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拷问中国教育/中国聚焦丛书
分类
作者 杨晓升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犀利的笔锋、忧愤的思想、澎湃的激情、生动的描述,直指应试教育的软肋与死穴。与此同时,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严重性,紧迫性及其出路,进行了有益的、不乏见地的论证与探讨,是一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警世书。

目录

总序“话语权”和“知情权”/1

第一章“黑色的七月”与“美丽的折磨”/1

黑色的七月/2

美丽的折磨/1O

延伸阅读:老师,请不要再倒计时了/12

第二章 指挥棒的魔力与罪恶/15

名次排队:盘旋在中小学生心灵上空的暴风雪/15

惊心动魄的择校大战/22

延伸阅读一:是谁在扭曲孩子的心灵/32

5000万“差生”是“后娘养的”吗?/40

用心险恶:成绩差就把你打成“弱智”!/46

延伸阅读二:母亲索赔额惊人:107万!/50

第三章 争分夺秒!家长孩子踏着硝烟/52

沉甸甸的书包,气喘吁吁的“童子军”/52

石破天惊!15万元请来家教/54

应运而生,小学生成了社会办学的“摇钱树”/57

加压再加压,中国学生到底能承受多大压力?/60

学习焦虑症正大面积围困中小学生/65

半数教师存在心理障碍/68

第四章 应试教育下的“逆子”们/70

告急!“学校恐怖症”威胁校园/70

无可奈何,少男少女逃学去/71

走进逃学学生的精神世界/81

孩子喜欢的学校到底在哪儿/83

杀父弑母或自杀,中国学生不断上演人间惨剧/89

痛定思痛,悲剧之后说教育/95

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吗?/98

今天的中国孩子最缺什么/102

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大人的问题?/108

第五章 归来吧,师德/114

中国教师“病”在哪里?/119

延伸阅读一:教师暴力此起彼伏/122

延伸阅读二:中国教师从讲台走向被告席/125

延伸阅读三:老师,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130

延伸阅读四:看一看真正的优秀教师如何让孩子摆脱噩梦/134

第六章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145

让人意外的报告:中国父母不再是孩子的偶像/145

石破天惊的结论:中国孩子最怕父母亲/147

孩子为什么要对父母说瞎话/149

孩子为何不愿和家长说心里话/152

教师的苦恼有时候来自学生家长/153

或左或右,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两个极端/154

延伸阅读一:只因一次作业未完成,毒打儿子8小时/156

家庭教育问题多得惊人/1 58

重要在于教育家长而非孩子/1 61

孩子说:‘最好的压岁礼物是给我们平等待遇”/165

延伸阅读二:子女成材路上的“殉道者”/166

第七章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178

考试高分数学生背后的忧患/178

血泪控诉:考试标准化评价标准坑害学生/180

扩大招生,拆除高考独木桥/186

中国教育改革,敢问路在何方/192

延伸阅读一:一个“应试领导”的控诉/207

延伸阅读二:一个高三学生的声讨/215

第八章 谁来拆除中国教育的门槛/218

世纪荒诞,中国教育拱手让出“金山银海”/218

高价留学到底值不值/220

谁在无视中国教育的巨大市场/225

发展教育产业,拆除教育门槛/230

延伸阅读:中国教育能否将包袱变成钱袋/236

试读章节

“黑色的七月”与“美丽的折磨"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古国。两干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的出现,让神州大地阳光普照。从汉代开始,考试制度的出现,让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找到了光宗耀祖的最佳渠道,为了名题金榜,一代又一代的家长们用“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训诫教育自己的子女。

中国考试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代:察举制(由地方官吏考察推举)

魏晋:九品官人法(由中正官按照九种等级考察人才)

隋代:设进士科

唐代:完备的科举制

1905年:废除科举制

1938年:民国国立高校联合招生

1949年:“维持原校”仍然单独招生

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964年:分文理两科

1966至1976年:停止全国统考招生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中国考试制度中的两件大事给大家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文革”期间长达十年全国统考招生制度的停止,残酷地剥夺了千千万万青年上大学深造的权利,同时也泯灭了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二是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如经历漫长严冬之后的缕缕春光让无数的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那情景那场面让人激动不已且难以忘怀。

黑色的七月

然而数年之后,高考带给人们的已不再是激动,而是几乎难以承受的压力。报告文学作家陈冠柏在一篇题为《黑色的七月》的报告文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

在七月的日历上,由于高考招生的幽灵游荡而变得云谲波诡。

千万人参与竞争的高考像狂暴的季风,周期性地席卷中国大陆。

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旋入这场暴风雨的人们说来,这是个激烈厮拼的七月,昏天黑地的七月。

