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纽扣花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晓风过处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尧定远从小立志读高中考大学,却因家境贫困不得不选择读师范、放弃保送名额。走上乡村教育讲台的他,历经人生苦难和名利诱惑,最终为爱坚守,潜心育人,彰显师者仁心,人间大爱。 ——把这本书分享给所有老师,包括准老师们,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 ——把这本书献给各行各业悄然绽放的人们,这样,主人公尧定远才不孤单!
作者简介
晓风过处,本名张玉琼,70后。15岁走进中师校园,18岁踏上三寸讲台。二十年一线教师,十年教育管理。晓风过处,无负今日,何惧流年又匆匆。
目录
一 跳龙门
二 临行意
三 初相识
四 别样中师
五 饿滋味
六 第一个教师节
七 告发风波
八 欲说还休
九 师者
十 挣馒头票
十一 大学梦
十二 见习实刁
十三 青春葫动
十四 保送名额
十五 “中师骗人!”
十六 认命吧
十七 初为人师
十八 这就是现实
十九 小小成就
二十 相亲
二十一 欣欣然
二十二 情窦初开
二十三 重相聚
二十四 是龙是虫?
二十五 家长会
二十六 做一回主
二十七 “我算服你了!”
二十八 喝喜酒
二十九 爱相随
三十 成人高专
三十一 一道风景
三十二 永远的班长
三十三 一曲终了
三十四 “尧点子”
三十五 志愿风波
三十六 百年好合
三十七 成人大学
三十八 透心的凉
三十九 一百个爱
四十 留点尊严
四十一 别梦寒
四十二 接力棒
四十三 “跳出来跟我干!”
四十四 女儿情
四十五 教育桃花源
四十六 留守的爱
四十七 师生情
四十八 喜相逢
四十九 纽扣花开
后记
导语
在那个偏远的乡村小学,最美的青春在那儿,最美的梦想在那儿,最美的爱情在那儿……
拾起岁月磨砺的珍珠,弥补步履匆匆的遗憾。
向着光,赴一场生命的约。
致敬一代师者,芳华已逝,青春无悔。方寸讲台,师者仁心!
后记
有这么一群人,十五
六岁初中毕业,三年中师
学习,十八九岁回农村当
老师。他们,就是中师生
,我也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全国培养了400多万中师
生,专为农村小学培养的
。随着时代发展,2000
年后,各地中师陆续停办
。慢慢地,90后、00后
不知道什么是中师生,但
他们大多却是中师教育的
受益者。中师生是挺起中
国基础教育的脊梁。
近几年,最早的中师
生已到退休年龄,最年轻
的中师生也近不惑之年,
全国第一个中师生博物馆
在重庆江津建成。“中师
生”作为一个有年代感的
词,话题越来越多。
有人说,中师生是真
正接受素质教育的一代,
他们是幸运的!
有人说,中师生是错
过985、211的一代,他
们不止于此!
有人说,中师生是万
金油,一专多能!
我想说,中师生是金
纽扣,维系着整个乡村!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
方知三寸讲台的神圣,它
是有魔力的……
于是,2020年,新冠
疫情期间,宅在家,每天
伏案十五六个小时,写一
代中师生,有些迫不及待
。思到当年,五味杂陈;
情到深处,泪如泉涌。幸
福占几分,心酸有几分;
小悔占几分,无怨有几分

初稿完成时,纽扣花
正开。送给几位中师同学
把脉,他们说,像看到自
己,哭了;送给两位00后
试反应,他们说写的就是
他们的老师,其中一个男
孩儿说他以后也要当老师

最初,写这本书的本
意是为记下一代中师生,
因为我说的,你懂!现在
,我想把这本书分享给所
有老师,包括师范院校的
准老师们,因为真教育是
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此四
字,希望你们能收到。我
还想把这本书奉给各行各
业悄然绽放的人们,这样
,主人公尧定远才不孤单

有人问,小说中哪个
是我?我说,哪个都是,
哪个都不是。有人又问,
故事有原型么?有,又没
有。除了人名、地名以外
,都是真的,因为里面的
感情是至诚无伪的。所有
真实的故事,是为拾起岁
月磨砺的珍珠,如那碗豌
豆面、挑砖挣馒头票……
所有虚构的情节,是为弥
补岁月匆匆的遗憾,如舍
下学生读离职的悔、教育
桃花源的盼……
谨以此书,献给向着
光的你,你们!
张玉琼
2022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走进《纽扣花开》,
扑过来的,是我们的人生

