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说明朝十六臣(图文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丰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明朝是一个易于被人误解和遗忘的朝代。其实,它是帝制时代自北宋以后唯一一个对全国进行统治的汉族政权,上继唐宋风采,下开康乾盛世,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明代的历史进程常常因这些传奇人物而发生变化。作者凭借多年的史学素养,秉承“正说历史”的精神,为我们讲述十六位明代人物的传奇一生,从中也可透视明代纷繁复杂而又活泼生动的历史画面。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对象是明朝的十六个“臣”。中华书局倡导的“正说历史”在图书市场上已经成了一个品牌。作为作者,我希望这个品牌能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和眷爱;作为史学工作者,我同样能体会人们对于“历史真实”的渴求。因此,我尽可能地说有根据的话,并尽可能真实地摹写我心目中的“明朝十六臣”的神貌。

目录

序言

刘基

大元朝的小臣:1311—1359

朱元璋的谋臣:1360—1367

落寞中的英雄:1368—1375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徐达

朱元璋的布衣兄弟

老百姓的仁义将军

子女们的各色命运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方孝孺

一介书生

两朝际遇

十族惨剧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姚广孝

亦僧亦儒亦官

奇策奇功奇人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杨士奇

穷人孩子早当家

文人尽心辅太子

老臣当政佐盛世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况钟

一个小书吏

三任苏州府

《十五贯》传奇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于谦

救时宰相

“夺门”冤魂

奇祸背后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王守仁

政治家:坎坷之途

思想家:有无之境

文学家:文人之雄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严嵩

借隐居养名望

从礼议得恩宠

撰青词做宰相

溺恶子下场惨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胡宗宪

功在东南:抗倭显奇才

冤死狱中:品行惹非议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海瑞

性格:淡薄与偏激

宦途:清官与谏臣

能力:才略与文学

相关阅读参考书目

张居正

杰出的改革家

失败的帝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戚继光

平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镇北: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兵法:迹至粗而用至神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李贽

身份:官僚,还是平民?

学问:儒学,还是佛学?

祸由:淫纵,还是妖言?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袁崇焕

书生做监军

孤城抗强敌

身死蒙奇冤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吴三桂

救美:冲冠一怒为红颜

救明:引狼入室愿难遂

救己:反清原不为复明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试读章节

今天,如果问人们,刘伯温是什么人?估计很多人都说知道,说他能够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年,厉害得很。可是,谁又知道,真实的刘伯温(刘基)在其生前和身后,原本并没有这么高的名声呢?

转机出现在他死后一个半世纪,也就是嘉靖十年(1531),刘基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当时的世宗朱厚熄上疏说:“(刘)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意思是说,刘基应当陪着太祖朱元璋享受祭祀,他的子孙也应该像中山王徐达的后代一样世袭爵位。祭祀、爵位是国家大事,世宗命大臣们讨论此事。结果大臣们一致赞同,说:“高帝收揽贤豪,一时佐命功臣都有巨大的功勋,而帷幄奇谋、中原大计,却多是刘基的贡献,所以当初太祖在未定天下时就说刘基是自己的张良,后来封刘基爵位时又将他比作诸葛亮。刘基应该配享于太庙。”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我们知道,在明初诸将中,徐达位列第一。嘉靖朝的大臣们竞将不以赫赫武功见长的刘基与徐达并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年。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个集团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这就是淮右集团。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惟庸都是淮右人。刘基作为后来归顺的浙江青田的儒士,在新朝中究竟能占据多大的地位,是很值得怀疑的。刘基的谋略与功勋,尽管被朱元璋所器重、承认,但似乎终究因其地望的关系而不能享有更高的地位。从刘基先后被李善长、胡惟庸迫害的事实来看,刘基的地位决定了他在明初的历史中不会有很深远的影响。明代开国第一功臣的位置,是被李善长占据的,李为韩国公。刘基的爵位仅为诚意伯,而伯的爵位,列于公、侯之下。一直到十五世纪末,即明代弘治年间,刘基的声誉才稍稍有所提高,十六世纪初期,武宗再次表彰了刘基的开国之功。当然,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尊崇一位开国功臣乃为平常之事。

