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紧紧围绕“西部民族地区”这一概念的内涵,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民族经济学、民族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始终坚持务实、创新、开拓和借鉴相结合的基本精神,从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利用、资本的形成、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应用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转化等方面入手,找出了各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选择。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普适性
第一节 同一命题的两个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后发展地区”
第二节 后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第三节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第二章 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目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西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西部生态屏障”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第四节 绿色GDP发展战略
第三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西部资本形成与西部大开发
第二节 西部资本形成现状分析
第三节 西部资本形成的金融制度创新与工具创新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民族地区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形成
第二节 技术创新理论与系统
第三节 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的路径与对策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再认识
第二节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第三节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
第六章 资源特色与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发展特色经济是西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西部发展特色经济的资源基础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第七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与旅游产业选择
第三节 联片开发整体推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八章 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贸易与经济发展理论再认识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边境贸易优势与实证分析
第三节 发展边境贸易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九章 反贫困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反贫困是后发展地区的重要使命
第二节 西部反贫困措施绩效分析与评估
第三节 反贫困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
第四节 反贫困与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第十章 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后发展地区的“政府经济学”新解释
第二节 民族地区政府与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第三节 民族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