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苔丝/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英国)哈代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之一,由余秋雨教授专序推荐!

《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问世100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欢,已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不仅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女主人公苔丝的遭遇为主线,描述了美丽的诗化形象与周围阴暗现实的冲突,具体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之后小农经济的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困和破产的痛苦过程;小说通过一个纯洁的女子在精神和肉体上所遭受双重迫害的描写,通过对一个女性的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伦理道德、婚姻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实质等做了大胆而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与此同时,哈代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悲观主义的思想。

内容推荐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造诣非凡的诗人。长篇小说《苔丝》是他五十多岁时的作品,也是最成功的作品。尽管在当时遭到英国上流社会的反对,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多次搬上荧幕。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众多,主要有淳朴善良、独立自尊的苔丝姑娘;浪荡不羁,却并不太坏的阿历克;貌似思想开通,骨子里却有着深刻封建意识的安琪尔·克莱尔;以及虚荣懒隋的约翰·德伯菲尔德等。其中,小说女主人公苔丝优美迷人的形象,是哈代对世界文学的最伟大贡献。

目录

主要人物介绍

第一章 纯真少女

第二章 被迫认亲

第三章 离家做工

第四章 清白受污

第五章 逃避现实

第六章 挑战世俗

第七章 新生

第八章 真爱难拒

第九章 忧虑与坦白

第十章 劳燕分飞

第十一章 天售一方的艰难

第十二章 冤家路窄

第十三章 渡子回头

第十四章 走投无路

第十五章 迟到的爱

第十六章 幸福与归宿

思考题

试读章节

五月下旬的某个傍晚,杰克·德伯菲尔德挎着空鸡蛋篮子,戴着一顶皱巴巴的绒面帽子,正醉醺醺地从沙斯顿往马洛特村的家中走去。

他这会儿显得特别兴奋,干脆坐在路边的草坡上沉思起来。

特林安牧师刚刚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是古老的德伯维尔骑士家族的后裔,他身上有着贵族血统!他的祖先帕根·德伯维尔骑士,曾随征服者威廉来自诺曼底,是当时有名的十二骑士之一。遗憾的是,现在,这个本郡最大的世家已经彻底衰败,无人知晓。尽管他的祖先们就埋在青山下的金斯伯尔,但是房产、土地统统没有了。

寂静的山路上,走来一个小伙子。德伯菲尔德迫不及待地宣布了这个消息,并让对方去村里的纯酿酒店替自己赊辆马车来。为了不让深知自己底细的小伙子产生怀疑,他用身上仅有的先令作为酬劳。

小伙子走了,德伯菲尔德无比惬意地仰卧在草坡上的雏菊中,在夕阳的余晖里等候前来迎接的马车。很久很久,路上依然空无一人。在这群山环抱之中,来自人类的声音,只有马洛特村隐约飘来的铜管音乐。

那是马洛特村的妇女乡社在游行,德伯菲尔德的女儿也参加了。

村里的年轻人对乡社游行很感兴趣,因为参与游行的全是妇女。她们都穿白色长袍。这是沿自罗马时期的快乐遗风,那时候,五月和欢乐是同义词。除了白袍引人注目外,每个妇女或姑娘右手都握着一枝剥了皮的柳条,左手则捧着一束白色鲜花。剥柳条皮、挑白鲜花,都各自花了一番心血。

游行队伍排成双行,绕教区游行。现在,她们经过了纯酿酒店,正要离开大路穿过小栅栏门进入草地。突然,有个妇女开口说道:“天啦!哦,苔丝·德伯菲尔德,坐马车回家的不正是你父亲吗?”

听见这声惊呼,游行队伍中有个年轻姑娘转过头来。她是个秀丽的姑娘。也许,她不会比某些同伴更美,但是,她的唇艳若牡丹,大眼睛天真无邪,使她看上去更加动人。在整个白色的队伍中,只有她的头发上系了根鲜红的发带,很引人注目。她看见德伯菲尔德闭着眼睛,舒舒服服地仰靠在马车里,一只手在头顶上不停地舞动,嘴里还悠闲地哼着小调:“金斯伯尔有我祖先的坟茔,铅做的棺材里睡着我的骑士祖先!”

乡社的妇女都笑了起来,只有那个叫苔丝的姑娘除外。她意识到父亲在大家面前出了洋相,脸上不禁发烫。

“他只是太累了。”她急忙说,“我们家的马今天休息,他是搭别人的便车回家。”

“苔丝,愿上帝保佑你的单纯。”同伴们说,“他又在集市上喝醉了!哈哈!”

