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至1965年,对美国华人社会来说,是一段动荡不安的岁月,刚经历二战的洗礼,又继之以冷战的煎熬。面对种族主义的隔离,意识形态的纷争,华人以其惊人的忍耐力和超人的智慧,创建起一个独特、繁荣的族裔社会。本书以史学家的严谨,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口述材料,为我们展现了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奋斗史。同时,本书又以清晰灵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时代亲历者。也正是因为此,本书获得了美国亚美研究协会2003年度最佳历史著作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重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1940-1965)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赵小建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40年至1965年,对美国华人社会来说,是一段动荡不安的岁月,刚经历二战的洗礼,又继之以冷战的煎熬。面对种族主义的隔离,意识形态的纷争,华人以其惊人的忍耐力和超人的智慧,创建起一个独特、繁荣的族裔社会。本书以史学家的严谨,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口述材料,为我们展现了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奋斗史。同时,本书又以清晰灵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时代亲历者。也正是因为此,本书获得了美国亚美研究协会2003年度最佳历史著作奖。 内容推荐 本书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1940—1965年间的华人社会加以探讨。在西方人的眼睛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不堪一击而又缺乏文明的国度。由于华人肤色不同于白种人,他们长期以来在美国被列入劣等种族的范围。美国《移民法》对华人尤为苛刻;政府官员在入境口岸也对来自中国的移民特别加以非难。到了20世纪40年代,虽然法律对中国移民有所放松,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却变得更为复杂。书中的主要人物,即1965年以前移民美国的华人,大多是来自中国农村的普通老百姓。这些人教育程度有限,不懂英语,但是却能够与美国政府的移民官员百般周旋,突破当时《移民法》对他们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华人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年代里能够在美国奋斗生存,并创建起一个独特、繁荣的族裔社会,体现的是他们对美国社会及法律程序的理解,靠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为反抗种族偏见、种族隔离和种族压迫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整个美国历史增添了十分精彩的一页。 目录 第一章 力争家庭团聚 利用司法体系:转劳工之妻为商人、公民之妻 游说国会:寻求公民之妻的入境权 社区动员:维护公民携妻赴美的权利
第二章 性别与新移民 男孩和女孩:中国移民的模式 男人和女人:担保人和受益人 跨国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
第三章 新时代的女性 战前体验:可能与局限 二战爆发:转折点 投入国防工业建设 展开银色的翅膀 建立与其他族裔的联系 性别意识的发展
第四章 “战娘”潮的到来 中国“战娘” 闯“金门”
第五章 社团与报业 社团权力机构的兴衰 华人报业的兴起 二战和华人报业的发展 要求社区团结的呼声
第六章 寻求家庭稳定 丈夫与妻子:美国人与中国人 家庭危机 美化战娘 战娘的困境 调解家庭纠纷 新的性别关系 模范战娘和唐山太太
第七章 走出冷战的阴霾 双重审查 新对策:调纸 移民局新招 华裔告密者 恐怖的阴影 不能再做一盘散沙
尾声
参考文献 人名、地名及专用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试读章节 跨国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 由于中国妇女移民美国极端困难,加上在青少年移民中非常普遍的性别化移民模式,二战前的美籍华人社区中出现了很多所谓的“一分为二的家庭”。麦孔(Adam McKeown)把跨国家庭看作中国移民的一种创造,其目的在于保障他们的投资可以较快地得到预期的回报。许元英(Madeline Yuan-yin Hsu)在她对广东台山侨乡的研究中也使用了“跨国主义”的概念,她发现当地有一个靠海外亲戚供养、经济生活相当优越的阶层。由于美元在外汇兑换比率上的优势,“金山家庭”平均收入是那些没有海外联系的家庭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 对农村妇女来说,和“金山客”结婚在经济上是相当诱人的选择,但是这种婚姻关系的妇女也必须承担比别的女人更多的责任。在易玛丽(Mary Yee)的村子里很多男人都在国外谋生。她回忆说,虽然丈夫们能够在经济上给予一些资助,可是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到了这些已婚妇女的肩上。在玛丽的丈夫离开她去美国的十年里,她必须自己下田耕地,而这通常都是男人才干的活。 并不是所有的移民家庭都能定期拿到从海外寄来的生活费。没有这笔收入的妻子们就得自己想办法养家糊口。如施丽莎在《金山谣》中所述,她的曾祖母冯淑英有十多年没有得到在美国闯荡的丈夫的音信,更不用说汇款了。