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乱世空自哀。无奈之下,唯有那远在西南的杜甫草堂尚且能稍稍慰藉他这颗烦乱不堪的心。那段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岁月,是杜甫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亲身经历了国家由极盛转衰亡,由平和转战争的突变,他的人生沉浮也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然而在他的心中,始终未灭的信念一直在风中屹立着——将国家的荣辱置于个人之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在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唐诗是一曲风流(杜甫诗传)》由端木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诗是一曲风流(杜甫诗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端木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身处乱世空自哀。无奈之下,唯有那远在西南的杜甫草堂尚且能稍稍慰藉他这颗烦乱不堪的心。那段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岁月,是杜甫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亲身经历了国家由极盛转衰亡,由平和转战争的突变,他的人生沉浮也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然而在他的心中,始终未灭的信念一直在风中屹立着——将国家的荣辱置于个人之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在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唐诗是一曲风流(杜甫诗传)》由端木编著。 内容推荐 杜甫是真正生活在人间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人间的烟火味,其中有对妻子儿女的思念,有对兄弟的怀念,也有对朋友的怀念。而杜甫的愁是实在的愁,杜甫的忧是具体的忧,从曾经“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到后来“三吏”、“三别”的悲悯戚怆,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洒脱旷达至终了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杜甫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奋斗的汗水和辛酸的泪水。在这些或喜或泣的文字里,或许我们能够戚受到一个真实的杜甫,发现“诗圣”光环掩盖下的一个不遇才子的悲欣交集。《唐诗是一曲风流(杜甫诗传)》由端木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梦中少年热血成 第一节 京兆杜子,少年志于尧舜上 第二节 少年优游,吴越大地长啸哗 第三节 登楼极目,兖州城上临古意 第四节 齐鲁青未了,一腔热血化《望岳》 第二章 峥嵘岁月青年行 第一节 李杜结谊,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二节 落第败北,残杯冷炙潜悲辛 第三节 隆冬天宝,《三大礼赋》惊唐皇 第四节 仕途失意,困居十载难得志 第三章 以诗抒心难画殇 第一节 暗讽时政,兵车丽人隐伏危 第二节 初为素官,河西小官空折腰 第三节 家破国衰,省家哭断儿肚肠 第四节 天上人间,朱门酒肉冻死骨 第四章 凌乱时光再回首 第一节 颠沛流离,安史乱世扰人安 第二节 月夜遥想,云鬟玉臂倚虚幌 第三节 爱国华章,忧国忧民意难平 第四节 世态炎凉,宦海沉浮遣排忧 第五章 生命沉浮悲寂寥 第一节 兵戈未息,少陵野叟别长安 第二节 避难羌村,世乱飘荡何时了 第三节 烽火春望,一纸家书伤国事 第四节 沉郁顿挫,三吏三别悲生事 第六章 一片冰心辗西南 第一节 辗转入蜀,杜甫草堂亮高节 第二节 寄人篱下,厚禄故人书断绝 第三节 幽居怀国,大庇寒士俱欢颜 第四节 世事突变,漂泊西南天地间 第七章 半生沧桑半生秋 第一节 戈乱终平,快歌漫卷喜欲狂 第二节 严武突逝,别蜀漫游归农家 第三节 友弟分散,死别吞声常恻恻 第四节 登高悲秋,艰难苦恨繁霜鬓 第八章 曲终散尽诗未老 第一节 舟寄余生,干戈寥落四周星 第二节 波澜时局,一曲哀怨岁晏行 第三节 临终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 第四节 江舟长逝,语不惊人死不休 后记 试读章节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217年)正月,春天的气息正悄悄地走在路上,泉水清冽,游鱼招摇,明媚的阳光缓缓地伴随着伊洛河的河水流淌。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这个距离洛阳140余里小山村中,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静默的时空,这个崭新的生命朦胧着惺忪睡眼贪婪地捕捉着世间的一切光景。杜家门前车水马龙,只是谁都不曾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新生儿,将要用生命之笔写出怎样的宏伟诗篇。 他就是杜甫,将成为照耀诗坛万古璀璨的巨星。 《论语·学而》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细细追溯,杜氏家族,历代大都当官为宦,“远自周室,迄于圣代,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 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玄孙,这位出身京兆杜陵的名将曾经战功赫赫,用兵足智多谋,以一腔爱国热情在战场上英勇报国。“在官则观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春秋左氏传集解·自序》),在杜甫心中飘扬的那关于杜氏远祖的神话恍如一面永树不倒的旗帜,在他后半生飘游世间之时,成为激励他前行进步的巨大动力。 杜预少子杜耽官至晋凉州(甘肃武威)刺史,而其孙杜逊迁居襄阳,官拜魏兴(陕西安康西北)太守。杜逊便是襄阳杜氏的始祖,而逊子乾光的玄孙杜叔毗之子鱼石曾获嘉(在河南省)县令。鱼石之子依艺因获巩县令而迁居河南巩县,经历周转,于是京兆杜陵世家终于在黄河河畔的巩县定居下来。追忆远祖京兆杜陵人,大多“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在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的熏陶之下,杜甫平生致力于营谋官职的鸿鹄之志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经历过祖父、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万丈雄威,直至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的父亲杜闲之时,风光凋零,杜家之势已然不如往日眩目,近世官职虽不如远祖,但门庭若市的繁荣之景依然隐约可见。