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淹没的地平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国刚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淹没的地平线》以悲剧形式表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着力描述了灾难面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生死中交织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这部作品写的虽然是古代的人与事,但古居巢人,面对困难和绝境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正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当代人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作品想像力丰富,文字流畅,可读性较强,为巢湖流域特色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内容推荐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和洪水使繁荣的居巢城陷没于汪洋之下,一群侥幸逃生的居巢人登上了西山岛。在饥病交加、水涨岛沉的绝境中,不屈的人们与命运顽强地抗争着,遭遇了一连串难以 想象的磨难。就在筏上人奄奄一息之际,水天相连处隐约出现了地平线。返岛救人时,意外的惨景发生了……全书文字优美、悬念迭出、哲理深刻,让人于悲剧中获得美感与启迪。而患难中交织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又使人看到了人性的美丑与善恶……

目录

1.一见钟情

2.黄昏私奔

3.天崩地裂

4.荒岛惊魂

5.茹毛饮血

6.造船求生

7.美人惊梦

8.众生百相

9.谜团难解

10.情感波澜

11.千古绝唱

12.冤家路窄

13.抽签定命

14.肝胆欲裂

15.乱中生变

16.望眼欲穿

17.九死一生

18.金洞秘密

19.泣鬼惊神

20.扎筏探险

21.前仆后继

22.汪洋孤帆

23.心灵隐私

24.云开雾淡

25.神医仙逝

26.冰困竹筏

27.项成之死

28.山穷水尽

29.绝处逢生

30.人间温情

31.火速返岛

32.激情卧牛

试读章节

            一见钟情  

盛夏的夜晚,居巢城里破天荒地出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的热闹场景。

街巷里灯笼点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大盐商李立的女儿李翠和使唤丫头丽儿也在人群中。丽儿听见一阵锣鼓声由远而近,兴奋地说:“大小姐,来了!”脸上围着一条紫丝巾的李翠踮起脚朝巷口望去。

果然,一条舞动着的长龙过来了。那上蹿下跳的龙头左游右拐,不时探向两边的店铺里,龙头上的铃铛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时,店铺里伙计朝龙嘴里扔一包早已备好的方片糕、麻饼或麻花,长龙便摇头晃尾地向前舞去。

当长龙舞到李翠身旁的“钱记”珠宝店时,店铺里迟迟不向龙嘴扔东西。那龙头上翻下腾,在原地打着旋不走,铃铛声一阵紧似一阵,七八位舞龙的汉子累得气喘吁吁。李翠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对店里伙计说:“快递点心呀!”

伙计扭头朝生着鹰钩鼻子“覆船”嘴的老板钱鑫望去。衣着华贵的老板瞪了李翠一眼,操着公鸭嗓不阴不阳地说:“谁家小女子多嘴?多看一会儿不好吗?你怎么不买点心递呀?”

李翠松开按着丝巾的手,从绿绸衫口袋里掏出几枚五铢铜钱往龙嘴里扔去,顿时赢得了周围一片喝彩声。钱鑫感到失了面子,正欲发火,忽见眼前姑娘是位少见的美人儿,火气顿消,胖脸上堆着笑说:“哪能让大小姐出钱呢?伙计,快拿钱来。”李翠用丝巾重新掩住脸:“不必了。”她转身离开了。

当李翠松开丝巾露出脸时,人群里一位生着剑眉大眼的小伙子眼睛一亮,像遇见了久别的恋人。他正欲挤过去,长龙在锣鼓声中朝前舞去,拥挤的人流挡住了他。旱船队、秧歌队、高跷队接踵而至。晃悠的旱船内闪烁的灯笼映照着涂脂抹粉的戏子;秧歌手们摇摇摆摆地扭动着腰肢和屁股;腿上绑着长杆踩高跷的更是夸张地东倒西歪,博得众人一阵阵“好”、“好哇”的喝彩声。鼓乐手们听到喝彩声更来劲了,锣鼓敲得山响,笛子吹得悠扬。

在人涌如潮的小巷里,李翠和丽儿兴高采烈地跟着长龙走着、看着。她俩不曾想到,那位剑眉大眼小伙子正在人群中寻找她们呢。他叫项成,是居巢县令项安的二公子。

前面有两位打着灯笼的女子。项成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终于找到她俩了。他疾步上前叫道:“请教大小姐……”两女子一回头,项成才发现认错人了。他连忙道歉,继续寻觅着。可哪儿有那个姑娘的影子呢?

