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族政策史(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龚荫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央王朝实施民族政策的专著,它从史学的角度对夏朝至清代所实施的民族政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其价值在于:全面展现了各朝代的民族政策,对特有研究对象进行了复原; 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根源;对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理论总结,力求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和进行民族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绪论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演变

 二、历代王朝统治民族的思想观念

 三、历代王朝经略民族的方针策略

 四、历代王朝对民族的管辖与民族的贡赋

 五、怎样研究古代的治理民族政策

第一编 先秦时期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滥觞时代

第一章 夏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夏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夏王朝疆域及民族分布

 第三节 联姻通婚

 第四节 宗亲分封

 第五节 德化怀柔

 第六节 五服贡纳

 第七节 征服融合

 第八节 结语

第二章 商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商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商王朝疆域及民族分布

 第三节 朝廷设“宾”

 第四节 联姻结盟

 第五节 封赐爵位

 第六节 五服贡纳

 第七节 惩罚与宽贷

 第八节 掠夺奴隶

 第九节 征服融合

 第十节 结语

第三章 西周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西周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西周王朝疆域四至及民族分布

 第三节 朝廷设官

 第四节 通婚结盟

 第五节 分封监控

 第六节 五服职事

 第七节 归附贡献

 第八节 因俗而治

 第九节 征服融合

 第十节 结语

第四章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民族政策

 第一节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政治概状

 第二节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疆域及民族分布

 第三节 朝廷设置管理民族的官职

 第四节 春秋和战国前期分封制

 第五节 “先同姓、后异姓、再后异族”

 第六节 “和亲”联姻普遍化

 第七节 尊崇周王,驱逐夷狄

 第八节 从晋和西戎,到华夏和戎夷

 第九节 华夏夷狄,互学其长

 第十节 兼并统一与民族融合

 第十一节 结语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确立时代

第一章 秦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秦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秦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朝廷设置管理民族的官职和机构

 第四节 在民族聚居地区设“道”

 第五节 北征匈奴,南平百越

 第六节 制定民族法“属邦律”

 第七节 少量征收,贡献方物

 第八节 修筑通往边疆的道路

 第九节 移民边疆屯垦

 第十节 结语

第二章 西汉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西汉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西汉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对匈奴“和亲”,对百越“和集”

 第五节 汉武帝开拓边疆

 第六节 封赐“王”、“侯”、“君长”

 第七节 输租赋,进贡献

 第八节 徙汉民实边,移夷民内地

 第九节 汉宣帝转变政策

 第十节 王莽改制

 第十一节 结语

第三章 东汉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东汉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东汉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封赐都护、都尉、王、侯、君长

 第五节 靠内交租赋,边远作贡献

 第六节 讨伐匈奴、西羌、南蛮

 第七节 推行“以夷制夷”

 第八节 对西域“三绝三通”

 第九节 结语

第四章 魏、蜀、吴三国民族政策

 第一节 魏、蜀、吴三国政治概状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民族情势

 第三节 魏、蜀、吴三国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魏国民族政策

 第五节 蜀国民族政策

 第六节 吴国民族政策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西晋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西晋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西晋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封赐民族酋领官爵

 第五节 对民族索取与奴役

 第六节 军事管制民族地区

 第七节 对内迁诸族的安置

 第八节 镇压“不听命”、“反叛者”

 第九节 结语

第六章 东晋和南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东晋和南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东晋和南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东晋和南朝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设置左郡左县和僚郡俚郡

 第五节 封赐民族酋领官爵

 第六节 对民族索取与奴役

 第七节 强制蛮夷出居平地或迁徙京邑

 第八节 征集和使用“蛮兵”

 第九节 讨伐越蛮僚人

 第十节 结语

第七章 “五胡十六国”和“北朝”诸政权民族政策

 第一节 “五胡十六国”前之政治概状

 第二节 “五胡十六国”和“北朝”诸政权建立情形

 第三节 “五胡十六国”和“北朝”诸政权中央及地方管理的机构

 第四节 “五胡十六国”前期六国的施政

 第五节 “五胡十六国”后期十国的治理

 第六节 鲜卑族拓跋北魏的政治

 第七节 北魏分裂后相继诸政权之治

 第八节 结语

第三编 隋唐五代宋辽夏金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发展时代

第一章 隋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隋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隋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隋朝治理民族的策略

 第五节 对强族势力“离强合弱”

 第六节 推行怀柔抚绥

 第七节 实行和亲、通好、交市

 第八节 派兵讨伐和远征

 第九节 结语

第二章 唐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唐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唐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唐朝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唐朝治理民族的方略

