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庄子寓言说解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王邦雄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王邦雄,台湾云林人,1941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鹅湖月刊社社长、“中央大学”哲研所所长、淡江大学中文系所教授。著有《庄子寓言说解》《老子十二讲》《庄子七讲》《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庄子的现代解读》《老子的哲学》《中国哲学论集》《道家思想经典文论》等书。
目录
Ⅰ在无何有之乡做蝴蝶梦——解寓言说哲理
前言 香格里拉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存在处境的两难困局——材与不材
人间的牵引流落——罔两问景
人我的相知契合——濠梁之辩
解开人世的困结——庖丁解牛
生命的交会成长——庄周梦蝶
人生的当机示相——神巫季咸
凿破浑沌的死亡与重生——浑沌之死
叔山无趾的迷失与觉悟——踵见仲尼
方内方外的并行共游——道术相忘
Ⅱ在人间世逍遥游——读庄子话人生
前言 引传统进入现代,让经典回归生活的现代解读
解消忙、茫、盲的生命病痛
自我有限而人间复杂的存在困局
以“物”的有限,游出“心”的无限
虚而待物,活出自己
在虚静观照中照现真实美好
在自在自得间“然”自己
用自家的“真”活出一生的美好
“有”“无”的生命智慧
附录 寓言原典
精彩页
存在处境的两难困局——材与不材
材与不材之间,
我们要超离社会“有用”与“无用”的相对区分之上,
回到每一个人的自己,那才是我们一生要走的路。
山中木无用,保有天年
这个寓言故事,出自《庄子·山木》篇,说庄子带着弟子在山中游学,看到山头有一棵枝叶繁茂、极为罕见且等同于神木级的大树。伐木工人群集于此,他们到山上来物色木材,就围绕在大树的周边,只是观赏,却没有人动手砍伐这棵大树。
庄子不解,问:“你们不是来找好木材吗?而今,大树美材就在眼前,为什么你们‘止其旁而不取’呢?”伐木者回答说:“你只要看这棵树可以长得这么高、这么大,你就知道它的材质是‘无所可用’的。假定它有用的话,老早就被砍掉了。”庄子听了之后,就随机指点追随在身边的众弟子说:“你们看看这棵大树,因为没有用,才能够‘终其天年’,享有它天生的年岁。”因为不材,没有什么用,闽南话说就是“无路用”,没有用途的意思,像这样的材质,没有什么可以派得上用场。
主人雁不会叫,被杀
这天傍晚,他们从山上下来,到了朋友的家,主人看到好久不见的庄子来了,赶快喊来童子说,杀一只鹅来接待嘉宾。童子就请教主人说,我们家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要杀哪一只?还好鹅听不懂人的话,不然的话,生死存亡完全系在主人一念间,而不是由自身做出存在抉择,一定感觉很不好。
主人回答说:“杀那只不会叫的!”这个晚上,想必宾主同欢,久别重逢,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不过,这一餐一定吃得很闷。这顿鹅肉大餐虽味美,但对于被杀掉的那只鹅,大家可是一肚子困惑——疑问闷在心里面,注定消化不良。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跟主人告辞,离开主人家。大概没走几步路吧,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问题来了,昨天山中的木,是因为没有用,而保有它的天年;今天,主人家的鹅却因为不会叫而被杀。你不是教导我们,没有用是养生之道吗?可以存全生命吗?怎么这只鹅反而因为不会叫而被杀呢?老师的教言,立即被推翻了,大家忍不住要为这只鹅抱屈。树无用,可以长成大树;怎么鹅不会叫,反而“中道天”呢?当下学生就请教老师:假如是你,你要怎么自处?庄子答道:我就处在山中木跟主人雁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的两难
