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说历朝八十帝(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乔继堂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是能引起百姓的诸多关注,古代帝王更因其时代的遥远,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吸引读者的探奇兴趣。本书从封建社会第一王秦始皇开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濮仪为止,基本囊括了我国自封建社会开始的历代帝王传记。每个帝王独立成传,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

内容推荐

本书以通俗精练的文字,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帝王历史和灿烂的帝王文化,对于广大群众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陶冶审美情趣都有很大的益处。

本书集趣味性、知识性、大众性、权威性于一体,既有传播中华历史知识的作用,又有引导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

目录

始皇赢政 1

高祖刘邦 15

文帝刘恒 26

景帝刘启 34

武帝刘彻 39

宣帝刘询 51

成帝刘骜 56

光武帝刘秀 61

明帝刘庄 72

三 国

魏文帝曹丕 77

蜀昭烈帝刘备 85

蜀后主刘禅 96

吴大帝孙权 101

晋·十六国

晋武帝司马炎 114

后赵高祖石勒 120

前秦宣昭帝苻坚 125

南北朝

宋武帝刘裕 135

齐高帝萧道成 143

梁武帝萧衍 150

陈后主陈叔宝 159

北魏孝文帝元宏 166

文帝杨坚 172

炀帝杨广 182

高祖李渊 193

太宗李世民 202

高宗李治 211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 216

中宗李显 225

玄宗李隆基 231

代宗李豫 242

宪宗李纯 248

武宗李炎 255

宣宗李忱 259

五 代

后梁太祖朱温 264

后唐庄宗李存勖 268

后唐明宗李嗣源 273

后晋高祖石敬瑭 277

后周世宗柴荣 281

南唐后主李煜 286

后蜀后主孟昶 291

太祖赵匡胤 296

太宗赵光义 308

仁宗赵祯 317

神宗赵顼 325

徽宗赵佶 331

钦宗赵桓 342

高宗赵构 348

宁宗赵扩 357

理宗赵昀 364

辽·金·西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371

辽圣宗耶律隆绪 378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383

金哀宗完颜守绪 390

西夏景宗李元昊 398

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406

太宗窝阔台 417

世祖忽必烈 423

英宗硕德八剌 431

惠宗妥欢贴睦尔 436

太祖朱元璋 442

成祖朱棣 456

宣宗朱瞻基 465

英宗朱祁镇 472

孝宗朱佑樘 481

世宗朱厚熄 487

神宗朱翊钧 497

熹宗朱由校 511

思宗朱由检 522

太祖努尔哈赤 533

太宗皇太极 548

世祖福临(顺治) 561

圣祖玄烨(康熙) 570

世宗胤稹(雍正) 586

高宗弘历(乾隆) 597

仁宗颐琰(嘉庆) 609

宣宗曼宁(道光) 617

文宗奕詝(咸丰) 630

穆宗载淳(道光) 638

德宗载湉(光绪) 644

逊帝溥仪(宣统) 658

试读章节

如果说顺治对天主教的兴趣主要是缘于对其“玛法”汤若望的尊宠的话,那么,顺治对佛事的崇尚,的确是心向往之。

清初,临济宗著名禅僧玉林琇年仅23岁就做了湖州报恩寺主持,这在禅门实属罕见,遂为佛子们看重。顺治耳闻玉林琇的大名后,便诏请他人京说法。不料,玉林琇竟然摆起清高的架子来,接到诏书后,他先是卧床不起,后来又以先母未葬为借口婉言谢绝。直到第二年,在几经催请下,他好不容易启程赴京,谁知走到天津又称病不行。直到顺治应允他问道完毕立即送归,玉林琇才终于到了北京,得到顺治十分优渥的礼遇。顺治将他以禅门师长相待,请他为自己取法名为“行痴”,自称弟子,还时常亲临玉林琇的馆舍请教佛道。玉林瑷也极力以佛教影响顺治,经常讲得皇帝喜悦异常,并因此授给他黄衣、紫缰、银印、金印等,还先后赐予他“大觉禅师”和“大觉普济禅师”的称号。玉林琇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威望,并借助皇权扩大自己宗派的势力,而顺治则从佛教中找到了某种慰藉自己心灵的意念。尽管目的不同,却殊途同归,皇帝和禅僧被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

