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至1998年共出版十四辑,开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研究外国哲学的新学风、新传统,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经与商务印书馆商议,从第十五辑开始,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承担《外国哲学》的组稿、编辑工作。除了继续发表对外国哲学历史和经典的诠释性论文外,本刊将特别注重发表史论结合、批判性评论、中外哲学比较等方面的佳作。
涛慕思·w.博格 论罗尔斯两种正义论之间的不融贯
谢世民 罗尔斯与社会正义的场域
葛四友 权利还是资格?——评诺齐克的国家理论
吴增定 家庭、政治与教育——洛克的政治哲学浅探
里查德·韦尔克雷 崇高还是虚无:启蒙的问题
梁议众 论康德反思判断力的合法性问题
唐热风 关于概念论的知识论优势
李麒麟 休谟在其因果原则论证当中的“可设想性原则”
李 曦 帕菲特的还原主义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Jing Zhu Voluntary Action and Behavioral Control
Xiangdong Xu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Causation and
Explanation
Ralph Schumacher on the Attrihution of Colour Perceptions to
Other Persons
白彤东 自由民主需要一个形而上学基础吗?
梁 茼 返本求真,革故鼎新——小议“wahr”的中文译法兼
探讨《逻辑哲学论》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