山中的那棵大树,跟主人家的鹅,二者之间,你要做出怎么样的抉择?庄子当然很难给出答案,只好笑着回答: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你要怎么样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局?这一存在处境,已落在两难之中;且虽属两难,总得做出抉择。所谓“材与不材之间”,“材”是有用,“不材”是无用,说是有用,就不会是无用;说是无用,就不会是有用。庄子却说:我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这是戏答的游戏文字,显现庄子的幽默感。他的意思是说,我是山中木的时候,我当然会以无用的姿态现身,因为无用,可以保有天年,长成一棵大树;当我是主人家的鹅,那本人就得猛叫,因为不会叫,就会有被杀的危险。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段游戏的文字?因为你的人生教言,在现实里面出现了难以两全的矛盾现象。所以,庄子只好用游戏的文字来回答。当我是山中木时,我无用;而我是主人雁时,我就大叫。这样的话,我就可以长成,而不会被宰杀。这终究是游戏的文字,因为你猛叫,也没有保证。诸位试想一下,万一那一天清晨,主人家在酣睡中,被一阵鹅声吵醒的话,那天傍晚给出的答案,可能就大不同了。他不会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反而会说杀那只乱叫的。所以,你就是会叫,也不见得可以保全自己,这叫两难。在叫与不叫之间,在材与不材之间,人生面对的是一个两难的困境。
回归天道本德,与天地同游
所以,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不是标准答案,不是最终解答,只是庄子一时的权宜之言,来回应学生的质疑。学生的问难,是大有道理的,你教导我们说,让自己无用,可以保有自身,那不是百分百,那没有必然的保证。庄子最后才说出他真正想要说的话,他说,人生只能“乘道德而浮游”。(P7-9)
导语
台湾知名学者、《鹅湖》月刊创始人王邦雄教授五十余年持续不辍钻研老庄,经过岁月锤炼,对道家思想的体悟更具创见,说解《庄子》寓言故事中藏在字里行间的妙道哲理,直触人心。
庄子文章“寓言十九”,庄子寓言天马行空又富有哲理。本书将庄子寓言故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引读者进入庄子世界之门,且能进一步地窥其堂奥。
作者将庄子寄寓故事中的道理,以具体的生活经验说解,让读者联系实际,在读经典的同时更能省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面对生存的困境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从而活出生命的美好。
序言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出版之后,我重写了其中
三章。首先重写的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七
十三章。旧本读来也算说理顺畅,不过“勇于敢则杀”与
“勇于不敢则活”之间,到底是界域的平对并列,还是层
次的超越区分,未给出明确的分判。就在敏隆讲堂的讲课
现场中,从缠绕心头的困惑说起,做一个现在进行式的探
索,在困惑中找出路,终究逼出了豁然开朗的合理解说。
回家之后,就把这两个钟头自问自答的析论过程给写了出
来。
其次重写的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的第十章,
那一章六句独立的话语并列,而以“生而不有”的“玄德
”作结。原本是学生依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课堂所说整理
而成,当初迫于出版时间,经润饰之后还算流畅可读。未
料,在不同的班上导读,自己一边读一边叹气,结构松散
不说,文字也过于浅白,与《道德经》的经典语气不合,
所以发愤重写。就由于口语松散,篇幅冗长,正好留下了
可以发挥的空间,让我写出了全书诠解最为精到的一章。
本来我自觉写的最有创见的是三十三章,这一章写出,三
十三章就只好退居其后了。
最后重写的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第十九章,
问题出在“绝巧弃利”,凭什么它可以跟“绝圣弃智”与
“绝仁弃义”这两句无比重大之直批儒学的语句相提并论
,甚至鼎足而三?故转以“绝圣”下开“绝仁弃义”之心
知执着的自我解消,以“弃智”下开“绝巧弃利”之人为
造作的无为治道的理路架构来解读,让三者看似分立,实
