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平江不肖生顾明道卷)(精)
分类
作者 栾梅健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从长沙小吴门出城,向东走去,一过了苦竹坳,便远远的望见一座高山,直耸云表。山巅上一颗白果树,十二个人牵手包围,还差二尺来宽,不能相接。粗枝密叶,树下可摆二十桌酒席。席上的人,不至有一个被太阳晒着。因为这树的位置,在山巅最高处,所以在五六十里以外的人,都能看见他和伞盖一般,遮蔽了那山顶。那山横跨长沙、湘阴两县,长只六十余里,高倒有三十余里。从湘阴那方面上山,虽远几里路,然山势稍缓,走的不大吃力。从长沙这方面上去,就是峰岩峻削,不是精力极壮的人,决没有能上去的。长沙、湘阴两县的人,都呼那山为隐居山。故老相传,说那山在清初很有几个明朝遗老隐居在里面,遂称为隐居山。

这隐居山底下,有一个姓柳名大成的,原是个读书人。只因读过了四十多岁,尚不曾捞得一个秀才,家里又有不少的祖遗产业,父母都亡故了,便懒得再去那矮屋里受罪。他夫人陈氏,容貌既端庄,性情又贤淑,因此伉俪极为相得,中年才得一子,就取名一个迟字。

那柳迟生长到四岁,无日不在病中,好几次已是死过去了。柳大成延医配药,陈夫人拜佛求神,好容易才保留了这条小命。然性命虽保留了,直病得枯瘦如柴,五岁还不能单独行走。加以柳迟的相貌生得十二分丑怪,两眉浓厚如扫帚,眉心相接,望去竞像个一字。两眼深陷,睫毛上下相交。每早起床的时候,被眼中排泄出来的污垢胶着了,睁不开来。非经陈夫人亲手蘸水替他洗涤干净,无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开眼见人。两颧比常人特别的高,颧骨从两眼角,插上太阳穴。口大唇薄,张开和鳜鱼相似。脸色黄中透青。他又欢喜号哭,哭时张开那鳜鱼般的嘴,谁也见着害怕。柳大成夫妇,有时带着他去亲戚朋友家,人家全不相信这般一对漂亮的夫妇,会生出这么奇丑的儿子。只是柳大成夫妇因中年才生这个儿子,自后并不曾生育,夫妇两个痛爱柳迟的心,并不因他生得奇丑减少毫发。

柳迟到了七岁,柳大成便拿了一本《论语》,亲教柳迟读书。柳大成夫妇的意思,多久就虑及儿子不能读书,不过打算略试一试。若真是不能读,便不枉费心血。谁知只教一遍,即能背诵出来。柳大成逐页的教,柳迟竞能逐页的背。并且教过一遍的,隔了十天半月问他,仍然背的一字不差。这才把柳大成夫妇,欢喜得不知如何才好,但是柳迟虽有过目成诵的天才,却是极不愿意读书。不愿意读书,本是小孩子的通病。只是普通不愿意读书的小孩,必是贪着玩耍。那怕玩耍的极无意识,集合无数小孩,三个成群,四个结党,闹得个乌烟瘴气。这类顽皮生活,总是寻常小孩免不了要经过的阶段。

这柳迟很是作怪,他从来不曾和左邻右舍的小孩在一块儿闹过一次,也不学那些小孩玩耍的举动。他不读书的时候,不是坐在位上,抬起头呆呆的望着楼板;便是站在丹墀里,发了呆似的,望着半空中飞走的乌云、白云。有时数墙上的砖,有时数屋上的瓦。见人家厅堂上悬了屏条,屏条上写的是大字便罢,若是小字,他必得从头至尾,数个清楚,柳大成夫妇也禁止他不了。

这么过了两年,他却练成了一种极奇特的本领:凡是多数在一块儿的物件,一落他的眼,即能说出一个数目来,不多不少。他的性质,虽不欢喜和小孩做一块,只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他倒欢喜去亲近。那地方上年老的人,也都喜和他东扯西拉的说故事。

是这么和许多老头儿混了一年,柳迟的性情又改变了。见了寻常混做一块的老头儿,他都不大答理了,却看上上了一班叫化子。凡是来他家讨钱、讨饭的乞丐,他在里面一听得这声音,便和什么最亲爱的人到了一般,来不及的跑出来。给了钱,又给饭,又给衣服,还得问那叫化的姓名,住址。有时高兴,约齐了无数的叫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聚做一块儿。他自己也装成一个叫化模样,或在桥洞底下,或在破庙里面,大家说也有,笑也有。若是天色晚了,便不归家,拣一个和自己说得来的叫化,在一条稿荐里面睡觉。柳大成夫妇虽痛爱儿子,但见儿子这般不长进,也实在有些气忿不过。将柳迟叫到跟前,训饬了好几次。无奈柳迟听了,只当耳边风。一转眼,又是右手拿棍,左手提篮,跟着老叫化走了。

