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独立书店你好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薛原//西海固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用另一种方式去感受并记录你的旅程,从计划开始,从现在开始,从你所在的地方开始。《独立书店,你好!》是两个热爱生活和旅游的设计师(薛原和西海固)创作的创意旅行书籍。设计师将前人及自己平常观察事物与享受的方法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平凡人享受艺术家的创意生活,更深刻地领悟生活与旅游的乐趣,并尝试着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这是一本充满爱心、智慧和幽默的小书,山村的鸡鸣、傍晚的炊烟、石头老街的叫卖声、自制的花瓶、收集的标本……都成为设计师从自然中得到的启发。它更像一个旅行时携带的锦囊,随时帮助你打开想象的视野,记录旅行中的创意。

内容推荐

书店被称为反映一座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也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书店,书店的生存状态也可以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

本书《独立书店,你好!》全面描述中国各地人文书店(含人文书吧),即文人笔下的中国人文书店风景。各地的作家学者,以他们的亲身体会和多年观察,描绘和展现各地人文书店的生存状态,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当代中国的人文书店风景。

《独立书店,你好!》由薛原和西海固编著。

目录

【台北】

书店之城

【北京】

逛书店

没让人失望的三味书屋

蜜蜂书店

【成都】

关于书店的爱恨情仇

【杭州】

用青春守护书业

【合肥】

梦中的风景

【南京】

阅读先锋书店

【温州】

逝去的书店风景

【武汉】

盛景不再的书店

【太原】

一家书店的记忆

【安庆】

书店时光

【深圳】

书店·时光

一直坚守的博雅

【常州】

我心中的小书店

【广州】

你看你看,寂寞的脸

【上海】

华丽的冒险

在日本料理的包围中

【长沙】

博采广聚的书屋

【青岛】

逛书店

【南昌】

阅读·岁月·生活

【宁波】

城市之光

【兰州】

品味书店

【郑州】

三联情结

情遇“城市之光”

【西安】

爱书 爱书店

【湘潭】

书味弥漫

【济南】

书之梦

试读章节

书之梦

文/许大昕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济南已是几十年前的老梦了'所幸在余梦中,有我们旧年的光阴在心头,那是些有些柳荫的,旧衣的,发黄的书籍的……

在济南的老照片里,我们的城市睡在一弯远山与碧湖间,它的城墙雉堞分明,古人云:“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我们亲爱的一代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直至近代开埠,济南始露出它繁荣开放的峥嵘。也是骨子里的商业质地,使济南这座城市在安稳“老迈”之余,也透出“生意”的种种生机。书籍和收藏是许多老济南人最后的归属——在他们的上一代,文化品收藏和经营曾是日常的生活。虽然“文革”割裂了许多流风余韵——那些介予古代与现代间的铺子、行当、珍品,不一而足。

等到我们这些外地人来到济南时候,它已经修炼出深藏不露、不悲不喜的老城味道——这也一度“惹恼”了我。在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渴望有贯穿全城的狂热,比如一种演出、一种游行,比如一种赛事等等。但是,这里实在是太朴实甚至朴讷了,诚如老舍《吊济南》中写到的济南气息:“无所拒绝,也不甘心接受,不易见到有何主张的人,可也不易见到很讨厌的人,大家都那么和气一团,敷敷衍衍,不易捉摸,也没什么大了不起。”亚足赛,文博会、书博会、全运会……这些活动总是很快湮没在这座古城,快到,你,一个平常的市民还没赶到会场就迅速结束了。而后,就是在风里也忆不起的回忆。在济南,千佛山麓、大明湖畔,是它不易感动狂热的底座。如果您把它理解为张爱玲所比喻的人生安稳的一面也是不差的,那么,在这底座上是它暗暗流动的文化与商业错综结合的余韵。

在济南,书店就犹如生在她古老母体上的绿色枝叶,给人一丝夏日的阴凉。我不属于恋书成癖的人,但是,书与文字是伴着我的空气,也是有点无视又无所逃避的。我曾经在济南许多家书店流连过,一时,她们像极了夏日明湖里的荷花,像极了匆匆而去的古代才子的背影,像极了幼时伴读的青灯……

