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是华夏民族独有的宝藏,它几乎成了炎黄的象征,民族的图腾。它如江河泻地,日月行天,经千年而不朽,它如星耀河汉,玉润灵山,历百代而璀璨。本书以小散文解说的形式为阅读古典诗词另辟蹊径。这里没有繁杂的史料,没有枯燥的论述,它像似老祖母在隆冬的炉火旁,在盛夏的菩提树下,娓娓诉说看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沟流月去无声/古诗词讲坛 |
分类 | |
作者 | 梁希厚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典诗是华夏民族独有的宝藏,它几乎成了炎黄的象征,民族的图腾。它如江河泻地,日月行天,经千年而不朽,它如星耀河汉,玉润灵山,历百代而璀璨。本书以小散文解说的形式为阅读古典诗词另辟蹊径。这里没有繁杂的史料,没有枯燥的论述,它像似老祖母在隆冬的炉火旁,在盛夏的菩提树下,娓娓诉说看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解读、鉴赏类的图书,主要针对青少年和古典诗词爱好者。该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避免了因直译而引发的阅读上的枯燥感。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该书作为古典诗词宝库的一扇窗户,古典诗词海洋的一叶扁舟,它将带领您走入古典诗词美丽清新的世界。 目录 前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胡颉颃兮共翱翔 春日游 浣花溪上见卿卿 众里寻他千百度 采莲南塘秋 海上生明月 春蚕到死丝方尽 肠断白蘋洲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两情若是久长时 终日凝眸 人面桃花相映红 山桃红花满上头 油壁香车不再逢 曾经沧海难为水 十年生死两茫茫 满城春色宫墙柳 曾是惊鸿照影来 春丛认取双栖蝶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夜乡心五处同 本是同根生 明月几时有 公无渡河 双照泪痕干 君问归期未有期 慈母手中线 来家不面母 爱子心无尽 莫遣孙儿饿我儿 日暮乡关何处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悲歌可以当泣 独有宦游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 谁家玉笛暗飞声 凭君传语报平安 却望并州是故乡 海内存知己 海内存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峨眉山月半轮秋 故人西辞黄鹤楼 青山横北郭 桃花潭水深千尺 思君若汶水 飞扬跋扈为谁雄 文章憎命达 吾意独怜才 去年花里逢君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季子平安否 采菊东篱下 采菊东篱下 把酒话桑麻 鹅湖山下稻粱肥 竹径通幽处 簌簌衣巾落枣花 草铺横野六七里 月白庭空树影稀 柳暗花明又一村 借与门前磐石坐 白鸟无言定自愁 茅檐低小 春在溪头荠菜花 醉里且贪欢笑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片春愁待酒浇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眠不觉晓 荷叶罗裙一色裁 终南阴岭秀 明月松间照 空山不见人 人闲桂花落 荆溪白石出 众鸟高飞尽 微风燕子斜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板桥人渡泉声 闲着中庭栀子花 乘彩舫 阳和二月芳菲遍 游人不管春将老 望湖楼下水如天 春归何处 四顾山光接水光 一春常是雨和风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明月别枝惊鹊 大孤山前女儿湾 枯藤老树昏鸦 红豆生南国 红豆生南国 肃肃凉风生 孤雁不饮啄 好雨知时节 离离原上草 早潮才落晚潮来 绿叶成阴子满枝 金河秋半虏弦开 怜君孤秀植庭中 暗香浮动月黄昏 驿外断桥边 可怜今夕月 客心洗流水 吴丝蜀桐张高秋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剑外忽传收蓟北 春风不度玉门关 愿结后生缘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白发征夫泪 青山遮不住 春入愁城 汉上繁华 化作啼鹃带血归 人间辛苦是三农 人间辛苦是三农 长安一片月 炉火照天地 田家秋作苦 堂前扑枣任西邻 夜半呼儿趁晓耕 寥落古行宫 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 此地别燕丹 江城如画里 昔贤怀一饭 庭树不知人去尽 山雨欲来风满楼 苏武争禁十九年 梦泽悲风动白茅 嫦娥应悔偷灵药 紫泉宫殿锁烟霞 意态由来画不成 流水落花冬去也 流水落花春去也 四十年来家国 云横秦岭家何在 乾坤日夜浮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是爱风尘 拣尽寒枝不肯栖 经年尘土满征衣 昨夜寒蛩不住鸣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无可奈何花落去 载不动许多愁 多情自古伤离别 少年不识愁滋味 悲欢离令总无情 试读章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注释: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条灿烂星河,而《关雎》就是这浩瀚星河中光彩夺目的一颗明星。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爱情;哪里有爱情,哪里就有忧乐。你看,在河上采荇菜的窈窕姑娘,竟引起了一个小伙子的深深爱慕。 在河水里一个小小的沙洲上,鱼鹰在欢悦地关关鸣唱。那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呀,小伙子多么想和她成对成双。 水里的荇菜呀长短不齐,她一会儿左边找,一会儿右边寻。那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呀,怎不叫人思念不已,何时她才能成为自己的爱妻。 可追求啊追求,老是不见输赢,睁眼闭眼全是她的身影。那绵绵不绝的思念,竟使他辗转反侧,不得安宁。 水里的荇菜呀长短不齐,她左边采一阵,右边采一阵,忙个不停。多么好的窈窕姑娘啊,不知何时才能弹琴瑟、敲钟鼓,与她结婚同庆。 这年轻人的执著追求是多么热烈! 神奇的爱情啊,真是无价之宝。可其中的苦和乐,谁知究竟各含多少?虽然有了爱情,就会被无尽的折磨缠绕,但若想不枉此生,谁也不能把爱情缺少。 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独我伤。