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变革的性质、范围及原因,阐述了战略规划对大学应对新的挑战的重大意义及其对教师、董事和校长的重要影响以及大学应当如何使用最新的规划和管理方法,对大学领导与管理有着毋庸置疑的启迪作用。
1983年本书首次出版时,只有少数几所美国大学采用了战略规划来设计学校的未来发展。而今天,在美国的3800所学院和大学中,却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已经制定了某种形式的战略规划,或者正在制定一系列战略行动重点。在过去的20年里,在无数其他国家的大学里,战略规划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被广泛采用。无须赘言,在世界各国大学运行和变革的管理上,战略思维与行动是新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战略规划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目的明确、面向未来的大学管理方式。它力图事先做好应对所预计到的困难的准备,更迅速地抓住和利用新的机遇与可能的变化。它要求学校正视来自其他学习渠道的竞争,并期望学校做到在学术上更优异,在财政上更强大。同时,它又尊重大学的个性和传统,对于学校在全国各类大学中的特殊作用也持现实的态度。战略规划一方面要求强有力的管理,同时也重视学校最优秀教授的咨询和合作的意义。
尤其突出的是,战略是聚焦于外部的,要求运用一种环境考察的方式。如同最优秀的军事人员一样,战略人员要研究人口形势是怎样变化的,经济与文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研究和教育的未来需求何在。如果大学了解大门之外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其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或者近期将会有什么变化,那么,它就能通过内部恰当的杰出的教学和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
自从《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出版以来,战略规划与管理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之一便是要求更多地进行国际考察,因为外国政府在发生变化,竞争更激烈了,商业企业不再只是在地方市场出售其产品和服务,而是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和服务。现在全世界约200万学生在其他国家的大学接受教育,教授也可能迁移到其他国家的学校去工作。另外,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学生和学者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方式。第三个发展就是,对于制定成功的学术规划的最优方法,人们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战略举措的产生既不能靠过度集权的方法,也不能靠过度民主的方法。它应当包含可测量的目标,必须有可靠的财政资源与之相配套。
许多国家直到最近才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人民的素质和智慧是现代国家最可贵的资源。受过教育的人民往往更健康、更富有且更具忍耐性与和谐性。因此,培养最优秀的年轻人的大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最优秀的大学必定运转良好,且所从事的教学和学术工作不只是杰出的,而且是未来社会所急需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写道:“上兵伐谋”、“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不定的世界,大学不能因循守成,陶醉于往日的辉煌。在大学的运行中,应当更多地采用战略管理。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所极力倡导的。
乔治·凯勒
2005年3月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