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意(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禅机菩提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张志军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禅客之风花雪月,非才子佳人,源自无门慧开禅师之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风花雪月者,春夏秋冬也,天地人神也,亦是生活之况味、生命之升华。本书可以使您与古代禅者共同漫步,与人类大智慧把臂同行。她,或许可使您紧绷着的神经得到一些放松,少几分焦虑,多几许清凉,充分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内容推荐

禅,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因为。禅的精髓是智慧,禅的实质是智慧——东方文化特有的大智慧。

禅的智慧,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

禅。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大智慧,关键是它的思维方式。禅之思维,是超越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它直探心源。契入事物的内核,把握本质,与自然发展之客观规律统一律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过直觉的神奇与灵感的美妙,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这,就是禅力图赋予我们的、并使之经常化、实用化的智慧。禅之思维并不神秘,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直觉显发出来。因此,禅,不是赠给我们一支美丽的花朵,而是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只要我们愿意,它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打开这套《禅机菩提丛书》,可以使您与古代禅者共同漫步,与人类大智慧把臂同行。她,或许可使您紧绷着的神经得到一些放松,少几分焦虑,多几许清凉,充分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目录

《禅机菩提丛书》总序

什么是禅(代前言)

第一则 慧海用功

 禅机链接 观音咒

第二则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禅机链接 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三则 佛头着粪

 禅机链接 不仅仅是幽默

第四则 有与无

 禅机链接 语言的苍白

第五则 还我犀牛来

 禅机链接 化蝶

第六则 芥子纳须弥

 禅机链接 从克隆谈起

第七则 金屑人目

 禅机链接 白居易与鸟巢禅师

第八则 例立而终

 禅机链接 周利槃陀启示录

第九则 契悟自我

 禅机链接 自报姓名

第十则 归宗斩蛇

 禅机链接 两重公案

第十一则 另一条道路

 禅机链接 龙裤国师

第十二则 回头一瞥灵光乍现

 禅机链接 蓦然回首

第十三则 青山不碍白云飞

 禅机链接 虚云化根源

第十四则 隐入深山更深处

 禅机链接 隐者

第十五则 乌臼屈棒

 禅机链接 懵懂汉荒诞禅

第十六则 普化迁化

 禅机链接 罗德曼与NBA

第十七则 梅子熟了

 禅机链接 安贫乐道

第十八则 一指禅

 禅机链接 人间奇迹

第十九则 南泉斩猫

 禅机链接 别忘记自己的角色

第二十则 南泉动念

 禅机链接 剑客的故事

第二十一则 伶俐禅人

 禅机链接 会禅的婆婆

第二十二则 惟政战南泉

 禅机链接 开田大义

第二十三则 百尺竿头

 禅机链接之一 王安与TCL

 禅机链接之二 尊重天地万物

第二十四则 赵州放火

 禅机链接 乞丐与富豪

第二十五则 平常心是道

 禅机链接 道是心常平

第二十六则 天下赵州

 禅机链接 虚空粉碎任云飞

第二十七则 明珠在掌

 禅机链接 小童与小路

第二十八则 三佛不度

 禅机链接 自我拯救

第二十九则 吃茶洗钵

 禅机链接 一花—世界 一沙一天堂

第三十则 狗子佛性

 禅机链接 习惯与明知故犯

第三十一则 好事不如无事

 禅机链接 酥鲫鱼

第三十二则 有声全贵里头空

 禅机链接 口头禅

第三十三则 待客之道

 禅机链接 禅师接驾

第三十四则 末山不露顶

 禅机链接 尼师罗汉

第三十五则 好雪片片

 禅机链接 瞧这一家子

附:本书禅宗人物法脉传承表

试读章节

道一开悟之后,正如六祖预言的那样,禅机峻烈,禅风宏阔,大机大用,大开大阖。一柄拂子扫荡寰宇尘埃,一条禅杖量尽天下英才。他在江西开山说法,九州僧衲闻声云集。门庭若市。他所印可的139位入室弟子,人人坐道场,演扬佛学禅理;他所精心锻造的84员善知识,个个铜头铁臂,打遍天下无敌手。他的几百名徒弟遍布大江南北,一时间,狮吼原野,虎哮峰巅,龙游长空,象舞丛林……百丈怀海、南泉普愿两大祖师遗泽后世,汾州无业、大梅法常、西堂智藏、归宗智常、石巩慧藏、兴善唯宽、五台隐峰、盐官齐安、盘山宝积、大珠慧海……可谓英才辈出,各领风骚,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洋洋大观的禅海狂潮。

道一俗姓马,且天下禅僧大都出自他的门下,所以后人称他为“马祖”。

慧海禅师生于福建,出家在浙江,如今又得回到福建,参拜马祖学禅。未来之前,他就听说马祖的禅风峻烈,石火莫及。于是他预先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下了一些功夫。准备应对、酬答马祖那不同凡响的禅机。没想到,见面以后,马祖也像平常的禅师一样,只是平平实实地问道:

“你从哪里来?”

慧海有些失望。满腹的锦绣华章一点都没用上。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从越州(今绍兴)大云寺来。”

“你来这儿干什么?”

这话听起来像是废话。慧海千里迢迢。是抱着莫大的希望而来,听了马祖这样说话,不禁有些沮丧。他心里没好气,便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到寺庙里来还能干什么?不就是来求佛法嘛!”

“我这里什么都没有,你求什么佛法?”

