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血雨腥风、风雷激荡、波谲云诡的一年。
这一年,乾坤倒置、铁血交炽的事件接踵发生,震撼着中国,影响着世界;叱咤风云、挥斥方道的各方人物纷纷亮相,沉浮于政治舞台并留下浓重的历史痕迹。多年后,事件的真相说法扑朔迷离,人物的记载评判莫衷一是……
本书通过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以时间为序,用纪实方式,对发生在1927年的诸多历史谜团进行了探析,力图在80年后重温这段历史时,还原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1927(解密80年前中国政局的历史谜团)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张福兴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血雨腥风、风雷激荡、波谲云诡的一年。 这一年,乾坤倒置、铁血交炽的事件接踵发生,震撼着中国,影响着世界;叱咤风云、挥斥方道的各方人物纷纷亮相,沉浮于政治舞台并留下浓重的历史痕迹。多年后,事件的真相说法扑朔迷离,人物的记载评判莫衷一是…… 本书通过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以时间为序,用纪实方式,对发生在1927年的诸多历史谜团进行了探析,力图在80年后重温这段历史时,还原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 内容推荐 192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这一年,蒋介石在上海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举起了屠刀,抛弃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终结了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这一年,汪精卫撕下了左派的假面具,大叫大嚷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三大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枪声,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历程,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一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元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起点。 这一年,“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相继离开了政治舞台和他们所创建的党,李大钊慷慨赴难,陈独秀黯然辞职;这一年,文弱书生瞿秋白被推选为党中央总负责人;这一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红旗插上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事业,奠定了毛泽东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重要基础…… 目录 ★迁都之谜 出尔反尔的蒋介石/1 摇来摆去的总顾问/7 事与愿违的结局/13 ★一·三事件之谜 血染江汉关/16 占领英租界/22 一个不可忘记的人/27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之谜 “令到之时,即刻行动”/33 起义总指挥/39 黄浦江畔响惊雷/42 ★南京事件之谜 蓄谋已久/49 真相大白/54 幕后交易/59 ★三·三一惨案之谜 罪魁祸首/65 血腥屠杀/71 凶手下场/77 ★李大钊遇害之谜 慷慨赴难/83 英勇就义/90 凶手伏法/98 ★四·一二之谜 密谋反共/102 妥协退让/109 血流成河/112 ★“清党”之谜 “密字第一号令”/122 “受伤”的国民党/132 “礼送”出境/138 ★夏斗寅叛乱之谜 谋反/145 平叛/150 结局/156 ★马日事变之谜 “秘密进行,斩而不奏”/161 “有胆有识”的许克祥/166 “必须纠正过火行为”/171 ★陈独秀辞职之谜 “不成龙就要成蛇”/180 越走越远/188 “龙性岂易驯”/195 ★七·一五之谜 “左派”汪精卫/201 罗易泄密/207 “和平分共”/210 “武力清党”/215 ★南昌起义之谜 临危受命/220 八一枪声/228 千里转战/234 ★八七会议与瞿秋白被捕之谜 非常时期的特殊会议/242 “历史的误会”/248 “心持半偈万缘空”/253 ★蒋介石下野之谜 “逼宫”/262 下野/271 复职/278 ★龙潭大战之谜 江中遭遇战/285 无巧不成书/290 一战定江南/296 ★秋收起义之谜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01 “霹雳一声暴动”/307 红色“山大王”/316 ★宁沪汉合流之谜 “夹攻中奋斗”/324 居间调停/331 三方合流/338 ★蒋宋联姻之谜 蒋介石所追求的/345 宋美龄想得到的/352 风雨一生/360 ★广州起义之谜 “没有第二条路好走”/366 珠江在咆哮/373 君是当年好战士/380 试读章节 1927年元旦刚过,广州、武汉、南昌三地同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国民政府到底应当迁都何处?围绕迁都问题,共产党、国民党、苏联顾问团等各方头面人物唇枪舌剑,争执不下,险些酿成一起祸及北伐大业的政治危机。那么,是谁挑起了这场争论?国民政府为何要迁都?新都应定在何处? 出尔反尔的蒋介石 正当迁都紧锣密鼓进行之际,不料,曾极力主张迁都武汉的蒋介石却出尔反尔,先后将谭延闾、顾孟余、何香凝率领的第二批和张静江率领的第三批数百名政府工作人员截留在南昌,不让他们前往武汉。 迁都之争的始作俑者,乃是集国民党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蒋介石。当时他有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黄埔军校校长。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挑起迁都之争呢? 自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以来,在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鼎力支持下,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北伐军便如狂风卷落叶一般,打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十几万大军。9月初,北伐军已攻占了汉阳、汉口,武昌不日便可攻下,两湖(湖南、湖北)即将平定,北伐军的前锋已挺进到江西境内。就在此时,9月9日,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蒋介石,忽然致电留守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代主席张静江和政治会议代主席谭延■提出: 武昌克后,中即须入赣督战。武汉为政治中心,务请政府常务委员先来主持一切,应付大局,否则迁延日久,政治恐受影响。请勿失机,最好请谭主席先来。 张静江和谭延■接到电报后,一眼就看明白了,蒋介石是要求把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总部北移,也就是要把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其实,关于国民政府的迁都问题由来已久。孙中山在世时,他领导的革命事业主要在闽、粤、桂一带,中心是在广州地区。当时孙中山就意识到:要想使革命势力向全国发展,就必须把革命中心北移。因此,在国民党召开“一大”时,孙中山曾表示,希望国民党“二大”能在北京召开。但他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就在北京逝世了。在国民党“二大”上,国民党的许多领导人都表示孙总理的遗愿应由后继者去实现,希望国民党的“三大”能在北京召开。所以,在国民党高层一直酝酿着迁都,只是当时不具备实现条件。让张静江和谭延阎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眼下北伐战事正酣,武昌还未攻克,蒋介石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迁都问题呢?