在十字街头,项成止住步,目送着看热闹的人们渐渐远去,怅然若失。他扼腕叹息道:“唉!又错过了一回。”街边,店铺的伙计们开始劈里叭啦地上门板了。

身后驶来一辆满载着鱼的马车,马车夫喝道:“闪开、闪开!”项成躲避不及,被马车木轮子溅出的水弄脏了衣裳,他瞪起眼骂道:“你他妈眼瞎了?”马车夫听他声音蛮凶,忙朝马甩了一鞭子:“驾!”

“项成!”有人在喊他。项成借着店铺里透出的灯笼光望去,原来是儿时好友、东门杀猪匠张小七。张小七兴冲冲地奔过来:“啊呀,二公子,这几天你到哪儿去了?”

“在城里呀。”项成低声回答。张小七敏感地听出声音不对劲,他鼓起金鱼眼盯着神情沮丧的项成说:“我以为你又回扬州念书去了呢。”

“都念了两年了,还念呀?”

“公子,你好像有心事?”项成没吱声,他转过脸,盯着不远处挂着红灯笼的南巢酒家。

张小七顺着他的视线望去,顿时兴奋起来,讨好地说:“公子,有何难事你不妨找个地方跟我说,我小七愿为公子两肋插刀。”

项成淡淡地说:“去喝一盅吧。”

“好嘞!”张小七就等着这句话,他是个嗜酒如命的人。

一进酒家,张小七就大着嗓门喝道:“陈老板!”

“来了,来了。”胖胖的陈老板应声拿着一根点燃的红蜡烛从里屋出来,满脸堆笑,“两位客官,请坐。来点什么?”他将蜡烛放在桌子上,又递上两把纸扇。

张小七一屁股坐在竹椅子上,沉重的身躯压得椅子吱吱作响,“切八两熟牛肉,上六两花生米,温两壶酒……”他看了项成一眼,习惯性地摸摸自己的高鼻子,“再来一只红烧鸡。”

“好嘞。”陈老板唱歌般地应着声,闪人里屋。 

一会儿,酒菜上来了。张小七抓起铜酒壶先给项成斟酒,又给自己酒盏满上。端盏与项成碰过后,他一饮而尽。张小七比项成大一岁,生得高大健壮。大概常吃猪脑肥肠的缘故吧,脸上总是油光水滑的。要不是左脸颊上有一条寸把长的刀疤,人还是蛮上相的。  

张小七用衣袖抹着嘴,叫道:“嗨,今晚见到公子真高兴!”

项成微笑道:“恐怕是见到酒高兴吧?”

“哪能呢?我小七能交公子为友,是天赐的福分。小时候我妈常说你我长得像呢。”张小七十来岁时,有一天溜人衙门找项成,不料给看门人抓住后挥掌要打。他急中生智,说自己是项成的表兄。看门人仔细端详后,竟连声道歉。

张小七仰脖灌下一盏酒,咂咂嘴问:“公子,你有何难处尽管吩咐。”

项成叹了口气:“实不相瞒,今天我确有难事。”

“快说呀!”张小七性子急。

“你——愿意听个故事吗?”

“又要绕弯子了。唉,你们读书人啦,肠子里净是弯弯绕……”瞥见项成微微皱起剑眉,他立马改口,“愿听愿听,公子故事个个精彩。”

项成嗔道:“难怪人家叫你‘张贫嘴’,城里卖肉的人哪个口才都比不上你。”

“过奖过奖!我说的话‘狗肉端不上正席’,你说正事吧。”

项成点点头:“好,我开门见山了。小七,我刚才看灯会时,发现了一位绝色美女。”

张小七立刻咧开大嘴笑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哎,你盯住她了吗?”

“人多天黑,一会儿她就不见了。”

见项成一脸的懊丧,张小七不以为然地说:“嗨,若想漂亮姑娘,你去趟怡春楼不就行了吗?那里满园春色、百花盛开,何必这般费力劳神?……”

项成又皱起了剑眉:“胡说,萝卜与人参岂能同价?”

