到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的最高点。

查韦斯努力提高自己在欧佩克成员国中的声望。2000年,欧佩克成员国首脑会议在加拉加斯举行。他在电视镜头前宣布,此次会议讨论的内容不仅仅是石油,还将涉及全球贫困问题、外债问题和穷国面对的不公正贸易条件问题。他呼吁欧佩克的11个成员国实现更为紧密的团结合作,华盛顿无疑会因此感到恼火;他呼吁欧佩克成员国限制石油产量,以便推动油价走高,工业化国家无疑会因此感到不满。油价上涨在许多欧洲国家引发街头抗议,加油站门口开始出现长队。因此,欧洲国家要求欧佩克采取措施,稳定石油市场。查韦斯似乎成为胡安·巴勃罗·佩雷斯·阿方索(Juan Pablo Perez Alfonzo,曾任委内瑞拉能源部长,被视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建者,使广大石油生产国得以摆脱外国石油公司的控制)的衣钵传人,力求加强欧佩克的内部团结。他疾呼:“现在的欧佩克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欧佩克了!”令华盛顿更为恼火的是,委内瑞拉同意以优惠价格每天向古巴提供5.3万桶石油。这些石油无疑帮助外汇短缺的古巴政府解了燃眉之急。当时,古巴的石油和天然气日产量总量大约在7.5万桶至8万桶之间,还需每天进口10万桶石油。

在委内瑞拉国内,查韦斯开始对委内瑞拉石油公司进行整顿。他在担任总统不久之后就颁布一份新宪法草案,并得到公众的认可。该宪法的一项关键条款就是禁止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私有化。根据2001年颁布的《碳氢化合物法(Hydrocarbons Law)》,私人石油公司向委内瑞拉政府交纳的特许开采税税率从16.6%提高至30%;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在新成立的石油生产和勘探企业中必须占据至少51%的股份。反对的声音很快响了起来。朱斯蒂在2002年接受《拉丁商业纪事报》的采访时指出,《碳氢化合物法》使委内瑞拉退回到昔日的“石油国家”的状况。他警告道,由于这些新的法律规定,没有哪一家石油公司乐意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成立合资企业。

毫无畏惧的查韦斯通过扩大能源和矿产部的权力,确立了总统在石油战略的制订和实施方面的主导作用。他希望得到罗德里格斯的支持,于是任命后者担任能源和矿产部部长。新部长的副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引路人”伯纳德·莫默尔。对罗德里格斯的任命清楚地表明,查韦斯决意使委内瑞拉遵守欧佩克的生产配额制度,减少国家的石油产量。

罗德里格斯的职务使他迅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知名人物,在2001年1月当选为欧佩克秘书长(其任期在2002年结束)。他在前往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欧佩克秘书处任职时,依然带着伯纳德·莫默尔。这一次,莫默尔的身份是罗德里格斯的顾问。分析家认为,罗德里格斯之所以能够担任秘书长,完全是因为欧佩克成员国希望回报委内瑞拉遵守生产配额制度的做法。英国《金融时报》惊叹道:“真是一桩稀罕事!前游击队员居然掌握了操控世界经济的杠杆。无论如何,罗德里格斯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罗德里格斯很快在欧佩克秘书处展开工作,并得到同事们的敬重。这位欧佩克的首席政策设计师主张把石油价格的调整下限从每桶22美元提高至每桶28美元。他的政策很快赢得安哥拉、墨西哥、挪威、阿曼和俄罗斯的赞同。这些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也决定降低产量,以抬高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