谁能想得到,马祖竟然如此说!慧海闻言大吃一惊,诧异得他嘴张得老大:天啊。你是大名鼎鼎的马祖呀!你享誉禅林,天下僧衲无不望之披靡,你这里若是没有佛法。哪里能有?

马祖才不管慧海的嘴合上合不上呢,继续呵斥道:“你东求佛法,西找禅机,放着自己的宝藏不顾,抛家乱走个什么?”

这时,慧海敏感地察觉到,马祖的话里机用全含,大有禅意。他机警地追问道:“和尚,请你指给我看,哪个是慧海的自家宝藏?”

马祖道一的大手指向慧海,斩钉截铁地说:“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圆满具足,绝不比任何人少。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支配使用,哪里用得着再向外寻求?”

慧海一昕,心念内敛,立刻识见本心,明见自性,恍然大悟!他不由得欢喜雀跃又悲恨交加——解脱的欢畅实在匪夷所思:自己以前受尽煎熬的向外寻求,更是天大的冤枉!从前满世界寻寻觅觅,独上高峰,望断天涯路:千里万里,草鞋磨破,茶饭无思,夜寐不香,苦苦寻找禅之真谛而不得:而今大梦醒来,蓦然回首,却原来宝藏就在自己怀中,且比诸佛菩萨一点都不少。

慧海禅师从此留在了马祖身边,侍奉了6年。后来,他出家受业的剃度师道智和尚年事已高,为了给他老人家养老送终,慧海回到了越州大云寺。

慧海为了更好地照顾道智和尚,也是为了能安心修持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他晦迹藏用,外示痴讷,将自己混同于一般僧众,从不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的境界。他只是悄悄将自己修行用功的心得体会记了下来,陆陆续续写成了一卷《顿悟人道要门论》。

他的师侄玄宴无意之中发现了,将他的著作偷了出来,送给马祖审阅。马祖看过之后,大加赞赏。说:“越州有一枚大珠,圆润晶莹,光透自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遮障住它的光芒。”

马祖的高度评价,使慧海一夜之间名扬四海。从此,人们称他为“大珠”。

许多禅僧慕名而来。慧海和他的老师一样说道:“诸位禅客,我不会禅。并没有一法可以传授给别人。因此,不敢劳驾你们久立等候,请暂且休息去吧。”

然而,前来求学的禅僧越来越多,他无法再隐藏下去了,只好开席说法,将马祖洪州禅的种子播撒在江南大地上。开出灿烂的智慧之花。

有位行者问慧海:“心就是佛,哪个是佛?”

P1-3

序言

有不少学者常常这样讲:“佛教产生于印度,发展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每次昕到这话,总不免要兴起许多感慨来。在宋以前,我国佛教非常发达,当时有八个主要的大宗派,其中禅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最能体现佛陀本怀的一大宗派。那时禅宗的法脉几乎遍及整个大江南北,并东传日本、韩国,南达越南等地。南宋以后,我国佛教开始慢慢走向衰落。到了近代,佛教的影响力就更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恐怕与中国后期的佛教脱离社会现实的修行作派有关。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观点,就是:如何去现实地定位佛教与现实人生、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对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佛教的兴由是,佛教的衰亦由是。看看历史上佛教兴衰跌宕的轨迹,不难发现这一规律。

佛陀在世的时候,印度思想界极其纷乱复杂,各种思潮迭起。在这种情况下佛教能够兴起并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成为一种为绝大多数人乐意接受的社会主导思潮,这同佛陀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关注世间伦理道德和终极价值关怀的建立,关注人生的痛苦与解脱以及心灵的净化、社会的祥和、世界的和平这一既出世又人世的做法有直接的关系。读一读《阿含经》,我们会感觉到佛陀的讲法非常亲切平和,生活气息很浓,对当时印度的社会道德生活、精神生活和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起了极大的作用。

到了部派时代,由于上座部比丘比较保守。拘泥教条,从而导致了佛教渐渐地脱离了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群,成了一种经院式的学说。于是从大众部中衍生出来的大乘佛教,在日益抬头的婆罗门教的刺激下,开始了一种意义重大的对上座部佛教的运动。重新把佛教从山林中为少数人所独享的状态拉回到现实人群,高扬佛教“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大乘菩萨精神,从而使佛教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这一运动对后来的佛教乃至对整个东方文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佛教。在唐代,我国佛教的宗派很多,但是这当中也存在着一个弊端,那就是佛教学术化的倾向日益浓厚,忽视了在现实生活中对佛法的真修实证,从而使佛教变成了一种远离社会的知识。这样一来,佛教现实生活的基础和适应能力也就变得很脆弱了,因此当会昌法难一来,顷刻之间,禅宗以外的各大宗派的寺院和经典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昔日的繁华也就不再存在了。若不是禅宗以其扎根现实生活、于当下关怀生命的觉悟和解脱以及自食其力、注重真修实证的宗风使佛教具有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从而使佛法的慧命以一种生活方式得以延续,恐怕佛教早就完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是禅宗一度拯救了中国佛教。

历史告诉我们,佛教的兴盛和繁荣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社会人群,佛教存在的价值不仅要通过个体的解脱这一出世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还要通过帮助社会确立和完善健康的道德体系、积极的人生价值关怀、依正不二的环保意识,通过净化人心、祥和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等等人世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这两者在时空上是不能够分开的。

中国佛教经过近百年来的沧桑磨难,早已是积重难返了,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幸好我们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有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保证,佛教终于有了复兴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佛教能够尽快地走出低迷的状态,恢复其本有的勃勃生机,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便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位佛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