在杜甫年少之时,相对富裕的家境为其成长、读书和漫游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杜甫的一生正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转衰的骤变之期,在杜甫降生的这一年,恰好是唐玄宗李隆基登上天子宝座的一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的历史大幕相继拉开,一派繁荣盛况正在酝酿: “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千三十五万端。”《新唐书·食货志》 “海宴天空,万方来同。”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宏大盛唐气象,赋予了杜甫非同一般的视野和抱负。杜甫降生之时,虽然另一位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李白尚为幼童,而在他之后的一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白居易尚未出世,然而,初唐时期的诗歌技巧初探,陈子昂、张九龄,以及王、杨、卢、骆等“四杰”为扫荡齐梁柔弱绮靡之音所作出的努力,为诗歌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先驱性的尝试,也隐隐地为杜甫时代的诗歌繁盛的到来做好了铺垫。P3-5 序言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袅袅而立着一座闻明千古的草堂古迹。“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这座看似普通的宅院,因为主人“杜甫”的名号而散发出熠熠光彩。在杜甫漂泊辗转的数年间,杜甫草堂以其静穆的姿态矗立在遥远的西南,仿佛隔绝了戈乱的扰攘劳顿,过滤了中原的哀鸿遍野,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提供了一处静谧的心灵栖息所。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杜甫已经被人们诉说了上千年,他的诗歌,他的人生,都是无可复制的传奇。 在捍卫儒家信条的书香门第里长大,从童年起杜甫就展示出超人的才华,而这样的早慧似乎也隐隐地奠定了他日后必将饱受挫折和磨难。 青年时,他曾经立于泰山之巅,气势磅礴地高歌一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一年,在漫漫漂泊之路中,杜甫遇到了知音李白,“诗意的栖息”恐怕也无非如此,当“诗圣”遇到了“诗仙”,他们痛饮狂歌,欣喜若狂,只叹生命匆匆,再美的情缘也将擦肩而过。 中年时,风云突变,他的目光转向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实,伴随着社会中黑暗的裂痕愈来愈大,心系国家的杜甫不禁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叹。 身处乱世空自哀。无奈之下,唯有那远在西南的杜甫草堂尚且能稍稍慰藉他这颗烦乱不堪的心。那段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岁月,是杜甫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亲身经历了国家由极盛转衰亡,由平和转战争的突变,他的人生沉浮也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然而在他的心中,始终未灭的信念一直在风中屹立着——将国家的荣辱置于个人之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在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位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诗界才子,为后世树立了一面高风亮节的人格标旗。 幸运的是,作为诗人的杜甫终生远离权力中心的漩涡,这使得他有足够的自由去审视平民眼中的世界,有机会去放眼田园的风光,如此沉郁感人的诗篇才得以流传于世。 “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之音犹在耳畔回响,“富贵于我如浮云”高歌的余音袅袅,杜甫的每一首诗歌,似乎都在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动人的往事,而每一个故事不仅渗透着杜甫个人的生命体验,更掺杂着历史的心酸,伴随着国家的荣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经历了行舟飘荡的艰难曲折之后,他伟大的灵魂最终在充满了灵气却有点悲凉的水流之上走向了天堂。 从故纸堆里翻找楷模,杜甫之名熠熠生辉。想来鲁迅先生曾经夸赞杜甫的“民族脊梁”一语,终于在此处找到了注脚和方向。 后记 最初的时候,是被杜甫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感动得涕泪横流……这般张扬气魄岂非一般的豪勇之±能比! 读子美诗者甚多,知子美人者甚少,究竟是怎样的一番经历,成就了一代“诗圣”杜甫的别样人生? 斯人已去,其香犹存。 心有琴弦,纵然客走茶凉,仍有款款小曲余音轻袅袅,仍有满树桂花知音酿酒香。 于是,这个6月,我带着一份憧憬,一份疑问,一份谦恭,走进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唐朝清清瘦瘦的阳光似乎也悄悄映在此时的草堂上,重新抚触杜甫曾经走过的路,我决定用这些的文字来解读他人生的冰山一角。 文终字罄,手边茶已凉。我忍不住再次陷入深深地沉思……杜甫带给我的感动,久久无法平静。 上帝将一颗飘荡的心引领到曲折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开始了他的沧桑岁月。在求仕的路上,阴雨密布的朝廷原本便是摇摇欲坠,又怎能容得下意图为国为民、不与世俗论的杜甫?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让杜甫一生的梦都惨遭蹂躏,他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楚呐喊,发自于内心深处,撼动着大唐的江山。 “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三吏”、“三别”在他的笔下越发彰显着批判现实主义的魅力风采。当“杜甫”二字成为中学教科书上的常客,当一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划破天际苍穹,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豪情成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孤独的杜甫用文字震撼了全世界,心中的那份赞叹难以自抑! 一首首质地坚硬的诗歌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目之所及满是兵戈争锋,哀鸿遍野,他的心灵开始随着战争的节奏共振,借着篇篇诗作再现世界原貌,抒发喜怒哀乐,彰显着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这正是杜甫诗歌的成就所在,超越国界和地域,散发出永久的人性魅力。 最后一个字结束,恍然觉得内心无比充实。杜甫一生的生活是贫困的,然而他的生命确是无比地充盈。让我们伸出手掌,用心灵做通道,触摸一个真实的杜甫形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