“听着,你们要是再拿他开玩笑,我就再不跟你们走了!”苔丝涨红了脸,眼圈随即湿润了,目光低垂到地上。大家见她真的很难过,就都住了嘴。队伍恢复了秩序继续前进。自尊心不让苔丝再回头看父亲。这样,她随队伍一直走到草地上跳舞的地方,恢复了平静,同往常一样有说有笑了。

这时候的苔丝·德伯菲尔德,毫不世故。尽管她上过乡村小学,但语音里依然夹着乡音。今天,她站在游行队伍里,浑身洋溢着漂亮女人的风韵,但是,童年时期的特征依然会不时闪现:她的双颊有她十二岁的影子,她的眼里有她九岁时的样子,甚至于她嘴角的曲线有时也会暴露她五岁时的神情。

苔丝的这个特点,很少有人知道,更没有人注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她只是个美丽的乡村姑娘而已;只有少数人,主要是陌生人,在偶然经过时会多看她几眼,暂时被她的清新秀丽所吸引。

德伯菲尔德坐在荣耀的马车里走远了,看不见也听不见了。姑娘们开始在草地上跳起舞来。随着收工时间的临近,村里的男人、闲人和过路行人渐渐聚集到舞场周围。他们跃跃欲试,似乎想从中找个舞伴。

围观的人群中,有三个较高的年轻男子。他们手里拄着棍子,肩上背着小背包。他们的容貌长得很相似。他们是正在过圣灵降临节的亲兄弟,要从东北的沙斯顿往西南方向徒步旅行。

两位哥哥显然不愿在此停留。老三却不急于前进,他把背包和棍子放在树篱坡上,打开了门,准备进去跳舞,却被大哥拦住。

“别胡闹!在公共场合与一群乡下野丫头跳舞,会被耻笑的!快走,否则天黑前我们赶不到斯图尔堡,就没地方过夜了。”

“好吧!菲力克斯,你们不用等我。放心吧,我会在五分钟内赶上你和卡斯贝特。”

哥哥们走了,顺便带走了弟弟的背包;弟弟则走进了舞场。

“太遗憾了!”舞曲刚停,他就对身边的几个姑娘殷勤地说,“亲爱的,你们的舞伴呢?”

“他们还没收工呢,”胆子最大的姑娘说,“很快就会来的。先生,你愿意现在跳一曲吗?”

姑娘们全是陌生面孔,年轻人很难挑选。于是,他选了最近的那位姑娘,而不是说话的姑娘,也不是苔丝。

那个傍晚,第一个拥有男舞伴的姑娘很让人羡慕。不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村男青年很快就进入了舞场。最后,相貌最平常的妇女也有了男伴。

教堂的钟声敲响了,那个学生非走不可了。他退出舞场时看见了苔丝·德伯菲尔德,她那对大眼睛里,因为没被选中而含着一丝哀怨。事实上,他也因忽略了她而感到遗憾。

他就带着这份遗憾离去,开始在通往西方的小路上飞奔起来。当他停下了回头看时,看见了那个姑娘。

那个白色的身影走出了舞场,孤独地站在树篱边。从她所站位置判断,她就是含着哀怨的漂亮姑娘。她那样羞涩而多情,身着薄薄的白袍显得那么温柔。这是件小事,他却本能地感觉到,她因为被忽略而受到了伤害。他希望刚才邀请的是她。也希望问起过她的名字。他觉得自己太蠢了。

既然已经没法补救,他只得转身快步向前追去,不再想这事。

苔丝·德伯菲尔德等到陌生人消失之后才摆脱了悲伤,加入了跳舞的行列。

因为担心父亲,她不敢过多留恋舞场,转身离去了。当她离家有几十码时,她听见了摇篮猛烈碰撞石头地面的声音,一个女声正合着它的节拍,唱着一首流行的快速舞曲《花斑母牛》。有时候,歌声和摇篮的晃动声,会被一声尖叫代替。

“愿上帝保佑你那钻石般的眼睛,粉嘟嘟的脸蛋,樱桃般的小嘴!保佑你那小爱神样的胖腿!保佑你福相的身体之每一处!”

苔丝推门而入。屋里有歌声,她心里却感到说不出的凄凉。田野里有节日的欢乐,有白袍、鲜花、柳条和舞步,还有对陌生人生出的柔情。然而,眼前这片昏黄烛光下的景象多么惨淡!巨大反差引发内心强烈的震动,使她有种自责的凄凉。她怨自己太贪玩,没有早点回家帮母亲做家务。

与她出门时一样,母亲站在一大群孩子中间,洗那盆星期一就该洗的衣服。这盆衣服总会拖到周末。苔丝身上的这件白袍子,就是母亲昨天从那只盆里拿出来、亲手拧干和熨平的。而现在,她却在湿漉漉的草地上把它的下摆染绿了,心里十分内疚。

P1-5

序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法则和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青春的聚会和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有些学生好一点,静得下心来认真阅读,但是,茫茫书海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信息爆炸的时代使他们不幸成了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作家、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工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2007年初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