为慎重起见,他们在请示总顾问鲍罗廷后,复电蒋介石: 国民政府和中央迁往汉口的问题应在占领武昌后最终解决。 蒋介石岂肯善罢甘休,9月18日又急电广州: 中离鄂水后,武汉政治恐不易办,非由政府委员及中央委员先来数人,其权恐不能操之于中央。必中央来人另组政治委员会以代临时政治会议为妥。 蒋介石还通过在广州的亲信,阐述了他主张迁都的理由:第一,两湖已克,革命势力正在由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不久的将来必然还要继续向黄河流域发展。如此一来,在今后不断发展的政局中,武汉无疑将成为一个主要的中心点,而中央仍留在广州,实在鞭长莫及,为了“指挥上比较可以便利”,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立即迁都武汉。第二,虽然两湖已经平定,北伐军正在江西与军阀孙传芳激战,但湘、鄂两省尤其是武汉地区的人民仍处于恐慌之中,汉口甚至一日三惊,谣言四起,有的传说吴佩孚要卷土重来,直系军队已反攻到孝感,不日即可重新占领武汉;还有的谣言说北伐军在江西被孙传芳打败,孙传芳的军队已反攻到湖南,攻占了长沙,等等。各色离奇古怪的谣传,蛊惑人心,恰恰证明中央必须立即迁到武汉,不仅可以安定人心,还可就近指导一切,巩固新克复的地区。第三,广东作为根据地来说,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相当稳固,中央北迁没有后顾之忧,也不会影响到广东的进一步巩固。 实际上,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外,蒋介石连续致电广州主张迁都,还有一个无法启齿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见唐生智等部势力之强大,已非他自己所能节制,想提高党的威权,且想把国民政府迁到武汉,一面借此以防范唐等,一面杜绝汪精卫回广州取得国民政府领袖地位。” 让蒋介石如此忌惮的唐生智是何许人也? 唐生智,字孟潇,1889年出生于湖南东安。早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即进入湖南陆军服役,1923年升任湘军第4师师长,率部驻守湘南,控制了湖南最富的水口山锌矿。有了充裕的财源,唐生智便悄悄扩军练兵,陆续从汉阳兵工厂购买来大批枪械,军队扩充到2万余人。1926年3月,当湖南人民发起声势浩大的驱逐军阀赵恒惕运动时,唐生智趁机出兵以武力逼迫赵恒惕下台。赵恒惕的部下叶开鑫在吴佩孚的指使下,率部向唐生智进攻。寡不敌众的唐生智一面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老同学的私人交谊,急电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求援,一面通过派驻广州的代表向国民政府表示愿意加入国民革命军,甘当北伐前驱,请求国民政府迅速出兵湖南。国民政府当即派李宗仁的第七军和李济深的第四军出兵援助唐生智,唐生智随即正式接受国民政府的委任,出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P1-3 序言 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19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城头变幻大王旗”,1927年风起云涌、铁血交炽的事件接踵发生,震撼着中国乃至影响着世界。这一年的4月12日,自诩为孙中山忠实信徒的蒋介石,在上海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举起了屠刀,抛弃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终结了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就在这一年,蒋介石开始建立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7月15日,口口声声“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的汪精卫最终撕下了左派的假面具,大叫大嚷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步蒋介石之后尘的汪精卫,最终却未攫取到他所渴望的最高权利,孤家寡人,形单影只地自逐海外。11年后,当汪精卫堕落为千夫所指的大汉奸时,又有谁能知道1927年对他此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这样被葬送,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中国宣告彻底失败,中国进入了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红旗卷起农奴戟”,1927年,风雷激荡,惊天动地的风暴席卷华夏大地,从血泊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同伴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勇敢地迎着屠刀,奋起抗争。8月1日南昌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12月11日广州起义——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三大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枪声,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历程,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27年点燃的星星之火,终于在1949年燃烧成燎原烈火,埋葬了蒋家王朝,创建了新中国。192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起点;19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军元年。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7年,叱咤风云、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政治人物频频亮相,他们或沉浮于政治舞台,或屹立于历史潮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留下的一段佳话,就在这一年,南陈北李相继离开了政治舞台和他们所创建的党,李大利为了主义,慷慨赴难,英勇牺牲;陈独秀心力憔悴,黯然辞职,退出政坛。在当时全党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中,在共产国际一再强调领导层的单纯工人成分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文弱书生瞿秋白何以被推选为党中央总负责人?一篇《多余的话》剖露出瞿秋白内心的几多苦衷。“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睿智的毛泽东在这一年领导开创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事业,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红旗插上井冈山,1927年奠定了毛泽东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重要基础。 今天,当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对世界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回视80年前的那段历史,没有理由不去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起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迈出的第一步。在惊讶于1927年给中国和世界留下巨大历史烙印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羞愧和自责,因为我们对遗留至今的一些历史谜团还未找到答案。本书试图重温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一起探析、破解尚未为人知的迷团,以此来聊尽我们的责任,聊解我们的遗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