张小七忙赔着笑说:“恕我胡言!”他仔细观察着公子脸上的表情,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八成你是看上她了?”

项成这才转嗔为喜:“你这就聪明了。小七,不瞒你说,我项成活到二十岁,让我心动的女子只有两个,她是第二个。”

“那第一个是谁?”张小七凑近了项成。

“第一个以后再告诉你,今天只说这第二个。帮我参谋一下,她是外地人呢,还是居巢人?”

张小七眨巴着眼睛分析道:“她可能是城里的大家闺秀,平日藏于深闺。这回要不是久旱逢雨玩起龙灯,她还不会出门。”

项成以拳击掌:“有道理!可是,怎样才能找到她呢?”他盯着张小七,目光里透着期盼,“你卖肉人熟……”

张小七会意,又咧开嘴笑了:“看来,世上没有白喝的酒哇。要我帮忙,又何必绕弯子呢?公子放心,居巢城六街九巷十八个胡同,我像手纹一样烂熟,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替你觅到!”

“找到后,我送你一贯钱。”

张小七侠义地说:“提钱就见外了。届时,请我喝酒就行。”

“好,一言为定。来,干杯。”两人响亮地碰着酒盏,一饮而尽……

                      P1-5

序言

志载: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七月二十三日戊时,居巢陷……

我不知道怎样介绍这本书?因为数十万字的内容很难用寥寥几笔来浓缩。我只能说,它是一部试图再现遥远古代那场悲惨、悲痛、悲壮故事的悲剧作品。我一直认为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具撼人心魄的力量,欣赏悲剧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求,不然就无法解释人们观看悲剧后心理上获得的满足。有人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了让人看。实际上,悲剧的审美价值还在于让人获得感悟与启迪。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由于缺乏灾难作参照系,许多现代人被欲望所困惑、烦恼和痛苦。悲剧或许能让人感悟出活着是幸福的,珍视短暂唯一的生命,勇于生存与发展应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悲剧还启迪人们应“健康、充实、快乐”地生活——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充实说的是生活应丰富多彩些,而快乐应成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我同样不知道怎样介绍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是喝巢湖水长大的。在外漂泊十五年后,返乡时萌生了一个心愿:做些像样的事,报答养育我的家乡、无愧于人生之旅。流光飞逝,无情的岁月在不经意间过去了十多年。人到中年时,我发现最有激情与活力的黄金光阴即将过去,而自己却一事无成!时代和理性都警示自己应有所作为。于是,我拿起了笔。尽管不惑之年才开始写作,我依然觉得自己比较幸运,能从事较喜欢的事业,也感受到爱好与工作一致所产生的无悔的力量。

我深信巢湖水下有一座被淹没的居巢城,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何“陷巢州(居巢)”、“水下城”的传说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在湖畔几乎家喻户晓。“想到”与“做到”一字之差,却要用艰辛来连接。文学是最寂寞的耕耘,文学作品是作者用心对过去或现在或将来的世界进行合理透视、想像与思索后衍生的产物。长篇小说创作更是件伤筋耗髓的劳动,整个过程好比推车上山,你只能不停地往上推,否则将前功尽弃。悲剧类题材对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反而激发我展开想像的翅膀,顽强地穿越时空,去表现一段尘封已久的岁月而不计成功与否。感谢神奇的想像力!它载着我在广袤的思维原野上纵横驰骋,并在脑际里清晰地展现一幕幕书中场景……我知道所谓的完美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但我力图想让读者从这部作品中得到一些审美感觉。人只能“摘够得着的苹果”。我不想回忆创作过程了,我只想说做事如挖井,这里一锹、那里一锹是挖不到水的,只有在一处挖,才有可能见水。创作末期,报载考古部门通过遥感等手段,测定巢湖水下确有一座被淹没的古城——传说与史实趋于一致、想像空间和遥远岁月相“吻合”的信息,令我感到振奋!

当我在电脑上敲完最后一个字时,时值深秋的早晨。一缕新鲜的阳光斜斜地从窗外诗意般透人,驱散了我身心的疲惫。如释重负的我推开窗户,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景象,愉悦心情油然而生:生活宛如一只旋转的万花筒,时刻折射着五彩缤纷的绚丽景象。人啊,值得为这个美好的世界而终生地忙碌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