湖南的叫化,内部很有些组织,阶级分的极严。不是在内部混过的人,绝看不出这叫化的阶级来。他们显然的表示,就在背上驮着的讨米袋。最高的阶级,可有九个袋。以下低一级、减一个袋。柳迟和许多叫化混了三年,背上已有驮七个袋的资格了。

一日,他讨了一袋米,走一个村庄经过。见晒稻子的场里,有十来只鸡,在青草里寻虫蚁吃。其中有一只老母鸡,大约有四五斤重。柳迟从袋中掏出一抓米来,把老母鸡引到跟前。顺手抢着鸡项脖,左手往鸡肚皮下一托,那只老母鸡,就到了柳迟的手。只翼膀略扑了两扑,连叫都没叫出一声。他们同伴偷鸡的手法,都是如此。最难偷的,是大雄鸡,雄鸡会跳跃,不肯伏在地下不动。老母鸡的性质,见人向他伸手,十九伏在地下。不过去攫的时候,总得叫一两声。所以下手就得抢着鸡项脖,使他叫不出声。左手托着鸡肚皮,鸡自然不会叫了。

柳迟既得了那只老母鸡,即走到河边,拾了一片碎磁,把鸡杀死。并不挦毛,只破开肚皮,去了肠杂,放下些椒盐、五香、酱油、白酷之类的东西在鸡肚皮里面,拿线扎了起来。调和许多黄泥,将鸡连毛包糊了。再从身上抽出一条大布手巾来,把讨来的米,倒在手巾里,就河水淘洗干净,用绳将毛巾扎好,也用湿黄泥包糊。然后走到山中,寻了些枯枝干叶,拣土松的地方,掘一个尺来大、尺来深的洞。先把黄泥糊的母鸡放在洞里,将枯枝干叶纳满了一洞,取火点燃了,接连不断的添些。

是这么烧过了一个时辰,黄泥已烧得透心红了,柳迟才把鸡取了出来。趁那洞里正烧得通红的时候,把黄泥包的米放下去,只略略加了些儿柴在上面,那生米便能煨成熟饭。柳迟才添好了柴火,心里忽然寻思道:“有这么好的下酒物,没有酒,岂不辜负了这鸡吗?好在身边还有几文钱,何不且去买点儿酒来,再剥鸡子呢?”主意已定,就拿了一只碗,到近处酒店里买了酒。

回到山上,一看火洞的柴枝上面,竖了一片尖角瓦,心里登时吃了一惊。暗想:这深山穷谷之中,那有本领很大的人来寻我的开心呢?原来,叫化子伴里,有这种极大的规矩:不是阶级很高的叫化,不能是这么弄饭菜吃。在这种场合,若是有同道的经过;在火洞上竖一片尖角瓦,谓之起宝塔;在火洞旁边竖一根柴枝,谓之竖旗杆。不是在叫化子伴里最有本领的,阶级最高的,决不敢玩这种花头。烧饭的叫化遇了这种表示,必得停了饭不吃,在山前山后,寻找这起宝塔或竖旗杆的人。寻着了,彼此攀谈几句江湖话,果是本领不错,就请来同吃。

