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园境--园林五境理论技法与实践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周在春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共分3篇,即上篇“园林五境理论”、中篇“园林设计技法”、下篇“园林设计实践”。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园林五境理论,即天境论、意境论、艺境论、生境论和物境论。本书图文并茂,既有园林设计理论,又有园林设计实践。
本书可供广大风景园林理论工作者、风景园林设计师、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师生等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周在春,1939年生,广东高州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同林系,教授级高级T程师,从事风景同林规划设计60余年,擅长各类风景园林绿地规划、植物造景、同林建筑和同林小品等景观设计。曾任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曾主持过众多同内外重点风景同林规划设计项目,荣获罔内外诸多风景同林优秀设计奖项。全同和上海市劳动模范,享受同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罔风景同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中国著名的资深风景同林设计师。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上篇 园林五境理论
第1章 园林发展沿革概述
1.1 中西园林发展踪迹
1.2 中西园林理论概述
第2章 园林绪论
2.1 园林定义与分类
2.2 园林学科与人才培养
2.3 园林职业与行业
2.4 园林评论与园林误区
2.5 园林未来发展
第3章 园林五境理论体系
3.1 园林境界与人生境界
3.2 园林理论与理法
3.3 园林五境理论体系
第4章 园林天人境界理论——天境论
4.1 中国天人论
4.2 西方天人论
4.3 结语
第5章 园林文化境界理论——意境论
5.1 园林与文化
5.2 园林文化内涵
5.3 园林意境
5.4 园林意境的创造
5.5 结语
第6章 园林艺术境界理论——艺境论
6.1 园林艺术概论
6.2 园林艺术基本理论
6.3 园林艺术构成理论
6.4 园林艺术构图原理(园林艺术七律)
第7章 园林生态境界理论——生境论
7.1 生态概论
7.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7.3 生态园林理论
7.4 生态园林行动
7.5 提高园林植物设计技术
第8章 园林构建境界理论——物境论
8.1 土地情结——园林场地是根本
8.2 山水情怀——绿水青山总是情
8.3 掇山理水——人工山水创境界
8.4 建筑风情——风华物茂蕴人文
8.5 园林小品——微妙小品多情趣
中篇 园林设计技法
第9章 园林规划“三立”法
9.1 园林规划概述
9.2 园林立意(构思——园林创意)
9.3 园林立基(构图——园林布局)
9.4 园林立景(构景——园林景观构图)
9.5 “三立”法实践——上海东安公园规划创新
第10章 园林规划总体构图法
10.1 自然式构图法
10.2 混合式构图法
10.3 规则式构图法
10.4 浪漫构图法
10.5 综合构图法
第11章 园林设计造景法
11.1 传统造景法
11.2 哲理造景法
11.3 数理造景法
11.4 浪漫造景法
第12章 园林植物设计技法(植物造景法)
12.1 植物空间结构设计技法
12.2 植物平面设计
第13章 园林掇山理水艺术与技法
13.1 传统园林掇石假山艺术与技法
13.2 传统园林掇石假山案例分析
13.3 现代掇石假山技法
13.4 现代园林堆山技法
13.5 园林理水技法
下篇 园林设计实践
第14章 园林设计实践
14.1 城市园林广场设计
14.2 城市专类公园设计
14.3 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14.4 专属园林绿地设计
14.5 海外中国园林规划设计
14.6 住区园林规划设计
14.7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附录1 中西园林演进历程
附录2 中外园林理论片段实录
附录3 我的同学周在春
附录4 记周在春先生二三事
附录5 周在春书法作品
参考文献
序言
有一段时间没有读和园
林有关的书了,最近几年我
更愿意看看《水浒传》,《
道德经》也常在身侧,对园
林适度忘却之后,发现“书
中自有黄金屋”,园林似乎
更加无处不在了。这次为周
在春的《园境——园林五境
理论、技法与实践》一书写
序,借着阅读此书稿的机会
,倒也整理了一些脑中的想
法。
书中提出中国园林的五
境理论,即天境(天人论)、
意境(园林文化论)、艺境(
园林艺术论)、生境(园林生
态论)、物境(园林构建论)
。我以为这是周在春多年实
践的心得,难能可贵,这对
中国园林的发展和创新非常
有用。他还反复提到“唯观
赏论”的不可取,这也是我
们和许多奋斗在园林事业一
线的同行一直强调的。园林
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有
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它包
含甚广,正如周在春几十年
来在上海和全国各地进行的
园林设计实践,生态、文化
、实用、审美……无一不渗
透其中。从广博性上来讲,
园林境界确如人生境界,二
者相似、相通、相融。从我
个人心境而言,的确只有品
行与能力出众的人才能一直
坚持行走在充满自信的风景
园林道路上,周在春就是这
样的人。
30多年前,上海的园林
事业还处于人才匮乏、财力
有限、尚未进入大发展的时
期,而周在春就为上海这座
城市做出了毅然坚守的选择
。时至今日,他仍是不间断
地提笔作图,也时常从他人
口中得知周在春又做出了哪
个不一样的作品,但我并不
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最初我
就看到了他身上的这股劲头
,以及他对中国园林的独到
认知。
人们常说上海是个“海纳
百川”的地方,的确如此。
上海人欢迎新的理念、新的
做法,新的东西吸收起来也
快,但不是简单地照抄。在
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也走
过一些弯路,但上海园林界
很注意反省与总结这些实践
的对与错。我这一代,周在
春这一代,都始终处于这种
改变和被改变的博弈状态。
人们需要什么样的风景园林
?人们愿意记住什么样的风
景园林?我们创造的风景园
林能为人们带来什么?能为
国家带来什么?这些是极其
难回答的。在周在春的设计
里,我看到他始终在试图破
解和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说
,他已走在答案愈加清晰的
设计之路上了。现在讲起周
在春的一些作品,我竞感慨
自己的年迈了,为已经无法
去实地看看而倍感遗憾。正
如学习风景园林的年轻人都
该去看看炎帝故里、北京颐
和园等风景园林的经典之作
,其自然的灵性、历史的敦
厚和人工的雕琢都已糅合在
一起了。
周在春讲到风景园林的
生产功能,这点我很赞同。
我也一直强调,并希望能在
未来的生态园林发展中不断
地用它来打破狭隘的园林植
物观。凡是植物,不论是蔬
菜、果树、药材,还是粮食
,都可以为我们的风景园林
所用,尤其是木本油料类的
能源植物、药用植物和其他
具有利用价值的植物,更应
引起风景园林工作者的重视

在早些年的园林工作中
,我经常和工人们在一起。
周在春因为要执笔,比我更
多些体察人们的饮食起居、
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的经
验,特别是细微之处更会去
了解每一株草药是如何长成
的、食之何味?现在,我已
是一个纯粹又彻底的耄耋老
人了。因此,本人期望着中
国风景园林界涌现出更多与
人民、与城市、与人类生存
并肩站在一起的创作者、实
践者,并不断追求最纯真的
东西,也不断追问未解答的
命题。
原上海市园林管理局第
一任局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0: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