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走近或走进世界顶尖艺术大师传奇而神秘的一生吗?达·芬奇、罗丹、巴赫、毕加索、莎士比亚……"当艺术遇上大师"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艺术的真谛,诠释艺术的灵魂,让您领悟大师们的风范。丛书装帧设计大方,印刷材料考究,工艺精良,书中运用大量名品名作的精美图片作插图,还有一些在外界没有发表过鲜为人知的作品!
毕加索,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大师语录
艺术家汇聚由四处而采的情绪和感受,它可能是来自天地四方的触发.可能是一小片纸张的激发.可能是脑中一闪而逝的印象、甚至可能是一张蜘蛛网带来的联想。所以在天地万物间.没有什么是艺术家不能入画的。然而我们必须取其好,所有我们可以发现的好。自己的作品则例外,我最不喜欢抄袭旧作,但若让我观赏一些前人所画的素描.并允许我从中取材,我绝不犹豫……
画家必须承受灵感源源不断和肠枯思竭的两极状态.这也正是艺术的奥秘我在枫丹白露的森林中散步。我竟患了绿色消化不良症,我得把这份感觉抒发至画布上,而绿色便主导了整幅画、画家作画,好比是吐露心中感情,记录视觉印象的紧急需求,而人们竞攫取其成果为衣来蔽体他们竭其所能地取其所需,最终却一无所获,他们只不过是以懵懂不解为自己裁剪新衣,上自神明下至绘画,他们却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也就是为什么钉在墙上挂画的钉子,其实是绘画摧毁者的原因一对画家而言,画的本身永远有其一定的重要性:但当它被买走并悬挂于墙上之日起,它的重要性便转移到另一层面;所以相对地,创作的价值也一落千丈?
学院派的美学教育是错误的,老师不仅欺骗了学生,而且手法是如此的天衣无缝,以致于我们连一丁点儿事实真相的影子都再也无法寻回,万神庙、维纳斯、仙女乃至纳尔西斯的美都是谎言所有的人都想看懂画,但为何不试着去理解乌儿的歌唱?我们为什么喜欢夜色、花朵等环绕于身旁的事物,却不试着去了解它们,而对绘画却如此苛求?尤其是大家都知道艺术家努力创作亦基于生活所需、艺术家自己也是这世上微不足道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不需要赋予艺术比自然万物更特别的重要性。那些企图要解释图画的人,大部分的时问都浪费在迷路歧途之上前一阵子.格特鲁德·斯坦因高兴地对我表示,她总算知道我的一幅画要表达的是什么——三个音乐家。而那只不过是一幅静物画!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