顺治刚满14岁时,皇太后根据当时摄政王多尔衮之意,选定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顺治八年(1651)八月十三日举行了隆重的大婚礼,奉迎皇后入宫。这一天,京城内外一派万民同庆的景象。宫内各处御路用红毡铺地,各宫门双喜大字高悬。但是,隆重热闹非凡的婚礼,并没有给皇帝带来美满的婚姻。皇后天生丽质,乖巧聪慧,但是婚后不久,就与皇帝产生了裂痕。顺治认为她处心不端,非常刻毒,妒忌之心很重,见到容貌稍微出众的人就十分憎恶,必欲置之于死地。对皇帝的一举一动,她无不猜防,以致皇帝不得不别居他处,不与之相见。皇帝一向爱慕简朴,她却癖好奢侈,所穿服装皆以珠玉绮绣缀饰,不知珍惜,进膳时有一件器具不是金制的,便十分不高兴。对她的所作P568所为,皇帝忍无可忍,忧郁成疾。皇太后得知其中缘由之后就让他酌情裁夺,皇帝由此决定废黜皇后。但是,废后一事并非一帆风顺。顺治虽居一国之尊,但受礼法约束,也不能轻易行废立皇后之举。当废后的打算为大臣们所知后,大学士冯铨、陈名夏等人先后上奏,请皇帝深思熟虑,慎重行事。他们认为皇后正位以来没有什么明显过失,这样轻易废黜,不能服皇后之心,也不能服天下后世之心。假若皇后确实不合皇帝心意,可仿效旧制选立东西二宫。但顺治决心已下,难以更改,经过一番周折后,最终还是废了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顺治一生共有后妃19人,但他最宠爱的是董鄂氏。据说,董鄂氏原本是顺治的异母兄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妻,却受到顺治狂热的爱恋。博穆博果尔为此对董鄂氏大加申斥。顺治闻知此事后,竟打了弟弟一个耳光。不久,博穆博果尔怨愤而死,年仅16岁。等董鄂氏27天丧期服满,顺治便册立她为贤妃,时为顺治十三年,皇帝19岁,董鄂氏18岁。一个月后又被晋为皇贵妃,颁诏天下。清朝册封妃嫔原来并不颁诏天下,顺治的破例之举足以证明他对董鄂氏的宠爱。皇贵妃之父也极受宠遇,连升三级,并得到大量的赏赐,死后被追封为侯。

董鄂氏曾为顺治生了个儿子,即皇四子,子因母贵,据说皇帝曾准备将他立为皇太子。但不幸的是,他生下三个月后还未命名就夭亡了。事过不久,皇贵妃也因忧伤过度玉殒香消,时值顺治十七年(1660),她仅仅陪伴了顺治四年就匆匆离去了。董鄂氏之死使顺治陷人了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皇贵妃死后,皇帝用蓝笔批本达四个多月,而清朝定制,皇帝及太后之丧,蓝笔批本也仅以27天为限。顺治既然不能与他心爱的贵妃共享永年,只好以这些殊遇来表达和寄托自己对她的无限爱恋和怀念。他亲自为董鄂妃书制的《董妃行状》洋洋洒洒数千言,追念两人朝夕相处的恩恩爱爱。为了抚慰顺治,太后同意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即孝献皇后。

尽管顺治以种种特殊待遇对待死去的宠妃,却没有使他哀痛至极的心情得到慰藉。此后,他的情绪日益消沉,本来就很孱弱的身体,越发显得力不能支了。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顺治亲往悯忠寺观看亲信太监吴良辅的削发出家仪式,回宫后便卧床不起,染上了可怕的天花。立嗣顿时成了当务之急。孝庄文皇太后一向对皇三子玄烨刻意培养,寄予厚望,坚持立他为皇太子。顺治派人征询汤若望的意见,他的意见与太后相同,本想立次子福全的顺治只好同意了这个意见。自知死期将近,顺治召诸王贝勒和众臣前来宣布遗诏,在遗诏中他宣布由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由异姓功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P569

遗诏念罢,顺治也一命归天,年仅24岁。他在位18年,亲政11年。颇具个性的顺治被谥为“章皇帝”,庙号“世祖”。P57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