迫于无奈,她就在村和村之间的小路上靠帮别人背小孩和体弱者挣一点点钱,维持她和小儿子的生计。 在法律约束鞭长莫及的中国乡村,独自生活的妇女往往成为被诱拐和强暴的对象,她们的家庭在抢劫和绑架等种种暴力面前也不堪一击。易玛丽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了芝加哥,据她回忆,她的母亲有一阵子每天晚上会把她们兄弟姐妹几个绑在床上,因为“金山家庭”的孩子们常常是强盗们勒索的对象。1923年,一帮土匪袭击了台山县水步村的一家学校,绑架了43名移民子弟,其中包括刘学怡在美国出生的儿子华杰。10个月之后,匪徒们在得到了一大笔赎金后才释放了这些孩子。抗战期间,日本军队入侵广东农村,居民们被迫弃家而逃。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和家人团聚更成为跨国家庭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旦丈夫漂洋过海寻求生计,留在家乡的妻子就成了一家之主。年轻的媳妇得拿主意做决定,照顾年迈的公婆,并管理整个家庭的开支。易秋娣在15岁时和一个“金山客”结婚。1937年日本鬼子进村后,她被迫和她的儿子、公婆开始外出逃难。日本的入侵切断了秋娣和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圣塔芭芭拉做厨师的丈夫之间的联系,也切断了她的经济来源。为了养家糊口,秋娣在香港和在日本控制下的台山之间走私小商品货物。这种营生对一个年轻女人来说非常危险,但是这些经历把一个曾经生活无忧的家庭主妇变成了一名独立的小业主,为她后来在美国开业打下了基础。 P44-45 序言 能够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把本书的中文版敬献给母校的师长、同学和校友,我感到万分荣幸。1978年春天,作为十年“文革”浩劫后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我回到了故乡上海,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世界史,从此与史学结缘。当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教材、参考书和研究资料都极为有限,但是校园里浓厚的学术空气和复旦人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我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3年10月,在复旦任教一年之后,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先后在罗彻斯特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取得历史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我受聘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开始从事亚美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很快对美国华人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华人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亚裔族群,其150多年的历史可以以移民为主线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开始到1882年《排华法》的颁布。当时美国的边境完全对外开放,华人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口一样出入无阻,他们为美国西部的矿业开发、铁路修建、农业以及轻工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1870年以后的经济萧条使美国国内的种族主义思潮得以泛滥。在非裔人口比较稀少的西部地区,华人劳工成了民众对现状不满的替罪羊。1882年《排华法》通过,普通中国人从此不得入境谋生,美国华人历史就此进入了一个极为黑暗的阶段。在《排华法》严格实施的61年里(1882—1943),种族主义甚嚣尘上,大批华人被迫迁往旧金山等大城市,在那里建立了与外界隔离的族裔社会。受到苛刻的《移民法》的种种限制,这些离乡背井的早期移民无法与在大洋彼岸的家人团聚。他们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在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均受到歧视和压迫。这种情况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有所改变。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向日宣战并与中国结盟,新的国际形势的发展迫使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对华政策,《排华法》可以说是在1943年应运而废。1943年到1965年是华人开始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阶段。这一时期虽然《排华法》从原则上讲已不复存在,美国人眼中的华人形象也有所改进,但是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并没有消失殆尽,当时的美国政府也并不打算在移民问题上让中国人分享欧洲人所享有的待遇。直到1965年美国政府才开始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摒弃种族主义的偏见。这年通过的新《移民法》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法案将世界各国——无论其大小强弱及种族差异——一律同等对待,华人在美国的历史也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入境美国的华人新移民与日俱增,其总人数几乎是每十年就翻一番。