柳迟这日既发见了宝塔,便放下手中的酒,四处张望,却不见一个人影。在山底下都寻遍了,也是没有。回身走上半山,只见一个老道人,身穿一件破布道袍,背上驮一个黄布包袱,坐在一块石头上打盹。身旁放着一口六七寸宽、尺多长的红漆木箱。木箱两旁的铜环上,系了一条蓝布带。大约是行走时,将蓝布带绊在肩上的。柳迟心中忽然一动,觉得这老道不是寻常人。随即双膝跪在地下,磕头说道;“弟子求师三年,今日才遇见师傅了。望师傅开恩,收我做个徒弟。”说罢,又连连磕头,那老道合着双眼不瞧不睬,好像是睡着没有醒来。柳迟磕过了十多个头,膝行移近了两步,又磕头如前说了一遍。老道醒来,揉了揉眼睛,打量了柳迟几下,口里喝了一声道:“我也和你一样,在外面讨饭■口,那里有钱打发你?你不看我身上穿的衣服,像是有钱打发叫化子的人么?”柳迟听了一点儿不犹疑的答道:“师傅可怜弟子一片诚心,求师求了三年,今日才见着了师傅。师傅慈悲,收了我罢!”老道哈哈笑道:“原来你想改业,不做叫化,要做道士。也好,我讨饭正愁没人替我驮包袱,提药箱。你要跟我做徒,就得替我拿这两件东西。但怕你年纪太轻,提不起,驮不动,那便怎好呢?”柳迟至诚不二的说道:“弟子提不起也提,驮不动也驮,师傅只交给弟子便了。”老道立起身来笑道:“你就提着这药箱走罢。”说话时,好像闻着了什么气味似的,连用鼻嗅了几嗅道;“不知是那一家的午饭香了,我们就寻这饭香气,去讨一顿吃罢。”柳迟也立起来,伸手提起那药箱,说道:“这饭香气,是弟子预备着孝敬师傅的。就在前面,请师傅去吃罢。”老道又哈哈大笑道:“我倒得拜你为师才好!你能弄得着吃,还有多余的请我,不比我这专吃人家的强多了吗?”

柳迟引老道到了火洞跟前,把讨米袋折叠起来,给老道做坐垫。老道自己打开药箱,取出一个竹蔸雕成的碗来。柳迟剥去鸡上黄泥,鸡毛不用手挦,都跟着黄泥掉下来了。老道全不客气,一面喝着酒,一面用手撕了鸡肉,往口里塞,不住的点头咂舌说;“鸡子煨得不错,只可惜这乡村之中,买不着好酒。”柳迟道:“好酒弟子家中有,且等弟子去取了来何如呢?”老道摇头道:“已用不着了。好洒来了,没有这么好的下酒菜,也是枉然。你家的好酒,留着等你下次又煨了这么好的鸡的时候,再请我来吃不迟,”柳迟连忙应是。没一会,酒已喝得点滴不剩,鸡也只剩下些骨子了。老道举起竹蔸碗,向柳迟道:“拿饭来,做一阵吃了罢。”柳迟取出饭包,刨去了面上黄泥,解开扎口的线,估料饭多碗小,承贮不下,打算从自己袋里拿一个碗来,和老道分了吃,老道指着饭包说道:“快倒下来给我吃,不要冷了,走了香味。”柳迟不好意思不往竹蔸碗里倒,谁知一大包饭倒下去,恰好一碗,一颗饭也没有多余,更不好意思再从竹碗里分出来。只好双手捧着,递给老道。老道接过来,就用手抓着,往口里吃。一边吃一边说道:“这是百家米,吃了是可以消灾化难的。不过这里面有一大半太粗糙,吃下去哽的喉咙生痛。你下次讨了这种粗糙米的时候,我叫你一个好法子,可以使粗糙的立刻都变成上等熟米。你这袋里,不是有竹筒吗?把讨来的粗糙米,都放在竹筒里。抓一把竹筷子,慢慢一下一下的舂,舂到一千下开外,簸去筒里的糠屑,不都变成上等熟米了吗。”

P3-8

后记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上文坛,平江不肖生和顾明道的武侠小说曾经引起过读者的阅读热潮。作为当时上海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平江不肖生(1890~1957),原名向恺然,名逵,湖南平江人。1907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与鲁迅先生为前后同学。两年后毕业,返国后曾积极参加讨伐袁世凯的运动,讨袁失利后,又第二次赴日。在日期间,他并未专心学业,而是日事浪游、整天花天酒地。1914年,他以留日经历写成长篇小说《留东外史》,1916年5月用不肖生笔名在上海民权出版部出版发行,引起轰动。后寓居上海,续撰《留东外史续集》、《留东外史补》、《留东新史》、《留东艳史》等作品。1923年1月,他在上海世界书局主办的《红杂志》第二十二期上开始连载长篇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后《红杂志》改版为《红玫瑰》,仍继续连载。