——小桥老树
让历史记住中师生的
坚守、苦乐和奉献,这就
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重庆市教育科学
研究院原院长万明春
风雨自有归期,山水
自有相逢。与主人公尧定
远及所有老师共勉。
——西南大学教育学
部教授徐辉
精彩页
跳龙门
1985年暑假,天气格外燥热,还有十来天假期就结束了,南方正忙着收割稻谷。天刚露出鱼肚白,尧定远一家人六口已早早起床,他们要赶在太阳出来前把稻谷割到大石坝去晒。
父亲背着打谷斗小心翼翼地走在最前面,像一座山在兀自移动。定远跟在后面,不时伸手扶一下打谷斗,生怕碰到邻居家的谷穗。大姐定辉和母亲负责割稻谷,定远和父亲负责打谷,弟弟定平和妹妹定兰负责用稻谷枯叶缠谷把子。
定远娴熟地接过妹妹递给他的谷把子,使劲挥下,接触打谷架的瞬间,快速翻转,扬起,跟着父亲的节奏,交替着把稻谷打进谷斗里。打谷的声音震响了整片田野,远处村庄时而传来狗叫声,鸡开始打鸣。
“注意扬起前抖一下,不要天一半地一半的。”父亲闷声说道。
“哦,知道了。”定远格外小心起来。他才15岁,还没长开,一米六刚出头,在家已算主劳动力了。
“交公粮,交学费,定辉和定平每周还要拿粮食换饭票。”父亲边打谷边说。
过了好一会儿,定远才回了句:“我呢?”
“你不是读中师吗?读中师就吃皇粮了。”父亲转头看着定远,扬起的谷把子停在了空中。
“还不一定呢!”定远用力把谷把子挥向谷架,谷粒窸窸窣窣掉进谷斗,一阵乱响。 “黄老师说你能考上就能考上!忙完这几天去乡邮局看看,录取通知书该到了。”父亲说着,扬起谷垛来似乎更有劲儿了。
“哦!”定远应了一声,不再言语。
“啪”的一声响,定兰因为打盹儿,举着的谷把子掉到了地上。定兰吓醒了,嘤嘤地哭起来。
“哭什么哭?就你瞌睡多。”父亲没好气地呵道,“在那儿打个记号,等天大亮了,把谷子一颗颗捡起来。”
“爸,让定兰回去睡吧,她才11岁,起这么早还没睡醒。”定辉直起腰来劝道。
“就是,爸,我一个人能行,我动作快,能跟上您的速度。”定远怜惜地看着妹妹,叫妹妹不哭。
“定平,带妹妹回去煮早饭,昨天外婆送来一些米,今天就煮沥米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母亲也直起腰来,捶着腰说道。
“就你们惯吧,明年定兰也读初中了。一个高中,两个初中,都指望这点粮食哩!”父亲有些生气。
母亲努了努嘴,示意定平、定兰回去煮早饭。
太阳渐渐升起来,邻居们也纷纷下地了,得赶快把打下来的稻谷挑到大石坝去晒。长年的肩挑背磨,父亲的肩上有三个明显的肩包,肩包上长满了老茧,有的地方皮绽开着。
定远看得双眼生疼,说道:“爸,我来挑。”
“你不行,你还没有腰力。”父亲挑了满满一大挑稻谷说,“你就到那边坎上扶我一下就行,过了那个坎,那边就平顺了。”
“别挑多了,小心像上次那样闪了腰。”母亲急忙过来帮忙。
父亲个子不高,挑那么重的担子,很是吃力。在离稻田不远处,有一个必经的陡坎,定远跟到那个陡坎处,帮父亲扶着箩绳,不让箩兜撞到坎上。父亲的脚滑了一下,差一点摔倒,定远忙扶住父亲的腰,明显感到父亲的腰在颤抖。父亲喘着粗气,终于爬上了那个坎儿。
“爸,歇一歇,我来试一下。”定远执意要挑一程。
“你不行,读了中师,你就跳出农门,不用像你爸这么肩挑背磨了。”父亲说着,蹒跚地挑着近200斤的稻谷走远了。
望着父亲的背影,定远只想快点长大帮父亲挑一肩。他更想长大了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这是班主任黄老师常说的,农民的孩子只有读书这条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就是努力读书,跳出农门,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城里人的生活。定远曾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第一页,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