罗德里格斯领导下的欧佩克重新焕发生机,这是美国所不愿见到的。比尔·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呼吁降低国家市场的原油价格,查韦斯却坚决反对,声称现行价格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欧佩克成员国是公平合理的。这一年晚些时候,美国能源部长比尔·理查森(Bill Richardson)前往加拉加斯,与罗德里格斯举行会晤。他是查韦斯就任总统以来前往委内瑞拉访问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他的看法是:“石油价格明显过高!”此时,在美国的总统竞选中,乔治·布什和阿尔·戈尔(Al Gore)两位总统候选人都担心高昂的石油价格会使美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在乔治·布什担任总统期间,美国与委内瑞拉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此时,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几乎增加一倍,涨至20多美元一桶。不过,一些专家认为石油价格并非委美两国总统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美国的石油公司因为石油价格上涨而利润丰厚,而这些公司在白宫有很大的影响力。让白宫感到厌烦的是那个有着全新形象的欧佩克。查韦斯在重塑该组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查韦斯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对抗正在不断升级。2001年12月,委内瑞拉的企业主因为反对《碳氢化合物法》而发动一场停工斗争。让查韦斯尤为头痛的是,那些持不同政见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经理们也加入其中。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总裁瓜伊凯普罗·拉梅达反对《碳氢化合物法》,并彻底否定政府的能源政策,因而被查韦斯解除职务。在查韦斯看来,拉梅达这样的管理人员与朱斯蒂分明就是一丘之貉。他重新任命公司董事会的5名成员,拉梅达因此批评他企图把该公司政治化。公司的经理层对这些人事变动极为不满,更憎恨政府降低他们的薪酬。当然了,查韦斯采取的对抗性政策——解雇那些敢于反对自己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雇员——并未压服反对派。他曾在“你好,总统”节目中指名道姓地嘲弄那些跟自己对着干的公司管理者:“先生,你可以走人了!谢谢你以往的工作,现在你被炒鱿鱼了!”他的做法激怒了委内瑞拉的中间阶层。查韦斯在后来坦承自己咄咄逼人的态度是他“曾经犯下的最严重错误之一”。为了改善形象,他承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P18-21

序言

2005年8月22日,美国福音派牧师帕特·罗伯逊的名字登上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此君在电视节目上声称,如果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弗里亚斯(Hugo Chavez Frias)“认定我们要刺杀他,我认为咱们不如干脆就这么干”。他认为查韦斯是美国的“巨大威胁”,有可能变为“共产主义渗透和穆斯林极端主义蔓延的踏板”。他说:“这(行刺查韦斯)可比打一场战争便宜许多!这样一来,对美国的石油输送绝不会中断!”罗伯逊的言论立时使委内瑞拉的舆论沸腾,政府官员发表措辞强硬的回击。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以温和的口吻对罗伯逊的言论提出批评,表示“这当然违背法律。国防部不会做这种事情”。拉姆斯菲尔德和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都小心翼翼地指出,罗伯逊的言论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不过,拉姆斯菲尔德说:“美国公民可以随时发表个人意见。”麦科马克认为罗伯逊的言论“不妥”,却没有提出其他批评。他说:“这不是美国政府的立场。我们并不支持他的观点。”

尽管拉姆斯菲尔德和麦科马克做出上述驳斥回应,但布什政府的做法并不令人信服。有证据表明,罗伯逊的言论与美国政府的政策并不相悖。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阿里·罗德里格斯(Ali Rodiriguez)要求麦科马克对罗伯逊的无礼言辞给予严厉谴责。他说道:“他们实际上只是在谴责罗伯逊的无礼做法,而非谴责他的行刺主张。”查韦斯直截了当地声称白宫企图刺杀他。他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特德·科佩尔的采访时指出:“委内瑞拉的安全长期受到威胁!我的生命长期受到威胁!”2005年3月,美国国务院把有关美国政府派人刺杀查韦斯的说法斥为“荒谬”。然而,新的疑云很快又冒了出来。前中央情报局特工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一直是布什总统在佛罗里达州南部的重要支持者。他在接受迈阿密22频道采访时表示,布什政府有“应对意外情况的计划”。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他解释道,这些计划“包含经济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有军事措施”。罗德里格斯的言论绝非戏言! ((华盛顿邮报》指出,罗德里格斯“在拉美有很高知名度。正是在他担任顾问期间,玻利维亚军方于1967年捕获并处决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老布什在担任副总统以及总统期间一直与他保持密切的往来”。查韦斯非常注意这些新动向,因而在最近加强了自己的警卫措施。