人文书店在济南稀缺,也许是因为盈利有限吧。但还有…家,就是三联书店。说起三联,最感触的倒不是它的书籍如何精美、广博,也不是它的装潢有多么幽静,更感触的是,它的几次搬迁。2001年时候,它在文化东路一家银行的底层。后来,再去找,已经搬到泉城路步行街了。2004年,我也开始做书,在一家出版社做图书编辑。三联是常来常往的,许多时候能够了解—下业务——竟然去书店也是去工作,算是,懊恼无奈了。三联的书很注重品位。凡是大店都有这番气魄:人有我一定有,人无我也要有。其实,这也是大店之所以为大店的可敬亦是可叹之处。当时,我和先生经常光顾这家店,他逛了许多趟,除了记得书,了无经历。我却将许多人认了个面熟,还带了同事来——当时,有多么悠闲呢,上了班看稿子,联系作者做书,下了班逛书店。再后来,不知怎地,就找不到三联了!孰不知,听人讲,三联在泉城路经营一般,正在找新址。当再次在山大路的数码港大厦看到三联的牌子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了解,在这几年图书作为商品的种种无奈和促狭,我也了解做一个书业从业人员的执著与辛苦,我更了解,这个牌子能够几经搬迁而始终不倒,有它多么坚持的店主和读者…一而,这几年,我的家何尝不也是搬了许多趟——在城市里,像我这样的异乡人,何止一个,一家…一后来,听说又搬到了济南县西巷泉乐坊北段。有人点评道:“对三联书店来说,多年来这么飘来飘去,像一颗种子在寻找合适的土壤。”我们适逢“纸媒”与“电媒”交接的阵痛年代,一晃近十年了,敬爱的三联,它的坚持,等于留住了我们的读书岁月。 去三联之余,我经常去附近的英雄山文化市场。这个市场有古玩店、字画店、书店,虽然逛在里边有点遗老遗少的没有出息感,看到我又爱又恨的城市,在这堆旧货摊子里裸露出它往昔的风神。到那里,我每每去里边的致远书店。致远在济南有许多分店,甚至一些连锁店开到了南郊宾馆等会所的大厅。比之三联,致远相对稳定。那时,我入行已经三四年了,我去致远,许多时候是看看自己的书上架了吗,卖了吗?我像一个唠叨琐碎的“书妈妈”,到了书店,看看放放,跟店主聊聊,再买些书…一可怜这家致远只有总共十几平方,我却在里边站一个小时,可见书香迷人了。门外,是传统的厦廊,下台阶,是“古玩”大街。致远的经营,明显少了许多写意。所幸,它已做出品牌,许多出版社发来的书,也对读者和书店口味。致远,我记起来,我一回回支持着他们的陆面店——一回回地扛回被出版商重刷的老书。(出版业与文化界的悲哀也)

济南许多小店,如外文书店、中山医学书店、新泉源建筑书店、学林书店、科技书店、少年儿童书店、古旧书店、教育书店、工具书店、高等教育书店、音乐书店、音像书店、山大小树林书店等等,有私营亦有公营,它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后,有的顽强地屹立着,有的就消失了……济南的书店数量之多,专业划分之细,更换之频繁,令人感叹,毕竟曾是商埠繁华之地,济南做文化亦能做出纯商业的无所畏惧、无所限制来。

在济南,许多书香弥漫之处又是时尚文化的一种追求和适应。实际上,古代人总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而当今,如来新夏《散论读书》中提到的:“我觉得这副对联下一联应该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我认为人们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去这样‘苦读’,而应该随意性大些,快乐地去读自己想读的书。”虽然,许多读书的方家是不太主张环境的优雅安静与否的,但是,在这样喧嚣的年代,有一个安静的读书地方亦是快事一桩。在济南,曾有一处“闲情瓦当”的书吧,创办人是《品读济南》的作者李耀曦先生。也是2002年开始吧,实际上,我在这里也是撷一点旧时读书的安谧气息。闲情瓦当书吧地处济南闹市区朝山街。触目尽是帘影花香,檀香’桌椅从安静处来,在安静中,流过青春时候的读书与思考。木版年画间隔着的小室有灯光、有音乐、有书香……李先生在书吧里举办过“中国古代秦汉瓦当艺术展”“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展”“济南老照片展”,以及中秋节“浪漫烛光晚会”“英语角”等一系列高雅的文化活动。还请余光中来颂过诗,会过友…一“点亮泉城后花园之灯”是此店的文化理想和经营导向,却也是在这儿,近十年后,我提笔写到的时候再也寻不到了踪影。它润泽过的书人雅客,它经历过的聚散分合,它的消失,总是令人无限追忆而且张惘。

想想有关书的梦做了_一场又一场,在济南,这个懒洋洋的古城,有关书店,却也是消消停停的江南雨歇,急轰轰的锣鼓声起,不能回忆的有许多旧时代的忧伤……

P237-239

序言

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但也是多少读书人不能承受之重的梦。

在网络时代,开一家实体书店的梦,变得更加遥远,变得更加虚幻。甚至于变得更加不脚踏实际。越来越多的人,弃实体书店而去,在实体书店里翻书,在网络上下单网购,成了越来越多读书人的不二选择。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其实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网络在改变着一切。

还有多少人仍在坚守着开一家书店的梦呢?