 第五节 太宗、高宗、玄宗开拓边疆

 第六节 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置

 第七节 对民族酋领授予官职册封衔爵及优待

 第八节 “和亲”之策

 第九节 进贡与赋税

 第十节 开展与边疆民族互市

 第十一节 文化交流

 第十二节 结语

第三章 五代十国民族政策

 第一节 五代十国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五代十国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后梁王朝对民族的施政

 第五节 后唐王朝对民族的政治

 第六节 后晋王朝对民族的治理

 第七节 后汉王朝对民族之治

 第八节 后周王朝对民族之策

 第九节 结语

第四章 宋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宋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宋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宋朝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对北方辽、西夏、金政权之策

 第五节 对西北和西南诸民族政权之治

 第六节 对南方民族地区设置与管理

 第七节 “树其酋长,使自镇抚”

 第八节 民族地区征收

 第九节 “因俗而治”

 第十节 结语

第五章 辽、西夏、金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辽王朝对民族的经略

 第二节 西夏王朝对民族的治理

 第三节 金王朝对民族的施政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编 元明清时期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定制时代

第一章 元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元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元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元朝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元朝民族等级政治

 第五节 民族地区设置与参用土酋为官

 第六节 建立土官土司管理制度

 第七节 边疆民族朝贡与纳赋

 第八节 联姻之策

 第九节 尊重宗教

 第十节 组织和使用土兵

 第十一节 结语

第二章 明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明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明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明朝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明朝统治者的民族思想观念

 第五节 施行征伐、防御、招降、安抚诸策

 第六节 实行土司制度

 第七节 朝贡和纳赋

 第八节 在边疆民族地区屯田

 第九节 开展互市

 第十节 土兵建立及作用

 第十一节 尊重宗教

 第十二节 施行“文教”

 第十三节 结语

第三章 清王朝民族政策

 第一节 清王朝政治概状

 第二节 清朝时期民族情势

 第三节 清朝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

 第四节 在边疆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变化

 第五节 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方针

 第六节 清代民族边防变化及签界约

 第七节 对待汉族和边疆民族上层

 第八节 制服民族叛乱与分裂势力

 第九节 清代的土司制度

 第十节 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

 第十一节  “因俗而治”

 第十二节 民族立法

 第十三节 尊崇藏传佛教与重视伊斯兰等宗教

 第十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

 第十五节 推行“新政”

 第十六节 结语

附录:中国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辑录

——汉晋、唐宋、明清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一、汉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1.匈奴单于

 2.南匈奴单于

 3.北匈奴单于

 4.乌桓王

 5.鲜卑王

 6.丁零王

 7.前赵王

 8.后赵王

 9.北凉王

 10.大夏王

 11.后燕王 

 12.西燕王

 13.南燕王

 14.西秦王

 15.前秦王

 16.后秦王

 17.后凉王

 18.仇池公(王)

 19.代王

 20.北魏王

 21.北周王

 22.柔然可汗

 23.大魏王

二、唐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1.东突厥可汗

 2.西突厥可汗

 3.后突厥可汗

 4.奚族王

 5.渤海王

 6.吐蕃王

 7.南诏王

 8.大理王

三、明清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知名土司二十九家)

 1.临洮卫土指挥同知赵氏

 2.洮州卫土指挥佥事杨氏

 3.庄浪卫土指挥使鲁氏

 4.西宁卫土指挥使祁氏

 5.瓦寺宣慰司宣慰使索氏

 6.德尔格忒宣慰司宣慰使噶尔氏

 7.大金川安抚司安抚使

 8.永宁宣抚司宣抚使奢氏

 9.酉阳宣慰司宣慰使冉氏

 10.石硅宣慰司宣慰使(后降土通判)马氏

 11.阿迷州土知州普氏

 12.广南府土同知侬氏

 13.丽江军民府土知府木氏

 14.车里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刀氏

 15.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宣慰使思氏

 16.木邦军民宣慰司宣慰使罕氏

 17.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氏

 18.金筑安抚司安抚使金氏

 19.播州宣慰司宣慰使杨氏

 20.天坝安抚司安抚使(后降土把总)夭氏

 21.麻哈州土同知(后降土外委)宋氏

 22.东兰州土知州韦氏

 23.南丹州土知州莫氏

 24.田州府土知府(后降土知州)岑氏

 25.思明府土知府黄氏

 26.永顺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彭氏

 27.保靖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彭氏

 28.施南宣慰司宣慰使(后改宣抚司宣抚使)覃氏

 29.容美宣慰司宣慰使田氏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