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说他:“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肯尼迪总统评价他:“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的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想成功的年轻人。”
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那么这本书可能就是我们所能遇到的最有帮助的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性的优点全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美)戴尔·卡耐基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美国《时代周刊》说他:“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肯尼迪总统评价他:“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的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想成功的年轻人。” 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那么这本书可能就是我们所能遇到的最有帮助的书。 目录 前言 卡耐基:人性优点的伟大实践者…………(1) 导读 九则有益的故事……………………………(1) 第1章 一生的幸福…………………………………(15) 规则1保持身心健康………………………………(15) 规则2盘算你的恩惠………………………………(25) 规则3消除忧虑的“开利公式”…………………(31) 规则414个字改变命运……………………………(39) 规则5“挤”走你脑中的忧虑……………………(49) 规则6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58) 规则7就到此为止…………………………………(65) 规则8看重生活中的大事…………………………(72) 规则9克服孤独的困扰……………………………(77) 第2章 积极的心态…………………………………(83) 方法l学会喜欢自己………………………………(83) 方法2认识你自己…………………………………(90) 方法3心态决定体能………………………………(97) 方法4要表现得热忱………………………………(106) 方法5强烈欲望造就成功…………………………(124) 方法6未读大学不是障碍…………………………(134) 第3章 积极的自我暗示……………………………(142) 秘诀l我觉得正好指向自己………………………(142) 秘诀2持之以恒的积极暗示………………………(150) 秘诀3满足与快乐的心态暗示……………………(157) 秘诀4在语言中使用“暗示”……………………(166) 秘诀5在谈判中使用“心理暗示”………………(173) 秘诀6利用心理暗示,让人相信你………………(178) 秘诀7善于利用心理意象…………………………(184) 第4章 一生的榜样…………………………………(194) 秘诀1伟人给我力量………………………………(194) 秘诀2善于模仿成功者……………………………(201) 秘诀3读书使林肯成功……………………………(209) 秘诀4爱因斯坦与马可尼…………………………(214) 秘诀5钢铁大王卡内基……………………………(221) 秘诀6博学的乔治·萧伯纳………………………(225) 秘诀7杰克·伦敦…………………………………(231) 秘诀8利用鼹鼠成为大富豪的人…………………(235) 第5章成功的规律……………………………………(238) 秘诀1见识决定成功的高度………………………(238) 秘诀2自信是成功的金钥匙………………………(244) 秘诀3保持乐观向同上精神………………………(252) 秘诀4忍耐力能战胜一切…………………………(258) 秘诀5全身心投入友谊……………………………(268) 秘诀6提高领导能力的方法………………………(277) 第6章 向自己挑战…………………………………(286) 秘诀1充分发挥你的优势…………………………(286) 秘诀2谨慎选择你的人生…………………………(298) 秘诀3人生需要激情………………………………(307) 秘诀 44个问号解决问题…………………………(319) 秘诀5良好态度是心理的润滑剂…………………(327) 秘诀6要勇于创造…………………………………(330) 秘诀7掌握谈话的技巧……………………………(339) 附: 卡耐基情书……………………………………(346) 后记 把信带给加西亚………………………………(352) 试读章节 兴趣是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激发我们尽最 大努力的情感燃料。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 维克多·艾波顿爵士说过这样一句令人吃惊的话:“我甚至将热心列在专业技术的前面作为科学研究成功的秘诀。” 当然,爱德华爵士并不是指专业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不重要,他的意思是说热心——兴趣——会刺激一个人去获得成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在我44年的演讲教育生涯中,我发现,人们在演讲的时候,其效果可以视演讲人对其所讲题目热心的程度而定。不论此人讲的是氢弹、岳母大人或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他对听众所发挥的影响力,完全与自己对题目感情的强度成正比。 人的个性虽然不能改变,但可以通过某些行为表现出来。要发现真正的自我——也就是我们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则必须先去除掉许多人性的束缚,如:恐惧、畏缩、自我怀疑、迷信、僵化等人性中心思想的种种积习。这时兴趣便如火把,能把捆绑住自我的层层束缚“烧”掉,使真正的自我解放出来。 兴趣有许多种,爱便是其中之一。有部电影名叫《玛蒂》,便是叙述两个单调寂寞的人,如何因爱而彼此敞开心灵,迈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对另一些人来说,兴趣也可以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工作、活动或创作行为。耶鲁大学的威廉·林恩·菲尔普教授,曾写过一本名叫《教学的乐趣》的书,书中详细描述了教学如何使他活得既兴奋又快乐。P95 序言 戴尔.卡耐基的名字在世界上早已家喻户晓,美国《时代周刊》给予他最高的评价:“或许,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国的象征”。 《人性的优点全集》详细叙述了卡耐基不断奋斗的历程,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成功励志大师不平凡的业绩,也为我们学习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林肯、爱因斯坦、沃特.迪斯尼等几十位被卡耐基推崇备至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顶尖级人物,也在这里登台亮相,为我们做出榜样。 卡耐基是一位贫穷的农家之子,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并没有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不辞辛劳,直至成功。