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是唐代晚期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多为咏物、咏史、感怀、政治讽刺和艳情诗,深情绵邈,富丽精工,形成独具一格的“义山体”,予后代诗人以很大的影响。本书精选了杜甫最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名篇以及一些别家未选的佳作,注释简洁,但力求稳妥可据,解读参取各家,运以己意,让你从字里行间了解他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商隐诗/唐诗名家诵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唐)李商隐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是唐代晚期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多为咏物、咏史、感怀、政治讽刺和艳情诗,深情绵邈,富丽精工,形成独具一格的“义山体”,予后代诗人以很大的影响。本书精选了杜甫最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名篇以及一些别家未选的佳作,注释简洁,但力求稳妥可据,解读参取各家,运以己意,让你从字里行间了解他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内容推荐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诗坛大家。作为晚唐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李商隐继承屈原、阮籍以至李白、杜甫批判现实、关切民生、以诗歌艺术为生命的传统,倾注毕生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其诗今存600首。这些作品按题材内容和创作角度可大致分为两类。一为时事政治抒情诗,这类诗视线较外向,多涉及社会现实或历史现象,有较多客观反映成份;一为个人生活抒情诗,这类诗笔触较内向,侧重舒泄心灵世界的波澜与感应,主观成份较重。 目录 前言 初食笋呈座中 夕阳楼 柳枝五首有序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漫成三首 安定城楼 自贶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荆门西下 桂林 骄儿诗 九日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房中曲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夜冷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其二)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二月二日 写意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夜雨寄北 梓州罢吟寄同舍 有感(中路因循我所长) 有感(非关宋玉有微辞) 锦瑟 无题(八岁偷照镜) 燕台诗四首(春、夏、秋、冬) 圣女祠(松篁台殿蕙香帷) 重过圣女祠 辛未七夕 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帷深下莫愁堂)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四首(选三: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风细雨来、何处哀筝随急管) 无题二首(选一:昨夜星辰昨夜风) 霜月 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 碧城三首 嫦娥 银河吹笙 日射 为有 宫辞 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东南日出照高楼) 代应二首(选一:沟水分流西复东) 离思(气尽《前溪舞》) 席上作(淡云轻雨拂高唐) 一片(一片非烟隔九枝) 月夕 袜 闻歌 水天闲话旧事 深宫 槿花 又效江南曲 随师东 重有感 曲江 寿安公主出降 马嵬二首 淮阳路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灞岸 赠刘司户蒉 韩碑 李卫公 漫成五章 哭刘蒉(上帝深宫闭九阍) 龙池 骊山有感 华清宫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 宋玉 楚宫(湘波如泪色谬谬) 过楚宫 楚吟 题汉高祖庙 四皓庙 贾生 茂陵 吴宫 武侯庙古柏 筹笔驿 读任彦升碑 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 陈后宫(茂苑城如画) 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 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 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 北齐二首(一笑相倾国便亡、巧笑知堪敌万机)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 