尽管这些报道的真伪难以得到确定,但查韦斯的确有理由感到担心。当委内瑞拉反对派在2002年酝酿反查韦斯的军事政变时,布什政府通过全国民主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把美国纳税人的大笔金钱交给他们。查韦斯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上说道:“现在,布什政府已经完全违背一切民主规则,完全违背人民的愿望。这场军事政变就是在华盛顿策划的!有人下令杀死我。这道命令就是在最近下达的!”政变期间,这位总统被政变军人扣押。政变组织者在电视上散播谎言,声称查韦斯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被关押在蒂乌纳军营的查韦斯从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感到“他们马上就会处决我”。他从一位军官那里借到一部电话,与妻子进行临终诀别。最终,查韦斯非常幸运地逃脱死神的魔掌。“处决我的命令已经下达,”他在后来说道,“但是,那些参与政变的将军没有实际领导权。一些将军以及那些支持我的青年军官们使这条命令无法生效。”查韦斯在2002年军事政变之后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越来越受到民众的支持。最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他的支持率达到71.5%,成为南美国家最受欢迎、最富于个人魅力的政治领导人。他很有可能在2006年12月举行的委内瑞拉大选中为自己赢得又一个任期。无论如何,查韦斯将被布什政府及其继任者永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许多美国人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布什及其谋士们一心要剪除查韦斯?我的这部著作就是要阐明查韦斯对委内瑞拉、乃至整个西半球的重要政治意义。查韦斯在1998年当选为委内瑞拉总统。从那时以来,他一直反对美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反对美国在拉美进行的反毒战争。与此同时,他与卡斯特罗保持极为紧密的关系。委内瑞拉以优惠价格向古巴出售石油,古巴则向委内瑞拉提供大批训练有素的医生。在委内瑞拉国内,查韦斯下令向美国的石油公司征收更高的税金,目的是把石油财富分配给那些最贫困阶层。他把不断增长的石油收入用于执行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社会计划,发展教育、改善医疗和住房以及进行土地改革。他还渴望加强与其他南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目的是平衡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白宫非常不安地看到,查韦斯在南美发起成立“南方石油公司(Petrosur)”,并力图把它打造为南美洲的“欧佩克”。此外,他推动成立能够覆盖西半球的卫星频道“南方电视台(Telesur)”。无可否认,这个出身卑微的查韦斯已经成为西半球反美力量的领袖人物!

对委内瑞拉的关注使我下决心要写一本关于这个国家的著作。我对查韦斯的兴趣大概产生于5年之前。那时,我正在加拉加斯为写作博士论文进行调研。我在旅馆房间里常常可以看到查韦斯发表演讲的电视节目,他的即兴演讲方式与许多美国政治家的僵硬呆板形成鲜明对比,因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查韦斯常常站在一副巨大的“拉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Simon Bolivar)的肖像前面发表演讲(他无疑渴望成为一个玻利瓦尔式的不朽人物)。当年的玻利瓦尔是反抗西班牙统治的伟大英雄,而今的查韦斯则要在委内瑞拉公众面前扮演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革命者!查韦斯的演讲内容可谓海阔天空,既涉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又包含石油工业的历史。演讲过程之中,他时不时亮出一部袖珍版委内瑞拉宪法,偶尔还会唱两句小曲或是弹奏几下木琴。我曾看到他在向全国播放的“你好,总统(Alo,Presidente)”节目中接听观众打来的电话。在我看来,他的演讲真是有趣之极!不过,我免不了会这样想:这个查韦斯是不是只会夸夸其谈却干不了什么实事呢?我在委内瑞拉旅行时,只看到公路上那些宣传所谓的“玻利瓦尔革命”的标语和旗帜,却看不到社会发生任何巨大转变的迹象。尽管我赞同查韦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提出的批评,但他的军人背景使我深感疑虑。我一向对强力人士、对军人缺乏信任,查韦斯却偏好宣扬他的军人背景。我并不相信反查韦斯媒体的那些言论,但查韦斯不断抨击媒体,甚至还对记者们进行指名道姓的斥责,这不免让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有独裁倾向。我在加拉加斯中央大学与一些师生交谈时,发现他们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尽管他们都持有左派立场,却对查韦斯的最终目标怀有疑问。查韦斯对付那些腐败的传统工会组织的做法就令我不安。我在加拉加斯期间看到查韦斯迫使工会在政府监督下进行选举。在那之后,一个亲查韦斯的工会组织变得越来越强大,并谋求取代旧有的工人联合会。工人联合会一直从美国劳工联合会一产业工会联合会的“团结中心(the Solidarity Center)”获得资助,而“团结中心”又从美国的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和全国民主基金会获得资助。因此,查韦斯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削弱美国在委内瑞拉国内影响力的第一步。