且把我的长镜头首先对准这个画面——

面对着案头的文具盒,他把盖儿打开复又合上。犹豫。踟蹰。终于取出了那把幽光闪烁的刮胡子刀片。

当刀片触及食指时,他发觉手指像条颤动的弦……

洁白的纸上留下了殷红殷红的几个字:7.7—9。

这是全国高校招生统考日期。也是盒国数百万青年人命运搏击的日期。

就如这血写的颜色,七月,本该是红色的。

我从那些蒸腾着暑浪汗雨的教室走过。从那些贴满千奇百怪的难题绝题的甬道走过。从那些于燥热难熬的午后在柳阴下苦苦诵读的人们身边走过。从那些蚊子围攻的斗室走过。人们都说:“考大学跟打仗一样紧张。”

我得以匆匆拜识了这支浩浩结集的“临战队伍”。从冲锋的士兵到指挥官、教官和庞大的后勤给养大军。那是一支被热望和不安撩得略呈纷乱的队伍。在他们的时刻表里,总攻发起时间仿佛不是七月七日上午九时,而是在这一刻——

风油精熏透的模拟考场

韩云云的一肚子牢骚是从小小的风油精引起的。

——说真的,我真不想去参加那场模拟考试。再过一个多星期就高考了。本来就紧张得要死,还来火上浇油。时间早像快挤干了的海绵,除了6小时睡觉,剩下十七八个小时都排得满满的,可还要花三天时间去参加那场演习。不去,老师说了,鉴定上得写一笔。谁敢冒这险?除了根本没指望的,破罐破摔,剩下的都去了,再说大热天,老师不休息,也为我们好。

头两天,黑板上就写着:“别忘了带风油精!!”两个大惊叹号一下就把气氛给弄紧张了。虽说是模拟考,假的,可老师硬要我们“跟真的一样”。

一切都是按高考的时间、程序、座次、行走路线来进行的。弄得挺神秘。进考场后先审题,铃响才可以动笔。唷,那题真够吓人的。老师把各种各样的题都拿来展览了——填空的、判错的、选择的、对比的、叙述的、看图回答的,反正高山大河峡谷平川都让我们见识了。那些题目真够多,光政治课考卷就整整18页,每一小格都有分数。我老觉得那像是手表上的秒针,脑子里稍一格登,就走过去赶不上了。

那三天天气也撞上了鬼,没见那么热的。教室里没电扇,一会儿,手臂上的汗就把考卷边儿给卷了。又热又急,脑子里昏昏沉沉的。这才想起老师的提醒:抹风油精。我一抹,这樟脑味扩散开来起了连锁反应,教室里四十多瓶风油精都打开了,那味儿跟药厂一样,熏得慌。P1-3

序言

“话语权"和“知情权”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椭圆型球体上,每天都会发生一些令人瞩目的事件,出现一串新鲜耀眼的名字——这本在情理之中,并不值得人们为此而多加议论。 然而,倘若我们将镜头定格在一个特定的时空——21世纪的中华大地,聚焦这个正处在变革、转型时期的古老国度,探究其中的各种舆型事件和人物,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一件颇有意义、极其价值的事情,它至少能为我们研究当下纷繁的世界提供一把钥匙,从看似杂乱无序的人和事中,寻找到一种历史的、必然的逻辑关系。诚如爱默生所言:世界的秘密在于人和时势的联系,人制造出时势,时势造就了人。

作为一家媒体集团旗下的出版社,我们有责任客观、公正地行使好自己的“话语权”,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将我们在特殊时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图书的形式全面、忠实地告知读者,用我们的“诚信度”,换取读者朋友的“知情权”……如是,便有了这套“中国聚集丛书”。假如这套以中国的人和事为主要描述对象的丛书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透过一些普通的人和事而在更高、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与评判,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

当然,现今的中国,已是一个开放度日益提高、对外交流日趋频繁的国家,因此,这套丛书中所描述的人和事,既可能出现在国内,也可能发生在海外——在交通工具、通讯方式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地球早巳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庄”;而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公民出现在“地球村”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件合乎逻辑、理所当然的事情。

打造一套新生的丛书不易,试图让丛书在读者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最终赢得读者的青睐更难。我们衷心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关心、关注、喜爱、呵护展现在您眼前的“中国聚焦丛书”,对丛书编纂的得与失给予真挚的批评和建议——我们将把您的每一项意见都视作珍宝,并融入到今后的编纂工作中。  主 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