《江湖奇侠传》是平江不肖生的武侠代表作,也是上世纪民国武侠小说的奠基之作。小说以湖南省平江、浏阳交界地居民为争夺赵家坪之归属问题为主要线索,穿插进金罗汉、笑道人、红姑、柳迟、罗春霖、陆小青、杨继新、桂武、常德庆、张汶洋等武林高手的传奇故事,写得紧张热闹、生动有趣。1928年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火烧红莲寺》,轰动一时,他也成了这时几乎无人不晓的传奇作家。在艺术上,《江湖奇侠传》将武侠小说神魔化。诸如役鬼驱神、奇门遁甲、呼风唤雨、飞剑杀人、驾云御风、烧鼎炼丹等等,尽管能扩充读者的想象,使小说充满神秘色彩,但有时也会让人匪夷所思,削弱了作品的真实感染力。在结构上,小说并没有完整的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名为长篇,实为短篇集;而且自一。七回至一百六十回,还因作者外出由另一通俗作家赵苕狂续作。在这里我们选取前四十六回,读者也可一窥全貌。除《江湖奇侠传》外,作者还有《近代侠义英雄传》、《江湖大侠传》、《现代奇人传》、《江湖怪异传》、《烟花女侠》等多部武侠作品。其中尤以1923年6月始载于《侦探世界》上的《近代侠义英雄传》最为出色。小说以王五和霍元甲的武术生涯为线索,描写了一批以武术救国的侠者形象,大都写实、可信。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平江不肖生回湖南老家兴办国术,抗战后任安徽大学文科教授等职,解放后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1957年因脑溢血在长沙逝世。

顾明道(1897~1944),原名景程,苏州人,别署正谊斋主,石破天惊室主,又号虎头书生。顾明道虽是苏州人,然而却与上海文坛有着紧密的联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避战乱,举家迁往上海,后因苏州寓所被日寇飞机炸毁,长期滞留上海。创作之余,办“明道国文补习馆”,1944年5月在上海去世。顾明道八岁丧父,小时又因胫膝间患骨结核而致残,行走须拄拐杖。但他自小聪慧,刻苦好学,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1923年初,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武侠旋风,在此影响下,顾明道也投入武侠小说创作,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写下了《荒江女侠》、《侠女喋血记》、《海上英雄》、《怪侠》、《国难家仇》、《海外争霸记》、《侠骨恩仇记》、《虎啸龙吟录》等二十余部武侠作品。当时武侠文学创作中有“向、赵、顾三家鼎足”之称。向,即向恺然,平江不肖生;赵,即赵焕亭,北派武侠小说大家,代表作有《奇侠精忠传》等,顾与平江不肖生、赵焕亭并列,可知他在当时武侠创作中的地位。

《荒江女侠》是顾明道的武侠代表作。1929年,该小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一时间四海传诵,单行本~年中重印四次,至1934年竞重版十四次之多,还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该小说叙一女侠方玉琴为报父仇,随昆仑剑仙一明禅师修炼剑术,功成下山,寻找杀父仇人,除暴安良的故事;其中还穿插与同门师兄岳剑秋的真挚爱情。情乃侠情,侠乃情侠,使得整部作品时而舒缓,时而紧张,显示出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唯因作者以腿疾不良于行,因而许多情节均凭想象,在某些地方也有失真的倾向。《荒江女侠》共出六集八十七回,约一百二十万言。限于篇幅,这里选录的是前二十六回,也相对独立成篇。