我在2000年8月返回英国。此后,我一边关注委内瑞拉的发展动向,一边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南美洲的社会运动,例如巴西无地农民运动(the Movimento dos Trabalhadores Rurais Sem Terra)和厄瓜多尔的土著人运动。就在此时,反查韦斯军事政变在2002年4月发生了!贫困民众涌向加拉加斯街头支持查韦斯的场面令我深受感动。他们团团包围总统府,直到政变当局彻底垮台。政变之后,查韦斯加快了实施社会计划的速度,委内瑞拉的上层人士对此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恰恰就是在此时,我开始再度关注查韦斯,为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西半球事务委员会写下一系列有关委内瑞拉政治事务的报告。时下的查韦斯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那么,撰写一部有关查韦斯的著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我认为有必要让读者全面地了解查韦斯,让他们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而无需依赖于那些对查韦斯抱有强烈敌意的美国媒体。

我在这部著作中尝试解答一个问题:查韦斯为何对美国人如此重要?

查韦斯把委内瑞拉的丰富能源视为自己的政治资本。正是由于他改变本国的传统石油政策,因而被布什政府看作仇敌。我用两章的篇幅分析查韦斯在石油领域推行的有悖于美国利益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包含的政治意义。查韦斯一向反对美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因此,我要在后面的章节里详尽讨论查韦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美国提出的挑战,以及这一意识形态对委内瑞拉乃至整个拉美的影响。查韦斯不仅反对美国在经济领域宣扬的正统理论,而且反对美国对拉美军方的长期操纵。这本书对委内瑞拉军方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它是如何逐渐摆脱五角大楼的控制。此外,查韦斯通过加强与其他南美国家的合作来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因此,美国人不得不关注查韦斯对西半球事务产生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这本书还可以让读者明了南美洲无处不在的社会骚动,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查韦斯在这场内容广泛的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这些趋势发展下去,必然会进一步巩固他在西半球的领导地位。毫无疑问,查韦斯是一个不容美国小觑的真正对手!

后记

乌戈·查韦斯在南美洲掀起一场政治风暴的同时,不断在华盛顿争取关键性的同盟者,其中就包括美国国会民主党众议员何塞·塞拉诺(Jos6serI'ano)。塞拉诺是美国国会仅有的3名波多黎各裔众议员之一,毕生为纽约南布朗克斯的选民服务。当地63%的选民都是拉美裔。在纽约的各个国会选区之中,这里的拉美裔比例最高。历史上,这里聚居着大量波多黎各人,近年来又涌人大批来自拉美各地的新移民。

1943年,塞拉诺出生于波多黎各西部的港市马亚圭斯。他在这座岛屿上生活多年,对当地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儿时,他的父母何塞和伊波丽达经常带着他参加圣灵节。《波多黎各先驱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这些节日的宗教气氛和美妙音乐结合在一起,使年幼的何塞为波多黎各生出强烈的自豪感。他在7岁时随家人迁居纽约,但这种情感一直深藏在他的内心之中。”与许多生活在布朗克斯的波多黎各人相似,塞拉诺面对着艰难的生活处境。他在政府出资建立的居民区长大,家境十分贫寒。他和弟弟在公立学校上学。后来,他前往纽约城市大学下属的莱曼学院读书。

塞拉诺是最倾向自由主义的美国国会议员之一。他曾经说过:“我喜欢别人这么看我。在我生活的社区里,许多人无法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因此,我认为自由主义表明我关心许许多多与他们处境相似的人。同时,它也表明我关注学校、医院等关系民生利益的机构。”他热切支持双语教育,倾力推动警察的培训工作。他积极推动警方加强与他所在选区的交流,目的是减少警察滥用暴力的现象。他看到自己选区的许多居民患有哮喘或肺部疾病,便开始认真关注环境问题,推动各方使用更为清洁的燃料。他对自己的家乡——波多黎各——极为关注,曾坚决反对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的别克斯岛进行演习。

塞拉诺是布什总统外交政策的主要批评者。他长期呼吁结束对古巴的禁运,曾在1995年推动菲德尔·卡斯特罗访问布朗克斯。他还是3名投票要求立即把美军撤出伊拉克的国会众议员之一。他是众议院负责向国务院和全国民主基金会拨款的专门委员会的高级成员,对布什政府在委内瑞拉2002年“四月政变”中的作用感到忧虑。他说:“我们不应当破坏他(查韦斯)的政府。”

