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编码调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各种设计方案以及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无线移动通信与传输”研究组(WMCT Lab.)取得的研究成果,较充分地反映了编码渊制技术在现代数字通信中的设计和应用。
全书共由9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编码调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信道容量规则及不同的集分割方法、多级编码(multi—kvel codcd,MLC)调制方案及两种译码方法、以截断卷积码作为分量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基于广义阵列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简化的译码方法、基于新型度量的多级编码调制方案、采用软判决译码的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多级编码调制和时空分组编码以及正交频分复用混合系统的性能、其他编码调制方案一一Turbo TCM方案和BICM(bit interleaved codcd modulation)方案等。
本书可以作为通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编码调制技术、纠错编码技术等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与传输技术领域的科技丁作者参考。
本书将全面介绍编码调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各种设计方案以及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无线移动通信与传输”研究组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编码调制技术的最新进展;第2章介绍信道容越规则及不同的集分割方法;第3章介绍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及其两种译码方法;第4章介绍以截断卷积码作为分量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第5章介绍基于广义阵列码的多级编码调制系统,并提出了简化的译码方法;第6章介绍基于新型量度的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并提出了设计最优多级编码调制方案的“非欧氏量度”;第7章介绍具有软判决译码的多级编码调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率有效性;第8章介绍多级编码调制、时空分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混合系统的性能,初步探时了构建在OFDM和MIMO上的多级编码调制方案;第9章介绍其他编码调制厅案,主要有Turbo TCM方案和BICM(bit interleaved codcd moduIation)方案。
第1章 编码调制技术基础
1.1概述
1.2编码调制
1.3CM存衰落信道中的应川
1.3.1移动衰落信道下的EEP分析
1.3.2编码调制的构成
1.3.3小结
1.4 一种新的CM方案——BICM
1.5多级编码调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1.5.1特定渊制方案下信道容量计算的实现
1.5.2一种量度概念——旋转量度
1.5.3适用于Raykigh信道中的8一ASK、MLC/MSD方案
1.5.4采用分组码的网格译码技术简化了MLC译码的复杂度
1.5.5采用软译码方案的多级编码调制性能增益得以量化
1.5.6高效多级编码调制方案
1.5.7将高效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应用于OFDM系统
参考文献
第2章 信道容量规则及不同集分割方法下的信道容量
2.1信道容量规则及其在MLC最优方案设汁中的应用
2.1.1多级编码
2.1.2等价信道
2.1.3信道容量规则
2.2 在AWGN信道中不同集分割方法下的信道容量
2.2.1不同集分割方法的定义与非均匀信号星座
2.2.2 AwGN信道中不同集分割方法下的信道容量
2.3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采用3种不同集分割方法时的信道容量
2.3.1独立Raykigh衰落信道的信道容量的计算
2.3.2 Rayleigh信道中不同集分割方法下的信道容量
2.4分析、比较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MLC方案的两种不同译码方法的性能
3.1多级编码方案中分量码的选择
3.2多级编码的泽码
3.2.1最大似然译码
3.2.2多级并行译码法
3.2.3多级译码
3.3移动Rayleigh快衰落信道的表征与模化
3.3.1快衰落的表征
3.3.2衰落信道的模化
3.4 MLC/MSD及MLC/PDL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性能
3.4.1 在AwGN信道中的结果
3.4.2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结果
参考文献
第4章 Punctured卷积码作为分量码的MLC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