蝉 流莺 落花 野菊 忆梅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暂凭樽酒送无憀、含烟惹雾每依依) 微雨 细雨 泪 蝶(初来小苑中) 蜂 漏庭鱼 乱石 月 对雪二首 临发崇让宅紫薇 题小松 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 寄令狐郎中 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 端居 杜司勋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天涯 风雨 夜饮 晚晴 寓目 偶题二首 访人不遇留别馆 当句有对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宿晋昌亭闻惊禽 昨夜 夜半 送崔珏往西川 花下醉 滞雨 乐游原 试读章节 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1,於陵论价重如金2。 皇都陆海应无数3,忍剪凌云一寸心4? 【注释】 1箨(tu6拓):竹笋的皮,即笋壳。苞:指笋壳包裹着的嫩笋。 2於(wu乌)陵:汉代县名,唐时为淄州长山县,治所在今山东邹平东南。此地属北方,竹林稀少,春天的嫩笋是稀罕珍贵之物,故云“论价重如金”。 3皇都:指唐首都长安。陆海:《汉书·地理志》:“(秦地)有郡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意谓长安鄠杜一带竹木丰盛、物产富庶,历来被认为是陆上膏腴之地,如大海之无所不出,故有“陆海”之称。 4忍剪:问语口吻,“怎忍剪”的省略。剪,斩伐之意,《诗经·召南·甘棠》云“勿剪匆伐”。凌云一寸心:竹笋幼时短小径寸,长大后却能参天摩云,暗喻年轻人虽无名而位卑,但拥有无限潜力,只要给予一定条件,必将前途无量。 【解读】 此诗是李商隐的少作,创作的具体时间地点不详。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应是在一次筵席上,菜肴中有嫩笋,引起年轻诗人的感慨而作。吃笋本很平常,但诗人却想到竹笋在林中生长,品质佳美,朝气蓬勃,本来可望长成凌云巨材,现在被高价买来吃掉,实在不幸得很。竹笋在这里含作者自喻之意,并可扩及一切有志青年。敏感的诗人由笋的被食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向“座中”的诸位发出呼吁:都城如此富庶,可吃的东西多多,为什么非要忍心去吃嫩笋,断送它们的美好前途呢——这当然是借题发挥,是借食事而喻人事,用委婉的口吻提请手中有权的人,不要冷漠而残忍地对待有抱负有前途的青年。这首即席吟成的诗,藉景抒怀,有感而发,措辞虽尚欠老辣深曲,但已初步体现了义山诗词婉义丰、伤感多于欢愉的特色。 P1-2 序言 一 李商隐生平及著作简介 李商隐(约811-约859),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唐怀州河内县(其地含今河南沁阳和博爱)人,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后遂占籍。 他在诗中自称“我系本王孙”(《哭遂州萧侍郎》),而高、曾祖以来无显宦,实已是“宗绪衰微,簪缨殆歇……泽底名家,翻同单系;山东旧族,不及寒门”(《祭处士房叔父文》)。其父李嗣曾为获嘉令,后辗转于浙东、浙西观察使幕府,商隐随之漂泊,并接受启蒙教育,“五岁读经书,七年弄笔砚。”(《上崔华州书》)十岁时,父死,乃侍母北归,所谓“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生人穷困,闻见所无”,以致只能“佣书贩春”为生。(《祭裴氏姊文》)后数年间,与弟羲叟在堂叔李某处读书学文,十六岁即“能作《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约在此时或稍后,曾“学仙玉阳”,与女冠交游。 大和三年(829),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因赏其才,召其入幕,令与其子令狐绹、绪等游,并向其传授骈体章奏作法。楚调太原,商隐亦随往。在此期间,曾数次应举,均落第。开成二年(837),由令狐绚力荐,登进士第。该年冬,令狐楚死。次年春,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为妻。当时,官僚集团牛(僧孺)李(德裕)两党争斗方酣,令狐属牛党,王茂元被视为李党,商隐的行为本非出于党派意识,但在令狐绚看来,却是“忘家恩”、“放利偷合”(《新唐书·李商隐传》),遂渐渐疏远和排斥他。此年,商隐应博学宏词试,初已录取,复审时被“中书长者”黜落。开成四年(839),再试书判拔萃科,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不久即被调补弘农尉,在县尉任上又因“活狱”触忤上司,受到申斥。幸后任观察使姚合挽留,迁延一年多,终于辞职去长安,求调他任。会昌二年(842),商隐又一次应书判拔萃科考试合格,被任为秘书省正字。仅半年,因其母去世,按例去职守制,三年服满后复职。 会昌六年(846)三月,唐武宗卒,进入宣宗执政的大中(847-859)时期。大中之政,往往与会昌相反,而与商隐命运最为密切的是牛李两党地位的彻底互换。会昌年间在平藩、灭佛以及外交方面卓建功勋的宰相李德裕被贬死崖州,李党的郑亚、李回等亦纷遭窜逐,而牛党的白敏中、令狐绚等则先后人相。商隐此时不再向牛党靠拢,却跟着被贬为桂管观察使的郑亚去了桂林,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他同情李党的政治态度。