他曾做过推销员,也投身过演艺事业,并尝试过创作小说……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开始了具有“卡耐基风格”、绽放着人性光辉的写作和授课,又随着岁月的演进逐渐充实和发展。从此,卡耐基及其组织激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并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因此,卡耐基获得了“20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的美誉。书中的卡耐基思想精华,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窥见卡耐基的心灵世界;书中的卡耐基和林肯等事业巅峰上的群像,将永远被读者所钟爱和崇拜,他们的名字将震撼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戴尔·卡耐基生于1888年11月24日,逝于1955年11月1日,享年67岁。 他一生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夫人是法国的一位伯爵,两人于1921年结婚,10年后离异。他的第二任夫人桃乐丝·卡耐基于1944年和他结婚,是他的门徒和事业继承人,给他生一女孩,取名戴安娜。 卡耐基是一位质朴而诚实的人。他几乎具有人类的所有优点:热情、友善、忠诚、坚强的信念、充沛的精力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毅力。 但这些优点也不是他生下来就有的,而是他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勤勉的农民;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婚前曾做过教员。 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美国中西部农家男孩子一样,帮助家里做杂事、放牛、挤牛奶;还一度为人拣草莓、割野草,一小时只能赚五分钱。 在那个没有农业机械的年代,他和家人一起做着繁重的农活。可是由于河水年年泛滥,毁坏庄稼,使他们一年的辛劳付之东流,全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 如果说,卡耐基的童年和密苏里州农家男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受母亲的影响很大。母亲鼓励他读书,希望他将来做一名传教士,或一名教员。但是,家境的贫困,使年轻的卡耐基必须首先为受教育而奋斗。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卡耐基负担不起市镇上的生活费用,就住在农场的家里,每天骑马到学校去上课,是全校六百名学生中五、六个住不起市镇的学生之一。 在家里,他挤牛奶、伐木、喂猪,在煤油灯下刻苦读书,有点 像中国古训标榜的那样:头悬梁、锥刺股。 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还必须从事各种兼职工作,以赚取必要的学习费用。他从小就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因而,他想寻求出人头地的捷径。在学校里,那些具有特殊影响和名望的人,一种是棒球手,另一种是辩论和演讲获胜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运动员的天赋,就决心在演讲比赛中获胜。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练习演讲,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失败带给他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杀。然而从第二年起,他开始获胜了。 他最早的目标是在学校里获得学位,毕业后回到家乡学校里去教书。但在即将毕业的那年,他发现同班的一个同学暑假为国际函授学校推销函授课,每周所得的钱,比他父亲一年辛勤劳动所得还高出四倍。 因此,他在1908年毕业后,便赶到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丹佛市,受雇做了一名推销员,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又到南奥马哈,为阿摩尔公司推销火腿、肥皂和猪油。他的这项推销工作虽然很成功,但在1911年,他却到纽约《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表演。一年后,他感到自己并不具备表演的天赋,于是又回到推销行业,为一家汽车公司当推销员。 但这些工作都不是他的理想。他为未能实现在大学的梦想——写小说或成就一番伟业而苦恼。他认为他应该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比赚钱更重要。他决心白天写作,晚间去夜校教书以赚取生活费。他想为夜校教公开演讲课,因为他认为,大学时代他在公开讲演方面受过专业训练,有实际经验。这些训练和经验,扫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使他有勇气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长了做人处事能力。 于是他说服了纽约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同意他晚间为商业界人士开设一个公开演讲班。从此,他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成人教育事业。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他克服了遇到的一切困难,包括美国大萧条,十年婚姻的磨难,事业的失败,在帮助他人成功的同时,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成了百万富翁(相当于今天的千万富翁),而且获得了真正的爱情,拥有了完美的人生。 后记 [这篇短文,原作者是Erbert Hubbard(艾尔伯特·哈伯德)最早发表在1899年的《Philitine》杂志上,后来被戴尔·卡耐基收录在他的一本书中。 这篇文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而出版过。 纽约中央火车站曾将它翻印了一百五十万份,分发出去。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于是便把它译成日文。 接着,在天皇的命令之下,日本政府的每一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了这一篇短文。 目前,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已经印刷了亿万份,对历史上的任何作者来说,这都是破纪录的。]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件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去,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要培育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 凡是需要众多人为他工作的企业经营者,都会因为职员的被动——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烦恼,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这个社会上人们“正常”的工作态度;除非你苦口婆心、胁迫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六名职员,把其中一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哥立奇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反而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下列的问题: 他是谁呀?