在世纪之交的人口普查中,华人人口已接近290万,成为美国最大的、极为多元化的一个亚裔群体。美国华人在学术、科技、工商、金融界都颇有建树,他们在高科技和高教领域里的卓越成就尤其引人注目。 美国学者对于华人在北美历史的系统考察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中期,各种有关华人移民的大小专著大概有几十部。大部分学者对早期移民和《排华法》实施期间华人在美国的悲惨境遇进行了详细阐述,也有一些学者对1965年以后的华人新移民有所关注,而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华人在美国的这一整段历史却几乎无人问津。本书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本书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1940—1965年间的华人社会加以探讨。在西方人的眼睛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不堪一击而又缺乏文明的国度。由于华人肤色不同于白种人,他们长期以来在美国被列入劣等种族的范围。美国《移民法》对华人尤为苛刻;政府官员在入境口岸也对来自中国的移民特别加以非难。到了20世纪40年代,虽然法律对中国移民有所放松,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却变得更为复杂。书中的主要人物,即1965年以前移民美国的华人,大多是来自中国农村的普通老百姓。这些人教育程度有限,不懂英语,但是却能够与美国政府的移民官员百般周旋,突破当时《移民法》对他们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华人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年代里能够在美国奋斗生存,并创建起一个独特、繁荣的族裔社会,体现的是他们对美国社会及法律程序的理解,靠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为反抗种族偏见、种族隔离和种族压迫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整个美国历史增添了十分精彩的一页。 由于排华时期只有少数商人和美籍公民得以携带家属入境,早期的美国华人社会以单身汉为主体,男女比例高度失调。二战后移民政策的局部松动使华人社区男女比例逐渐趋于平衡,华人社会也由此发展成一个以家庭结构为中心的族裔群体。这一转型给男女家庭成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通过对华人社区及个人在适应这种新环境的过程中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的分析,本书对正在逐步形成的整个族裔社会的一种共识进行了探讨。 与此同时,华人社会在政治上的发展也相当曲折。排华时期的环境虽然恶劣,但是由于内部的团结一致,华人社会在抵抗外来压力方面可以说是颇有成效。然而,随着中国内战局势恶化,华人内部也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形成互相对立的两大派。冷战期间的中美对峙给其中一派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向联邦调查局检举自己的移民同胞,企图利用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对中国的敌视对新中国的同情者进行打击和压制。内部分化使美国国内一度收敛的反华、排华势力重新得逞,黑暗和恐怖很快笼罩了纽约、旧金山、波斯顿等地的中国城。在这关系到族裔社会生死存亡的紧要历史关头,以报人为代表的华人知识分子呼吁各界华人与大洋彼岸的中国政治保持距离,以求去异存同。在反种族歧视和争取人权的旗帜下,全美华人又一次团结起来,为谋求整个族裔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为了便于读者认证,中文译版中的所有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华人社团和组织、报刊杂志等,除了众所周知的以外,首次出现时均以括号形式附上英文原文或简称。所有参考文献在注释中均按原有文字直接引用,以便查询。由于《排华法》对华裔移民的限制,很多早期移民都被迫冒籍使用假身份入境。有些移民入境后仍保留其中文原名,也有人另起新名,所以不少人常常有几个不同的名字。书中很大一部分原始材料来自美国移民局档案。华人留在移民档案中的英文名字虽然都是他们中文名字的音译,但是受到中国方言的影响,这类音译没有统一标准,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只能尽量参照广东地方方言。书后附有中英文专有名词术语对照,仅供参考。 本书中文版的问世得益于多位校友和学者的热情支持和协助,尤其是复旦出版社的贺圣遂社长和章永宏先生、新闻传播学院的曹晋副教授以及历史系的顾云深教授。负责翻译的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贾敏、胡铭孚、金莹、赵敏和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政治系研究生张宁对这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使我深受感动。在审校译文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尽可能对书中所引的中文资料重新进行了核对,还在某些部分作了适当的修改,但不尽如人意之处仍在所难免。书中如有疏漏错误,作者本人应负全部责任。 赵小建 写于圣塔芭芭拉2006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