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保罗·德·格劳威教授(Prof. Paul De Grauw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欧洲研究所教授。1974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同时是瑞士圣加仑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名誉博士,也是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格劳威教授曾于1991~2003年担任比利时议会会员,之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联储、日本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访问学者。曾发表大量有关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多本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货币联盟经济学》现已更新至第12版。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货币联盟的成本和收益 第1章 共同货币的成本 导言 1.1 需求转移(蒙代尔) 1.2 货币独立性与政府预算 1.3 非对称性冲击与债务动态过程 1.4 货币联盟内部的经济繁荣与萧条 1.5 货币联盟和预算联盟 1.6 私人保险机制 1.7 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差异 1.8 法律制度的差异 1.9 结论 思考题 第2章 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批评 导言 2.1 各成员国间的差异有多大 2.2 各国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2.3 货币政策、时间一致性和政策可信度 2.4 蒙代尔对货币联盟的再评价 2.5 各国经济开放度与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 2.6 结论 思考题 第3章 共同货币的收益 导言 3.1 无兑换成本的直接收益 3.2 交易成本消失的间接收益:价格透明度的提高 3.3 不确定性下降带来的福利收益 3.4 汇率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3.5 货币联盟与国际贸易:经验证据 3.6 国际货币的收益 3.7 货币联盟的收益与各国经济开放度 3.8 结论 思考题 第4章 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分析 导言 4.1 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2 货币联盟、工资与物价刚性及劳动力流动性 4.3 非对称性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弹性 4.4 货币联盟的完整性 4.5 预算统一和劳动力市场弹性的替换 4.6 成本-收益的长期分析 4.7 拉丁美洲是最优货币区吗 4.8 下一个货币联盟会在亚洲吗 4.9 非洲的货币联盟 4.10 结论 思考题 第二部分 货币联盟 第5章 不完整的货币联盟的脆弱性 导言 5.1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不完整的货币联盟 5.2 没有实现预算统一的货币联盟 5.3 恶性均衡的其他不良后果:银行业危机爆发 5.4 恶性均衡的其他不良后果:自动稳定器失灵 5.5 结论 思考题 第6章 向货币联盟的过渡 导言 6.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6.2 为什么要采用趋同标准 6.3 如何确立欧洲货币联盟内外国家之间的关系 6.4 结论 思考题 第7章 如何完善货币联盟 导言 7.1 中央银行的角色:最后贷款人 7.2 整合政府预算与债务 7.3 协调预算与经济政策 7.4 被忽略的“深层次”力量 7.5 结论 思考题 第8章 欧元区解构的政治经济分析 导言 8.1 案例分析:希腊 8.2 案例分析:意大利是否需要退出欧元区 8.3 欧元区将面临解构吗 8.4 欧元区解构产生的成本 8.5 欧元区其他国家经济会更好吗 8.6 结论 思考题 第9章 欧洲中央银行 导言 9.1 欧洲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战略 9.2 为什么以德国模式为蓝本 9.3 欧洲中央银行:“保守的”中央银行? 9.4 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解释义务 9.5 欧洲中央银行:组织架构 9.6 欧洲中央银行:最后的贷款人 9.7 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实施政府债券购买计划(OMT)是否违法 9.8 欧盟针对银行业联盟新的金融监管结构 9.9 结论 思考题 第10章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导言 10.1 中央银行制与非对称性冲击 10.2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简述 10.3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评价 10.4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工具 10.5 金融危机时期的最后贷款人:欧元体系 10.6 结论 思考题 第11章 货币联盟的财政政策 导言 11.1 财政政策与最优货币区理论 11.2 政府预算赤字的可持续性 11.3 对政府预算赤字进行规则约束的理由 11.4 货币联盟内的财政纪律 11.5 货币联盟内的违约与救市风险 11.6 《稳定与增长公约》:简要评价 11.7 共同债券的联合发行 11.8 结论 思考题 第12章 欧元与金融市场 导言 12.1 欧洲货币联盟与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 12.2 货币联盟的金融市场实现一体化为什么很重要 12.3 欧元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 12.4 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保罗·德·格劳威著的《货币联盟经济学(原书第12版)》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关于货币联盟的教材,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至今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至第12版。本书不仅分析了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与收益问题,而且对欧洲货币联盟成立以来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对当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亚投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用作普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国际金融研究者或金融从业者参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