在我们各自不同的城市里,都有相同名称的新华书店,这亦是当代中国的特色。关于新华书店,尚有许多谈不完的话题,我们在这里所要说的,是相对于“新华书店”这样的“国营”集团公司而存在的“独立书店”。

何谓“独立书店”,顾名思义,就是书店本身的独立性,是不依附于“单位”而自生自灭的个体或几个人合伙的人文实体书店。

其实,散布在城市角落里的每一家独立书店,都有一个长长的故事;每一家书店,都有着自己的生与死。在每家书店的背后,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书的梦想和坚守。有多少爱书人成就了多少关于独立书店的梦想和传说。

有句玩笑话,若你想让你的朋友破产,让他开书店吧。虽然是玩笑,但也道出了开一家独立书店的艰难。

独立书店其实是一座城市的呈现文化生态的窗口,难以想象,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里,会没有人文书店或说独立书店的影子。同样难以想象,书店会成为城市的象征。但有一点无须质疑,一座文明程度高的城市,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独立书店。

当下,这样的独立书店的生存是如何的呢?

大多数的独立书店,是在惨淡经营。还有一些,以“书吧”的形式在变通着,在努力适应网络时代的显示。

今年入冬后我所在城市最冷的一天,中午本来不想走出所供职的大楼的,但一个上午坐下来,还是出去走走换换空气。于是,又来到了老街上的那家小书店兼“幸福杂货铺”。店员热情说:今天好冷。是啊。好冷。店里没有几个人,进来的也是匆匆的又出去。店员说:今年你在我们这里买的书不多啊。我说:是啊,今年在你们这里买的不多。“为啥呢?”店员问。我答:今年出去多,在外地买了好多,有些书在外地买了。店员说:今年不好,现在好多人都是来店里看书,然后回去从网上买。我说:是啊,现在从网上买书的人多。不过我还是坚持在书店里买,除非是买那些大部头的书,还有书店里没有的书。店员说:东部的店里今年也不好,到书店里买书的人越来越少。“有个常来的女的,因为熟了,我问她,怎么现在不常买书了,她答:真不好意思,从网上买又方便又便宜。她说不好意思是因为她还喜欢来店里看看,看到喜欢的书好回去买。”这是实情,对于买书人来说,书店的八五折和网上的七五折相比,网上是送书到楼下,肯定要选择网络的。

与店员闲聊着,小书店的确不好做了,是需要别的来补充了。譬如“书吧”,说到一家人气尚可的书吧,店员说:“哪里是卖书啊,纯粹是卖咖啡。若算起来,卖书还赔钱呢,幸亏有咖啡在支撑着……”

“现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一些老顾客,还来买书。你看,像你这样的,今年来买的都少了。”店员说的是事实,前些日子,在这里看好一本书,本来想买的,但看看定价实在高,还是迟疑着放下,回去后让同事从网上给我订了一本,从网上买只有六五折,便宜了两折。其实我买书还是不太看价钱的,但遇到这样定价高的,还是觉得贵了。

看到那几本我“经手”催生的书仍拥挤在书架上,问:这些书卖的如何?店员说:一般吧,卖掉了几本。不过这一类书,现在也是人家看好就从网上订了。“现在我都不让他们打开外封膜了,他们打开看看也不买,都是看了内容回去从网上订……”店员的话里有着情绪。

上面这段文字,是我写在去年12月我的博客里的一段记录。其实也是描绘了我所生活的城市里当下独立书店的一种生态现实。当然,并非所有的独立书店都在惨淡中挣扎。有艰难,也更有发展。有倒闭,也更有新开张。譬如开在北京宋庄大街上的蜜蜂书店,就是在独立书店一片萧索的秋天向爱书的人敞开了自己的大门。

独立书店,破碎着爱书人的梦。

也在成就着爱书人的梦。

作为喜爱纸本书的读者,期待着永远的独立书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