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分类
作者 陈絅,整理 著,爱新觉罗·毓鋆,讲 口述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亮点展示

9db68107a72a52e8.jpg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尊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的百岁人生堪称传奇,他是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自幼受宫廷教育,为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师曾、陈宝琛、罗振玉、叶玉麟、郑孝胥等国学大家,私淑熊十力,终成一代大儒。1947年来台后,在台宣扬中华文化,先后创天德黉舍、奉元书院,私人讲学一甲子,主张“达德光宇宙,生命壮自然”“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受教弟子万余人,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著名的弟子有徐泓、辛意云、林义正、陈明哲、刘君祖、孙中兴、黄忠天、陈明德、蒋勋、严定暹、张辉诚、简媜、吕世浩等学界名家,以及夏含夷、班大为、魏斐德、黄宗智、孟旦、甘慕白等美国汉学家。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的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

内容简介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之世人,尤需自兵法中汲取致世智慧——古人向来重视兵法,兵家智慧不仅包含用兵机权之术,更有治国安邦大智慧。兵家特重解决现实问题,于今日之世界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毓老师特重子学,尤重兵法,治国安邦,安顿人心,需有谋略,有智慧,需自兵学中找寻。《吴起兵法》与《太公兵法》是古代兵法著作中的翘楚,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在宋代即被列入“武经七书”。听毓老师讲解兵法经典,了解古人用兵之谋略,治国之智慧,亦裨益于自己于世间行为处事之大发展。

2.《吴起太公兵法》解读人: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跨世纪蕞后一位经学宗师、中国蕞后一位皇族名儒——在秩序颠覆、个性崛起、日新月异的当代潮流变化中,利用古老的兵家智慧帮助我们应对变化,需要一位好的引路人。他是隐士,传授的却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是满族人,发扬的却是华夏奥旨;他自幼成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中年后却对清苦生涯安之若素;他曾活跃于历史政治舞台,惊天动地,去台湾后却旋即隐于民间,默默传授中国学问,前后长达六十余年。这就是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潜心治学一百年,书院讲学六十载,以一座山的精神推广民间书院教育,复兴逐渐凋零的中华人文传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窥见生命的真相。

3.毓老讲授的不是考据、训诂的国学,而是充满救世情怀、人生智慧的活泼泼的国学——毓老师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工作,他一直坚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自己的智慧。古老的中华智慧是活泼泼的,是亘古常新的。毓老师讲兵法,是要告诉我们要避免战争,停止战争,争取全人类的和平。毓老师讲课特重结合现实,析理精当,气势磅礴,振聋发聩,为拨乱反正,时而品评人物,指陈时弊;时而对弟子鸣鼓攻过,令其反躬自省。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也是人人皆可拥有的智慧,可以为自己、为家人谋一幸福的人生。

本书系根据毓老师1992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吴起兵法》《太公兵法》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历代兵家必读书目,均在“武经七书”之列。

《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名将吴起所著,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毓老师认为《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但和《孙子》纯用奇不同,《吴子》强调图国以“和”,教民以“礼”,治兵以“信”。学习《吴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论兵主要观点。

《太公兵法》,又称《太公六韬》《六韬》,相传为姜子牙所著,后人多认为是伪书,但书中所反映的的确是商周时期的军事特色,及太公用兵、阴权之术。太公其人,可谓“韬略鼻祖、兵家之祖”。但毓老师特重“同天下之利”之旨,深入讲解《文韬》《武韬》两部分内容,其余部分与《孙子兵法》相参阅。读《太公兵法》,了解太公治国之道。

人忠厚固然有毛病,但聪明太外露,容易失败,因人家对你有戒心,就得不到真朋友,没有借力。

对方一出招,就视你有无接招的智慧与能力。对方一出招,你能及时应敌,那就高他一招。学《孙子》《吴子》,在学如何出招,应好好用心思,“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社会上,也难免碰到呆子捡便宜,但是捡多了,早晚得吃亏。怎么对付敌人,是智慧。有英雄之志,必也要有英雄之智。有成天下之志,必具有成天下之智。

目录

上篇:吴起兵法

吴子本传

图国第一

料敌第二

治兵第三

论将第四

应变第五

励士第六

下篇:太公兵法

太公与《六韬》

太公本传

文韬

文师第一

盈虚第二

国务第三

大礼第四

明传第五

六守第六

守土第七

守国第八

上贤第九

举贤第十

赏罚第十一

兵道第十二

武韬

发启第一

文启第二

文伐第三

顺启第四

三疑第五

精彩书摘

图国第一

夏振翼注(下从略):《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

“机”,枢纽。“权”,权变,权衡轻重,引申为是非、好坏、善恶之标准。然每人各有其标准,欲达此一标准,必变个方法,中间所用的手段即权。权变、权衡、权术。

做任何事,皆有目的,必识“机”。机一碰,即动。权,即做事必把持枢纽,使之进行无碍。

立法容易,然依法行事难。所以什么方法皆有,但生作用者少,“制”之难在此。如立法能生作用,且使之无流弊,才称得上法制社会。应以实际事研究之。

人如能知自己智慧有所不足就好,一般人皆自以为智慧为超级品。“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不要自以为是智慧的超级品,遇事应多问、多加考察,研究左右环境的反应。采择别人的智慧,不要主观决定一事,否则小者危己身,大者危害国家民族,造孽莫过于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