2005年9月,布朗克斯的居民遇到一件稀罕事。身穿黑裤子和红衬衫的查韦斯来到这里,与居民们热情拥抱和亲吻,并与其无拘无束地攀谈。他“兴致勃勃地与一支多米尼加乐队共同演奏音乐,仿佛他正在拉拢选民”。查韦斯先是演奏一种名叫“古伊拉”的铝制圆筒状打击乐器,然后又拿过两把沙球,随着音乐节奏摇摆起来。乐队的歌手吟唱道:“查韦斯不会离开!”接下来,查韦斯前往位于要塞街的波因特社区发展公司访问。此前,他刚刚在参加联合国大会时对布什政府大加挞伐;现在,他的身旁簇拥着助手、记者、保镖以及众多喜气洋洋、渴望与他合影的布朗克斯居民。促成此次访问的塞拉诺指出,查韦斯本人主动要求与当地民众进行会面。

一直希望改善选区环境的塞拉诺得到一个好消息:查韦斯要求西提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调查布朗克斯河的情况,以便在将来对其水体进行清理。他还送给布朗克斯居民另一份厚礼——向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廉价的燃料油。西提戈公司在美国拥有众多加油站,这使查韦斯掌握了一个现成的分配体系。塞拉诺为能够促成查韦斯的这一决定而感到兴奋。他说:“在石油公司获得历史上最丰厚利润的时候,我的选民却面对着近年来最高昂的能源支出!”

塞拉诺邀请纽约本地的一些非赢利性住宅公司参与打折燃料计划,因为他担心臭名昭著的纽约房东们会利用该计划揩油。查韦斯一塞拉诺计划规定,南布朗克斯的每一名居民都可以获得房屋租金优惠券和住宅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条件改善”优惠券。塞拉诺指出:“这一计划的关键是确保援助资金直接发放给穷人,而非落入中间人手里。”查韦斯的行动在南布朗克斯显然取得巨大的成功。塞拉诺说:“查韦斯来到这个国家的最富裕城市的最贫困选区,令大街上的居民们激动不已。许多人告诉我,查韦斯让他们着迷。他给这里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向南布朗克斯居民提供的援助是查韦斯援助美国贫困社区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提戈公司将在波士顿以每加仑1.35美元的价格销售燃料油,而市场价格大约为2.25美元。马塞诸塞州的私房屋主们每购买200加仑燃料油(大约3周的燃料用量)就可以节省约180美元。委内瑞拉还将为芝加哥的贫困墨西哥裔移民提优惠价格的燃料油,甚至还要为美国的印第安人提供低价汽油。2005年8月,他在每周例行的电视节目上指出:“美国有许多穷人。我不相信这个国家样样事情都好。许多美国人在冬季死于严寒,在夏季死于酷暑!”他还说:“我们能够给700万到800万的美国人带来实惠。”

在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南部之后,查韦斯立即向灾区群众(主要是贫困的黑人)提供援助。西提戈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设立多个救灾中心,向数千名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莱克查尔斯和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西提戈公司炼油厂,员工们自愿向大约5000名灾民捐助药品、食品和饮用水。在休斯敦,来自西提戈公司总部的志愿者向大约4000名灾民提供了类似的帮助。此外,委内瑞拉还向美国提供了几十万桶石油援助。

查韦斯的行动在美国的城市收到良好效果。在2005年,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攀升到每桶70美元,燃料油的价格更是一路飞涨,让许多少数族裔的美国人难以承受。通过向那些贫困社区提供廉价燃料油,查韦斯巧妙地使自己的风头盖过乔治·布什。美国总统以及共和党长期忽视美国城市中的贫困社区,在新奥尔良实施的拙劣援助行动就是一个例证。卡特里娜飓风让美国政府大失颜面,向美国贫困社区的少数族裔提供的帮助却使查韦斯扩大了影响。委内瑞拉政府控制的西提戈公司在美国拥有1.4万个加油站和8个炼油厂。卡特里娜飓风没有给该公司的生产设施造成任何破坏。

查韦斯决意把石油作为政治武器,在反对乔治-布什总统的“意志之战”中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盟友。长期关注委内瑞拉事务的布拉德福德大学学者朱莉娅·巴克斯顿评论道:“很显然,他(查韦斯)需要与美国社会的自由派人士建立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与其共同孤立那些华盛顿的敌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查韦斯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休斯敦纪事报》等美国主流大报上刊登整版宣传广告,上面的标题是“委内瑞拉如何让马塞诸塞州的家庭用得起燃料”,并讲述西提戈公司如何向贫困的美国居民提供燃料。