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汉·司马相如 《琴歌二首》一其二 注释: 这是西汉时的一首琴歌,司马相如曾因演奏它成就了美满姻缘,被传为风流佳话。 当时司马相如风华正茂,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而且博学多才。他写的《子虚赋》,天下争为传诵。就凭这些,娇艳美女有何难求?可眼前却是孤身只影,孑然伶仃。 古人总是把美满姻缘说成是“雎鸠谐咏”、“鸾凤和鸣”。正因为此,不是旗鼓相当,好男肯娶吗?不是琴瑟匹配,好女肯嫁吗?司马相如就是一个不肯苟就的人。他遍游京城长安、蜀郡、梁国,结交了天下许多文人名士,见过不少大家闺秀,可就是未碰上一个能遂心愿的知音。 那时司马相如正闲着无事,住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做县令的朋友王吉那里。由于王吉的推崇,当地的富豪卓王孙等人也对他刮目相看。他们设宴为相如接风,想借此攀附风雅。相如呢,早就听说卓氏之女卓文君眉色望如远山,肌肤柔滑如脂,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正想趁机前往,一睹芳姿。 宴会上大家酒兴方浓,王县令提议:相如琴技高超,何不请他演奏一曲,让诸位饱饱耳福?众客纷纷称是。相如也不推辞。刚一坐定,转轴拨弦,只觉得后门垂帘如风吹拂,环佩叮当有声,顺声望去,恰与一个绝色美人打了个照面,原来卓文君早已在门后恭候静听了。 相如喜不白禁,那满腹柔肠,想借这七根琴弦,尽情倾诉。他一边弹一边唱:“凤啊,凤啊,回到了故乡,它曾游遍天下寻求凰。一直没有找着,使人失望,谁料今夜会来到这个厅堂。有个窈窕淑女就在一旁,可虽近在咫尺却像天各一方,叫人怎不悲伤。有何办法结成鸳鸯,双双对对展翅飞翔。” 高山有意,流水知音。那悠悠的琴声,绵绵的心意,弄得文君六神无主。情难自已。就这样,琴弦扣着心弦,歌声传着情语,是那样的和谐,是那样的美妙,是那样的令人陶醉。文君怎能不动心。她知道,这是天赐良机,绝不能错过。于是,当夜私奔相如,同去成都,做了夫妻。接下来是开店卖酒维持生计。 一个百万富翁的小姐,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能打破世俗偏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婚姻自主,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呀!她不慕虚荣,不图富贵,偏爱家徒四壁的相如,这是因为,她觉得人才更比钱财珍贵。后来司马相如成了大文学家,又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卓文君在他穷困时看中了他,岂非慧眼识英雄? 他们夫妻终于白头偕老,在茂陵度过了最后的幸福时光。杜甫赞颂道:“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可见,文君嫁给相如,虽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而得到的补偿,又何止千倍万倍!P2-4 序言 古典诗词是华夏民族独有的宝藏,它几乎成了炎黄的象征,民族的图腾。它如江河泻地,日月行天,经千年而不朽;它如星耀河汉,玉润灵山,历百代而璀璨。 古典诗词的魅力无穷。它不仅具有思想、精神、情趣、形象的内质美,具有结构、语言、音韵的外在笑,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优秀民族道德精华。 万物都有灵性,古典诗词也有灵性。它虽文字简约,却载荷着太多太多家国的神圣与悲壮,民族的精神与责任。它的内涵深广如烟海,其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老庄孔孟等先贤的思想光辉;其抑扬顿挫处处充溢着人格、人品、人伦、仁爱的感召力。它的艺术美和精神美,与先贤们一起哺育着民族的一代代子孙,滋润着社稷的一卷卷历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从目不识丁的农妇,到科学殿堂的学者,从乡野阡陌,到万人会堂,几乎人人都能随时随地吟诵古典诗词中的华章名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思家念国之情,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感恩之情,曾使多少游子魂牵梦萦,曾使多少母亲泣涕不已。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的崇高品德,为民族树起了做人的凌云丰碑。 “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态,千百年来已牢牢积淀于寻常百姓的人格深层了。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如果音乐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早就没有生命力了。”同样,古典诗词之所以千年不朽,也是因为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典诗词的力量在哪里?它不在刀光剑影、唇枪舌剑的征服,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读者在诵读的不经意间,或在静静地体验诗词的智慧、激情、美感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领悟、感悟,得到的醒悟、觉悟,乃至顿悟,是足以掀起生命的狂澜的。悟的感召力是强大的,悟的冲击力是震撼人心的。悟是思想感情的升华,也是解读古典诗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本书以小散文解说的形式为阅读古典诗词另辟蹊径。这里没有繁杂的史料,没有枯燥的论述,没有老生常谈的说教,它像似老祖母在隆冬的炉火旁,在盛夏的菩提树下,娓娓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小散文以浅显的语句、充沛的感情、耐人寻味的哲理,来品评、赏析博大精深的每一首诗词及其诗人词人酸甜苦辣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座核反应堆,它所蕴蓄的巨大能量,时时刻刻在不断地撞击、塑造、修炼着人们的心灵。然而我们能解读出的却微乎其微,只不过是它的九牛一毛罢了。 古典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举世无双。它鲜活在中国人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血管之中,它徜徉在神州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之间,它与黄河一起千年咆哮,它与长江一起万古奔流。 愿古典诗词伴我们遨游于漫漫人生的春夏秋冬。 愿古典诗词伴我们走向人道的成熟,走向人性的辉煌。 梁希厚 2007年5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