栾梅键

2009年11月

目录

凡例

前言

平江不肖生

 江湖奇侠传

 第一回

装乞丐童子寻师 起宝塔深山遇侠

 第二回

述往事双清卖解 听壁角柳迟受惊

 第三回

红东瓜教孝发庄言 金罗汉养鹰充卫士

 第四回

董禄堂喻洞比剑 金罗汉柳宅传经

 第五回

万二呆打鱼收义子 钟广泰贪利卖娇儿

 第六回

述前情追话湘江岸 访义父大闹赵家坪

 第七回

陆小青烟馆逞才能 常德庆长街施勇力

 第八回

陆凤阳决心雪公愤 常德庆解饷报私恩

 第九回

失镖银因祸享声名 赘盗窟图逃遇罗汉

 第十回

木枪头亲娘饯别 铁拐杖娱毑无情

 第十一回

吕宣良差鹰救桂武 沈栖霞却盗收红姑

 第十二回

跛叫化积怨找仇人 小童生一怒打知府

 第十三回

罗慎斋八行书救小门生 向乐山一条辫打山东老

 第十四回

大乡绅挽留周教师 小侠客气煞洪矮牯

 第十五回

小侠客夜行丢裤 老英雄捉盗赠银

 第十六回

湘江岸越货劫书箱 岳麓山寻仇遇奇侠

 第十七回

指迷路大吃八角亭 拜师坟痛哭万载县

 第十八回

小侠客病试千斤闸 老和尚灵通八百鱼

 第十九回

坐木龛智远入定 打和尚来顺受伤

 第二十回

化公子和尚显神通 救夫人尼姑施智计

 第二十一回

逢拐骗更被火烧 得安居又生波折

 第二十二回

香山城夫妻行巧骗 村学究神课得先机

 第二十三回

练飞刀惨掳童男女 忧嗣续力救小夫妻

 第二十四回

迁兴宁再练童子剑 走南岳惊逢智远师

 第二十五回

小剑客采药受惊 新进士踏青被骗

 第二十六回

古庙荒山唐采九受困 桃僵李代朱光明适人

 第二十七回

光明婢夜走桂林道 智远僧小饮岳阳楼

 第二十八回

剪纸枷救人锁鬼 抽芦席替夫报仇

 第二十九回

土地庙了道酬师 义冢山学法看鬼

 第三十回

小豪杰矢志报亲仇 勇军门深心全孝道

 第三十一回

入深山童子学道 窥石穴祖师现身

 第三十二回

惊变卦孝子急亲仇 污佛地淫徒受重创

 第三十三回

述奸情气坏小豪杰 宣戒律枪杀三师兄

 第三十四回

动念诛仇自惊神验 无钱买渡人发杀机

 第三十五回

偷路费试探紫峰山 拜观音巧遇黄叶道

 第三十六回

诛旱魃连响霹雳声 取天书合用雌雄剑

 第三十七回

未先生卜居柳仙村 沈道姑募建药王庙

 第三十八回

药王庙小和尚变尼姑 柳仙村沈道姑收徒弟

 第三十九回

陆伟成折桂遇奇人 徐书元化装指明路

 第四十回

朱公子运银回故里 假叫化乞食探英雄

 第四十一回

卖草鞋乔装寻快婿 传噩耗乘间订婚姻

 第四十二回

魏壮猷失银生病 刘晋卿热肠救人

 第四十三回

巧机缘深山学道 显法术半路劫银

 第四十四回

还银子薄惩解饷官 数罪恶驱逐劣徒弟

 第四十五回

乌鸦山访师遭白眼 常德府无意遇奇人

 第四十六回

铜脚道运米救饥民 陆伟成酬庸清道藏

顾明道

 荒江女侠

 第一回

剑光飞黑夜铁拐逞威 血雨溅红须大刀殒命

 第二回

学武术名山拜师 逞奇能石室杀虎

 第三回

歼三雄大义卫邻寨 驱一道英名震荒江

 第四回

田园荒废苦志寻仇 旅店凄凉伤心哭妇

 第五回

探血案小摧马贩子 求助手遄访云三娘

 第六回

入虎穴双侠蹈危机 收门徒老僧获恶果

 第七回

诛巨狮入生出死 破秘室转危为安

 第八回

飞银丸淫僧伏法 遇侠客众女庆生

 第九回

以柔克刚铁头俯首 设谋害敌壮士杀身

 第十回

破韩庄剑光黛影 归赵璧侠骨热肠

 第十一回

投黑店巧逢奇人 杀女盗欣获宝镯

 第十二回

觞祝华堂神童献绝技 剑飞杰阁怪客说前情

 第十三回

妖人施术欺愚民 双侠奋勇探古塔

 第十四回

毒雾腥风女侠险丧命 香窝艳薮男儿欲销魂

 第十五回

三姊妹同争美郎君 一英雄独探天王寺

 第十六回

石破天惊山中窥奇窟 蛇神牛鬼岛上逢异人

 第十七回

分水岭天豪立头功 张家口剑秋寻女侠

 第十八回

锄强济弱仁心义胆 嘘寒问暖病困情魔

 第十九回

相逢狭路有意复仇 偶入蓬门无心中毒

 第二十回

试葫芦法玄起淫心 斩蜈蚣女侠偿夙愿

 第二十一回

奋神威山中伏鹫乌 怀绝技夜半盗花驴

 第二十二回

鹿角沟喜获新知 双龙坪巧逢老道

 第二十三回

温香软玉大盗敛虎威 宝马锦衣小主觏奇险

 第二十四回

豪气如云观剧惩太岁 柔情若水劫牢救英雄

 第二十五回

大闹风虎堂波兴醋海 双探螺蛳谷身陷重山

 第二十六回

走古刹无意遇能僧 歼巨盗同心成美眷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本丛书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持并策划编纂的文学大系《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该文学大系中有50多位被历史烟尘湮没的海派作家浮出水面,占丛书篇幅的1/5,填补了文学史的部分空白。

该丛书入选作家中既有闻名遐迩的大师、巨匠,也有叶小凤、蒋敦复、彭康、潘黛柳等被文学史家忽略的作家。这其中包括最早准确预测了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大事件的晚清上海名医、小说家陆士谔。

本书为其中一册。

编辑推荐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中期在上海地区出现著名作家平江不肖生、顾明道及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