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你不是指俾斯麦吧? 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 他是过世的人吗? 急不急? 我是否把书拿来,由你自己来查? 你为什么要查他?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一个职员帮忙他查哥立奇的资料,然后又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 当然,我这个打赌可能会输,但根据概率,我还是会赢的。 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在于都把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地。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地工作,你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 你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而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 这种人能写出一封给加西亚的信吗? 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个书记员。” “我看到了,他怎么了?”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件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 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对“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又把那些老板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地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收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景气不佳,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工作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摒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职员——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但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对别人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因为他老是疯狂地怀疑他的老板在欺诈他,或存心压迫他,他无法下命令,也不敢接受命令。如果你要他带封信给加西亚,他极可能回答说:“你自己带去吧!”。 当然,我知道像他这种道德不健全的人,并不会比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更值得同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从事一项大事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漠不关心、偷懒被动、没有良心的员工不离谱太多而日增白发。如果没有这份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将挨饿、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也许是吧。不过,当整个世界变成贫民窟,我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同情的话——在成功机会极小的情况下,他引导别人的力量,终于获得了成功,但他从成功中所得到的是一片空虚,除了食物外,就是一片空白。 我曾经是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的人,也曾经当过老板,我知道这两方面的种种问题。贫穷是不好的,贫苦是不值得推崇的;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场都努力工作的人,我也钦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默默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存心随手把它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 文明,就是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漫长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 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每个办公室、公司、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世界上急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书评(媒体评论)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 ——美国《时代周刊》 在出版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卡耐基那样持久地深入人心,也惟有卡耐基的书,才能在他辞世半个世纪后,还占据着我们的排行榜。 ——《纽约时报》 与我们应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只不过是半醒着,我们只利用了身心资源的一部分。卡耐基因为帮助职业人士开发他们蕴藏着的潜能,在成人教育中掀起了一种风靡全球的运动。 ——威廉-詹姆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 由卡耐基开创并倡导的个人成功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有志青年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它的传播和教导,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生活的意义,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的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想成功的年轻人。 ——肯尼迪总统(1963年在卡耐基逝世纪念会上的演讲) 你真想将自己的生活改变的更好吗?如果是,那么本书可能是你们遇到的最好的书之一。 ——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羊皮卷》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