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历史学辩护(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法)马克·布洛赫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年鉴学派大师布洛赫的扛鼎之作,也是一部愤世之作,同时也是作者一生史学思想的总结。书中,作者用毕生的治史心得,向人们阐释历史是什么?历史有什么用?在作者娓娓道来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史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魅力。

内容推荐

作为一个认真地修剪历史枝条的工匠——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布洛赫比很多人都要清楚,自古希腊以来,历史便承担着叙述即时发生的事件真相的使命,真实(无论它是否存在)是历史的最高价值。布洛赫从幼子无意的疑问(“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呢?”)入手,为历史的高贵价值作了一番慷慨激扬的辩驳,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历史与人类和时间的种种纠葛,并提出了历史的考察、考证等工作的方法论。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这本小书被称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为后代年鉴学派所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

目录

译者的话

献给吕西安·费弗尔

有关本书手稿的一点说明/吕西安·费弗尔

导言

第一章 历史、人、时间

 1.历史学家的选择

 2.历史与人类

 3.历史的时间

 4.起源的偶像

 5.过去与现在的界限

 6.由古知今

 7.由今知古

第二章 历史的考察

 1.历史考察的一般特征

 2.证据

 3.证据的流传

第三章 历史的考证

 1.考据方法的历史概要

 2.辨伪正误

 3.考据方法的逻辑

第四章 历史的分析

 1.评判还是理解?

 2.从人类功能的多样性到人类良心的一致性

 3.术语

第五章 历史的因果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2.辨伪正误

在所有歪曲证据的毒素中,最致命的莫过于有意作伪。

作伪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假冒作者和年代,用法律语言来说就是犯伪证罪。有玛丽。安托瓦内特签名的信件并非全是她的亲笔信,其中有些是19世纪的伪造品。所谓赛佛尼斯皇冠曾被当成公元前3世纪西徐亚一希腊时代的古董,售与卢浮宫,其实是1895年在敖德萨市雕刻的赝品。第二种形式是内容的不实。《高卢战记》的作者是没有争议的,但恺撒有意识地在书中歪曲和隐瞒了大量事实。陈列在丹尼斯大街的“大胆的菲力”塑像,是在国王死后为葬礼定做的,但种种迹象表明,雕刻家只不过按照一般的模型造了个徒有虚名的肖像罢了。

两种类型的作伪所造成的不同问题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大多数伪造署名的著述其内容也肯定是假的。《犹太人贤士议定书》并非出自犹太长老之手,内容也荒诞不经。假如经过考证,证实一份所谓“查理大帝的特许状”是两百年或三百年后伪造的,那么,查理对教皇的赐予也就纯属虚构。当然,也不能一概以此类推,有些赝品就是根据已遗失的原件复制的。文件系出自伪造,而内容却实有其事,但这类事例十分罕见。

反之,假如史料的出处是无可置疑的,也不能因此断定内容必然真实可信。当学者在煞费苦心考证出一份资料确是原件后,往往没耐心再去考证其内容。而且,他们尤其不愿意怀疑那些显然是由法律保证人签署的文件,如官方的诉讼书以及私人的合同。然而,这些文件未必可靠。1834年4月21日,在控告秘密社会之前,梯也尔在给下莱茵县长的信中写道:“我劝你为即将到来的全面调查对所需文件作好审慎的处理,如所有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通信,发生在巴黎、里昂、斯特拉斯堡各种事件之间的要害关系等等。总之,存在着一场牵涉全国的大阴谋,所有这些必须得到充分的反映。”毫无疑问,这就是蓄意炮制的官方文件。对有正式签章和日期的特许状也未可轻信。现在的经验就是从打消对它们的幻想着手。谁都知道,在那些正规地起草并经过公证的契约中也有不少有意的含糊之处。记得不久前,政府有关部门就曾命令将我签署的一份报告的时间加以提前。我们的前人在这种地方就更不讲究了。在王室的特许状下面常写道“颁布于某日某地”,而如果你参阅一下国王旅行的实录,就会不止一次地发现这一天国王根本不在那里。有关解放农奴的法律文件不胜枚举,除非是疯子才会怀疑它们的真实性,据说是出于仁慈才颁布这些法令的,但我们却可以将农奴的赎身费用单据放在解放契约的旁边加以对照。

          P78-P80

序言

    献给吕西安·费弗尔

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心中的忧愤。如果此书能够完成,如果它值得后人一读,如果有朝一日它居然能够出版,我的朋友,或许你将在扉页的献辞上发现另一个人的名字,而不是你的名字。欲言又止,只因似水柔情至深至圣,非言辞所能道明。你猜得出那该是谁,但我怎能听任自己在注释中偶尔提及你的大名呢?长期以来,我们曾共同致力于拓宽历史学的领域,为了使历史学更富有人性而并肩努力。今天,这项共同的事业已岌岌可危,这不是我们的过错,而是不公正的命运迫使工作中断。但我坚信,我们定能自由公开地再度合作,这一天终将到来。同时,在我看来,合作仍在继续,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到处能感觉到你的音容笑貌。当年,我们切磋探讨,推诚相见,真是获益匪浅,本书仍将体现这种活泼而和谐的韵味。书中确有一些看法是直接取自你,坦率地说,还有许多论点已记不清是你的还是我的,或许是两人共有的。我自以为你会赞同我的做法,或许你会因此责备我,然而,无论是赞同还是责备,那也是你我之间的又一种缘分。

       1941年8月10日 写于克勒兹、富惹尔

历史的魅力首先触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继而激励人们有所作为,它的作用始终是至高无上的。

史学的主题就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日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

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我所呈献给读者的,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

——马声·布洛赫

后记

    再版后记

十年前的事情已渐渐为人淡忘,十年前译的一本小书还能有幸修订再版,这只能说是译者借了作者的光。

十年来读史阅世,学问不见丝毫长进,眼未高,手更低,心气早已今非昔比,思想的困惑更是有增无减。近日“禽流感”之声不绝于耳,从人对鸡的处置是否多少可以窥见人对人的态度呢?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对猴群活体的研究,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剖析,也未尝不是一把了解人类历史和现状的钥匙。

马克·布洛赫颇重视“人心”的研究,可惜他英年早逝,没能留下这方面的专著。年鉴学派的中坚人物布罗代尔倒是公开承认:“我的历史观是悲观主义的。”“人们每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甚至两步。”年愈八十的汤因比谢世前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在黑暗中摸索”。可见“四十不惑”云云,只能是相对而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连耄耋之年的大师也未能断言已臻从心所欲的境界。试问今日之天下,谁敢妄称“掌握历史的规律”?谁又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上帝眼里,爱因斯坦也如井底之蛙,然而人类并不会因上帝的嘲笑而停止在黑暗中的探索。虽道是人生碌碌,但栖身井底的凡夫俗子,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举目窥天,或许这就是本书得以再版的理由之一吧。

人,是历史的囚徒。历史,终究是难以忘却的。

         译者

       2006年4月于上海师大39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