但是,嘉靖朝的大臣们以刘基与徐达并称,骤然拔高了原本普通的刘基的地位。这对刘基来说,也许意味着一个神话的开始。传说中的刘基,更是一个妙算阴阳的神一般的人物。其实,在功成名就的背后,真实的刘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说,这是一个绝顶聪明但却略带悲剧性的人物。明末学者朱国桢论刘基,有一句精彩的概括:“刘基当初是元的进士,那时他忠于元;后来成为元的逐臣,他就隐居待时,终于辅佐朱元璋成就了事业。”刘基生平,大约也以五十岁为分界线:五十岁前效忠于元朝;五十岁后扶佐朱元璋。P1-2

序言

本书讲述对象是明朝的十六个“臣”。中华书局倡导的“正说历史”在图书市场上已经成了一个品牌。作为作者,我希望这个品牌能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和眷爱;作为史学工作者,我同样能体会人们对于“历史真实”的渴求。因此,我尽可能地说有根据的话,并尽可能真实地摹写我心目中的“明朝十六臣”的神貌。

明代的历史很长,从1368年朱元璋立国到1644年崇祯皇帝在景山自杀,共计二百七十六年。其间,科举制度源源不断地为明朝皇帝们提供统治人才。选拔举人的乡试,在两京、十三布政司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举人们,无论后来是否通过次年的会试并成为进士,都很少有完全闲居在家的。他们与从另外一些途径进入仕途的人,构成了明朝近三百年统治的社会基础中最坚实的部分。

在这人数众多的臣僚中,我选择十六位作为叙说对象。其中,大部分人物都是人们在传说、戏曲中能够常常见到的。

十六臣各有自己的特点。刘基是精通天文的谋臣,其神话般的地位多是后世捧出来的;徐达是忠武的大将军,功业盖世,其子女却卷入了政治风波,有的竟死于非命;方孝孺是迂阔、节义的书生,遭受十族惨剧,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死的声名;姚广孝是和尚与政客的混合体,做成了大事业,却遭到老友和亲姐的唾弃;杨士奇是辅佐出“仁宣盛世”的政治家,却因晚年因循守旧而遭人讥讽;况钟是《十五贯》中所塑造的清官,但十五贯一案却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于谦以一介文臣领导了北京保卫战,却成为一场政治阴谋的牺牲品;王守仁是富有军事才能的大思想家,也是推动明代文学趋向个性解放的人物;严嵩是柔媚顺上的内阁大学士,但他的诗文却属一流,晚年更因溺信恶子而下场凄凉,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胡宗宪是东南平倭的功臣,却因品行惹下非议,死于牢狱;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僚”,被人孤立,倒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升迁;张居正是“善于谋国,拙于保身”的改革家,对小皇帝尽心辅佐,不料祸发身后;戚继光是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晚年却只能靠回忆排遣寂寞;李贽是正统官僚眼里的叛逆,是有真性情的思想者,身后却遭到包括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在内的几乎一致的痛骂;袁崇焕是捍卫明代边疆的最后一位能臣,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家人的刑场上,奇冤难雪;吴三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但其早年竟有一段“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生传奇,传颂一时。这些人,无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他们的举止行为在明代历史上都留下了非常深远的痕迹。历史常常因他们而发生转向。

从制度上看,明代政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皇帝。《剑桥中国明代史》中说:“明朝的皇帝是权力结构的拱顶石,没有他们,政府的权力就不能运转。”照此看来,臣僚们的任务仅仅是照着皇帝的意思去服从就行了。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并不是这样简单:臣僚们可以利用皇帝的专制威权,来按自己的意思处理政事,例如张居正;对于主要做地方官的,他们同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为百姓办实事,赢得好评,例如况钟和海瑞;对于主要兴趣在官场之外的,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一批批的学者和平民,例如李贽。总之,在专制皇权占据着至高无上地位的政治结构中,臣僚们依旧可以发挥他们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艺才能。也正是有了他们,明代历史才会显得斑驳多彩,波澜起伏。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我们可以在对历史人物的阅读中感受动荡不安的政局,感受雄阔、清廉、勇敢、偏激、欺诈等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在感受中接受,排斥,感叹,或者厌恶。于是,原本离我们很远的历史,或许就离我们很近了。如果这本小书能让读者朋友们感受到明代历史人物的丰富多姿,那就足够让作者感到欣慰了。

书评(媒体评论)

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单凭这一点,明朝便已十分值得我们加以研究。……明朝也富于传奇性的人物。太祖朱元璋便是其中的一个。郑和、于谦、张居正、戚继光、郑成功,都是千古不朽的豪杰。王守仁呢,是圣贤。

——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