此后,随着郑亚的再贬,商隐离开桂幕,除短期在京兆府任职外,先后在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徐州)、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今四川三台)府中从事。其间偶回长安,获国子博士之职,时间很短。大中九年(855)府罢归长安,次年由柳仲郢荐为盐铁推事,曾游江东。 大中十二年冬,因病返郑州,不久,卒。 李商隐胸怀“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兴——的志向,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他一生遭际坎坷,备受压抑,以依人作幕、代草文书为业。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曾自编为《樊南甲、乙》二集,今尚存三百多篇。亦有少量短赋与散文作品留存,如《虱、蝎、虎、恶马》诸赋及《李贺小传》、《上崔华州书》、《别令狐拾遗书》、《与陶进士书》、《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等。几篇咏物短赋,实寓讽刺官场和社会丑恶现象之意。而其文则有“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上崔华州书》),“孔子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百千万年,圣贤相随于涂中耳”(《元结文集后序》),“是非系于褒贬,不系于赏罚;礼乐系于有道,不系于有司”(《与陶进士书》)等语,充分表现了他愤世嫉俗的情绪和某些反传统意识。 二 李商隐诗歌的成就和影响 作为晚唐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李商隐继承屈原、阮籍以至李白、杜甫批判现实、关切民生、以诗歌艺术为生命的传统,倾注毕生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其诗今存600首。 这些作品按题材内容和创作角度可大致分为两类。一为时事政治抒情诗,这类诗视线较外向,多涉及社会现实或历史现象,有较多客观反映成份;一为个人生活抒情诗,这类诗笔触较内向,侧重舒泄心灵世界的波澜与感应,主观成份较重。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二类诗歌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互渗互证关系,归根到底,它们都是诗人对客观信息的反应,是外部世界在诗人心灵上的投射。而在艺术上,则除上述诸家外,还广泛地吸收、熔铸南朝乐府、齐梁歌诗以及韩愈、李贺等人的诗歌创作经验,形成了他独特的“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和朦胧多义、哀感顽艳的风格。商隐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突出,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 李商隐的时事政治抒情诗多与唐文宗大和初至宣宗大中末(827-859)的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现象有关。如少作《随师东》,即有感于朝廷讨伐叛镇久而无功,充分暴露出军政窳败而作。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发生,宦官滥杀无辜,极为嚣张,多数官僚士人噤不敢言,商隐却连作《有感二首》和《重有感》,既严谴宦官,又痛责谋事不密酿成惨祸的李训、郑注,更委婉批评了用人不当的唐文宗。开成二年,绛王女寿安公主出降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商隐从中看到藩镇的坐大和王朝的软弱,作《寿安公主出降》深致忧虑。同年冬,因护送令狐楚灵柩途经凤翔,见到京西农村凋敝和民生极端困苦的状况,有长篇史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形象而全面地描叙了唐朝二百馀年政治由盛转衰的过程,并阐发“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的观点,力图警醒当权者。此诗的规模和思想深度,均堪与杜甫《北征》媲美。友人刘蒉因在对策中纵论时政,指斥宦官,受到贬逐,终于冤死。他一连作诗四首哭吊,“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以强烈的抗议之声打破了文坛的沉寂。大中年间,商隐反潮流地作《李卫公》、《漫成五章》(之四、之五)、《旧将军》诸诗,对会昌宰相李德裕给予高度评价,寄予极大同情。 咏史也是李商隐政治诗重要内容。他既敢于直咏本朝史事,如《龙池》、《马嵬》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更善于借前代史事讽喻现实,像《瑶池》、《汉宫词》、《贾生》、《南朝》、《齐宫词》、《北齐二首》、《陈后宫》、《隋宫》等,或讥求仙,或刺淫佚,或嘲不能用贤,都是意味深长的名篇。这些作品内容的尖锐辛辣和措辞的委婉深曲、抒情的沉挚和议论的隽永结合得好,故很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由于深感危机四伏,颓势难挽,商隐的政治抒情诗中常常弥漫着无望和迷惘之绪,他的许多诗篇仿佛是预先为唐王朝唱出的曲曲挽歌。 