查韦斯似乎在执行一种与美国的少数民族建立长期合作的外交战略。2004年1月,“泛非论坛(Trans Forum)”派遣一支由著名艺术家、演员、社会活动家和学者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加拉加斯会见委内瑞拉政府官员。代表团成员、电影演员丹尼·格洛弗(代表作《致命武器》和《紫色》)对委内瑞拉的社会变革感到赞叹不已。他把乔治·布什总统斥为种族主义者,认为美国媒体对委内瑞拉的报道“毫无真实可言”。他表示自己前往委内瑞拉是“为了聆听和学习。不仅要听政府官员和反对派政治家的言论,还要听那些亲身推动社会变革的民众的意见。我们希望与这场社会变革的受益者进行直接交流”。

格洛弗与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在海滨城市纳伊瓜达为新建的小马丁·路德·金学校揭幕(当地居住着大量非洲裔委内瑞拉人)。这所学校的建立实际上是委内瑞拉政府首次公开认可这位民权领袖的崇高历史地位。委内瑞拉政府还举行一场金博士的纪念摄影展。委内瑞拉驻美国大使贝尔纳多·阿尔瓦雷斯在为摄影展致词时指出:“泛非论坛成员对委内瑞拉的访问意味着马丁·路德·金的思想理念得到进一步推广,意味着由他推动的非洲裔美国人社会运动迈向新的高度。这场社会运动的目标是捍卫人民的权利——不仅要捍卫美国人的权利,还要捍卫西半球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权利!”受到眼前情景感染的格洛弗说道:“此时此刻的丹尼·格洛弗不是一名艺术家,而是一名公民。我不仅是一名美国公民,更是一名世界公民!我们充分意识到这一历史时刻的重要性!”后来,查韦斯在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你好,总统”节目中对故去的金博士给予高度评价,格洛弗与代表团其他成员受邀参加了节目。

查韦斯注重与知名的非洲裔美国人建立友谊。2005年7月,丹尼·格洛弗和歌手哈里·贝拉丰特受邀参加南方电视台的成立仪式。格洛弗对成立这家电视台极为支持,但批评电视台的顾问委员会没有聘请任何黑人成员或印第安人成员。查韦斯用英语对他说道:“丹尼,我支持你的意见!”查韦斯与黑人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杰克逊在加拉加斯抨击帕特·罗伯逊有关刺杀查韦斯的主张。在他访问加拉加斯期间,委内瑞拉国会专门举行一次特别会议以纪念金博士发表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委内瑞拉国会女议员、瓦玉乌人诺埃莉·波卡特拉在会上先用本民族语言、然后用西班牙语向众人发表演讲,认为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展开的斗争与金博士的民权斗争有着同等的重要性。杰克逊在演讲中探讨了金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称赞委内瑞拉比美国更早地废除奴隶制。他赞叹道:“委内瑞拉在1854年就废除了奴隶制!”演讲结束时,委内瑞拉议员们向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华盛顿不会乐见查韦斯与自由派非洲裔美国人保持良好关系,也不喜欢看到他在南布朗克斯推行的石油外交受到欢迎。胡安·冈萨雷斯在纽约的《每日新闻报》上撰文指出:“降低石油价格是大石油公司及其在布什一切尼政府代理人最为憎恨的一种激进主义!”当布什的支持率因为伊拉克战争和拙劣的救灾措施而一路下跌时,查韦斯已经在近年崛起为南美洲最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泛非论坛”的比尔·弗莱彻认为:“在查韦斯总统等人的推动下,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种族主义。这种认识以及黑人和印第安人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必将对拉美乃至整个西半球的政治格局和发展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对于那些想要了解查韦斯和现代全球政治的读者,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畅销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作者 约翰·帕金斯

乌戈·查韦斯是救世主吗?布什惧怕查韦斯吗?石油是令人无法摆脱的魔药吗?在新一代革命家的领导下,拉丁美洲将要走向何方?尼古拉斯·科兹洛夫的锐利分析,将帮助读者了解西半球的权力版图如何得到重绘。

——《西语国家状况》作者 伊兰·斯塔文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