则一体统贯。我在不同的版次重写这三章,内心过意不去
,向编辑群保证,这已是定本,不会再重写改版了。
相对来看,《庄子内七篇·外秋水·杂天下的现代解
读》与《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之间最大的不同在,后
者并不是依章次逐章写下来,而是在副刊写专栏,依自家
当下的感触,在八十一章中挑相应的某一章来书写;前者
是从第一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解起,循序渐进,一段一段写
,一句一句解,不会因着自己的讲课心得,看哪一篇比较
受用,,或哪一段有独到见解,而抢先写下。所以段落与
段落间有前后呼应之功,篇章与篇章间亦有相互印证之妙
。且在解读之前,不看自己已刊行的学术论文或哲理散文
,如《庄子道》《走在庄子逍遥的路上》《儒道之间》《
中国哲学论集》《生命的实理与心灵的虚用》等书,因为
看昔日旧作,等同抹杀了讲课现场的氛围激发与一路走来
的生命成长,所以书房写书保有现场讲课的存在感,以生
动的笔触解读厚重的经句,字里行间藏不住临场挥洒的灵
感创意。
《庄子内七篇·外秋水·杂天下的现代解读》出版迄
今已过了两年,仅有几个错字的订正,没有改写任何片段
,唯一的发现在《大宗师》第三大段,标示出来的纲目是
“善恶两忘的化身入道”,经文原典是“与其誉尧而非桀
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尧、桀,一圣王、一暴君,圣
王是善、暴君是恶,所以“两忘”指涉的一定是善恶,“
化其道”的“化”,说的是自我解消的修养功夫,看上下
文脉络,解消的当是善恶的执着分别,通过化其身的功夫
,以证入道的理境。以庄解庄,“化身”就在“坐忘”功
夫的“离形去知”,入道就在“坐忘”境界的“同于大通
”。问题在颜回说坐忘出现在倒数第二段,不好以后面的
段落来诠释表述,所以若改为“善恶两忘而证入一体无别
之境”,就妥帖许多。不标榜尧,就不会逼出想当尧却堕
为桀的悲剧,想当尧是心知的执着,堕为桀则是人为造作
的适得其反。
由于《庄子内七篇·外秋水·杂天下的现代解读》的
序文,写的是“病中写庄”的心思转折,发表在联副。为
的是让诸多的师友了解放心。解读《庄子》比起解读《老
子》来说,写得更投入,更专注,也更用心。《老子》仅
五千言,故解读时力求精要,未引历代注解,而直接就原
典架构展开解读,反而平易可读。解读《庄子》时心中牵
挂着有博士生正写学位论文,所以碰到关键难解处,就得
引述各家说,比较其异同,再依据原典经义做出判别。理
路一样清晰严谨,读者朋友却可能被困在各家说的文字障
里,而难以卒读。故两年下来才出第二刷,销量远不如《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实则,《庄子》有故事性,且文学意味重,理当得到
广大读者的喜欢,或许是因为这一大本的分量,让人有不
可承受之重。编辑群检讨的结果,是《老子道德经的现代
解读》有《老子十二讲》这样浅白易懂的前导书引领,而
《庄子内七篇·外秋水·杂天下的现代解读》却少了一本
可以接引入门的前导好书。所以商请可否就几场演讲做出
整理,第一场在中正纪念堂讲“在无何有之乡做蝴蝶梦”
,讲庄子寓言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第二场在台湾文学馆
讲“读庄子话人生”,第三场在松山信义学堂讲“在人间
世逍遥游”。把第一场解析寓言故事的讲词大幅扩充,而
以更完整、更贴近现代的面貌呈现,列为上半部的“在无
何有之乡做蝴蝶梦”;再将第二场与第三场的人生讲论合
而为一,竟天衣无缝而可以一体并现,可能是两场演讲时
间贴近
内容推荐
《庄子》既是文学的瑰宝,又是哲学的经典,更是寓言杰作的典范,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书围绕《庄子》的寓言故事分两部分来讲述,第一部分为“在无何有之乡做蝴蝶梦”,通过解析有趣味性、有启发性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其中的哲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为“在人间世逍遥游”,讲有现代关怀的存在感受,让读者发现庄子对当下每个人的意义,用庄子的智慧消解心结情累,活出自在美好的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