李商隐的个人生活抒情诗,或感事咏怀,如《安定城楼》、《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或即景咏物,如《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蝉》、《流莺》之类,都贯穿着伤叹一生坎坷不幸的感情线索,而又能提升到对时世的批判和对高洁人品的歌赞,具有代表同时代文士的典型意义。而对于紊情、友情,特别是爱情的讴歌,则是此类诗歌中感染力最强的部分。《骄儿诗》以柔爱之笔写儿子衮师的娇憨聪慧和对儿子的热望;《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等将对友人的悠长思念化入萧瑟景物的描绘、凄清氛围的渲染,做到了情景融合无间。 爱情诗,从早年模仿李贺诗风的《河内》、《河阳》、《燕台》和模仿南朝乐府民歌的《柳枝诗五首》,到那些以女冠、女仙为歌咏对象的优美七律,以及独创一格的《无题》组诗。是李商隐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许多篇的本事虽不易探索,但它们所传达的既缠绵又浓烈的情感,却足以引起千秋读者的共鸣;尤其是那些新颖别致的意象、纤裱明丽的诗句,如:“碧城十二曲栏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碧城三首》之一)“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重过圣女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等,更是脍炙人口,流传不衰。寄内和悼亡诗是另一类型的爱情诗,在商隐诗作中也占相当份量,前者如《对雪二首》,后者如《房中曲》、《西亭》、《夜冷》等,均以深情绵邈见长。纵观这些作品,它们的意义已不止是一般地讴歌爱情,有许多篇实已升华为对女性的赞美,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对她们种种不幸遭遇的忧愤和不平,表现了古代一个正直诗人和男子对女性的善待乃至爱护尊重,从而也显示了中华文明中与歧视压迫妇女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传统。这在今天看来,还是多么难能可贵! 李商隐诗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表现爱情、悼亡以及对坎坷身世的自我感伤乃至对唐王朝衰亡的预感时,往往彼此融渗胶结,浑然化为一体;他又善于采用曲折多层的隐喻、象征手法,遂使他的一部分作品涵义十分丰富深厚,颇难阐释。尤其是一些《无题》诗和类似无题的《锦瑟》等篇,其创作动机以及原初的、真正的涵义几乎成为千古之谜。然而这恰是它们永恒魅力之所在,历代读者反复研读它们,不断取得理解的超越,也不断地从中获得美感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在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温庭筠齐名,人称“小李杜”、“温李”。历代受其影响的诗人颇多,如晚唐的唐彦谦、韩偓、崔珏,宋初的西昆诸人及贺铸、晏几道、秦观等词家,元末的杨维桢,明代的杨基、高启、程嘉燧、王彦泓。清代的黄景仁、孙原湘、陈文述、樊增祥等。直到近现代,还有许多旧体诗人和新诗作者受着他诗歌的泽惠。 李商隐的诗集最初由宋人编集,后历有增补。为其诗作注,亦自宋人始,然宋注已佚。明、清两代新注不辍,尤以清人成绩可观,较著名的有朱鹤龄、程梦星、姚培谦、屈复和冯浩的笺注。商隐文散见于《文苑英华》、《唐文粹》、《全唐文》等书,清人据以搜集重编,有徐树觳、徐炯《李义山文集笺注》、冯浩《樊南文集详注》和钱振伦《樊南文集补编》等。今人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则为近年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三 关于本书的几点说明 新时期以来,李商隐其人其诗,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特别是唐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上述刘学锴、余恕诚两部著作外,单李商隐的传记和诗歌选本。就有好多种。这些和上述许多前人注本都是本书需要认真参考的。有所趋避,也均以这些成果为前提。 本书所选李商隐诗之原文,所据是通行本,个别有异文的,则择善而从。 关于选目,除代表作不得不选外,尽量选人一些别家未选的佳作,以使读者更广泛地接触李商隐诗,并了解李商隐其人。现总计选人李商隐诗一百多首,约占李商隐全部诗作四分之一左右。目录编排按内容大致分为五个单元,简言之,即:有关李商隐生平的诗、女性诗、时事政治诗、咏史诗、咏物及其他诗,在目录上以空行显示。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有的诗实际上应跨两类,甚至可兼三类,而且各人见解也会有不同,故不必拘泥地看。 关于注释,以简洁明了为宗旨,力求重点突出,适当注意视野的开阔。 关于解读,这是惟一可以较多发挥个人见解之处,故尽量阐发己意,甚至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供读者思考,避免人云亦云,但也并不故意标新立异。 虽经努力,但限于能力,结果未必尽如人我之意,竭诚欢迎读者批评商榷。 董乃斌 2004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