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星辰之子。人体内的每颗原子都曾在恒星爆炸的炽热炼狱里浴火重生。从宇宙诞生开始,原子便已存在,直到地球毁灭,原子仍将万古永存。原子看尽星起星灭,历尽宇宙沧桑。所以,一颗原子的故事,就是人类的故事,原子万代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的生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从大爆炸到生命诞生的故事)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美国)劳伦斯·克劳斯著//陆剑豪译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人都是星辰之子。人体内的每颗原子都曾在恒星爆炸的炽热炼狱里浴火重生。从宇宙诞生开始,原子便已存在,直到地球毁灭,原子仍将万古永存。原子看尽星起星灭,历尽宇宙沧桑。所以,一颗原子的故事,就是人类的故事,原子万代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的生命。 内容推荐 本书是描写一颗原子穿越永恒的时空之旅,以及生命和宇宙的精彩故事。名闻遐迩的科普作家克劳斯,以深藏于地底的巨大水槽为楔子,回溯远古,直探连水都尚未存在的时空。他一路追踪宇宙的生与灭,带领我们畅游从大爆炸那一刻开始,到地球上出现生命曙光的旅程,不但栩栩如生地描绘原子的诞生,更大胆地假设了生命的最终归宿。 经历了这趟神奇的时空之旅之后,每个人对于人类过去与未来的看法,将有截然不同的领悟。 目录 前言:永恒的边缘之城 第一部 神风 1.原子里的宇宙 2.非此莫属 3.时间的方向 4.先天还是后天? 5.10分钟定生死 6.亿年孤寂 7.暗夜玄机 第二部 旅程 8.第一道光 9.超级大爆炸 10.星系大反击 11.火和冰 12.气体炖的汤 13.危险的能量游戏 14.神奇年代 第三部 回归 15.地狱雪球、人类及其他灾难 16.最美好的时代、最悲惨的时代 17.透过黑暗的玻璃 18.尘归尘 19.土归土 结语 跋 试读章节 公元1281年,元朝第二次大举派兵入侵日本,然而战事亦于同年告终。征日的蒙古大军不但溃败于日本武士的甲胄下,自然的力量“神风”也令蒙古船舰损失惨重。元朝从此不敢再犯,日本人那神圣不坠的岛国傲气因而甚嚣尘上。307年后,历史重演,海上风暴再度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驱离英国海岸,这场胜仗也因纪念奖章上的文字“天起狂风助英,敌军溃不成军”而永垂不朽。大英帝国君权神授的观念,也因而巩固,此后几个世纪,历久不衰。 横越日本海袭日而幸存的元朝船舰,也许会瞥见日本沿岸的峻岭,从距离富山镇不远的海域耸人云霄。这群山脉是日本人眼中的“阿尔卑斯山”,如今已是游人如织的滑雪胜地。从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向下深探,那终年不见阳光、也是因为厉风而形成的幽邃深渊,可能隐藏着人类存在的秘密,尽管与神旨无关,却比任何吹袭过地球的气流更为强劲,仿佛来自太初原始。 在神冈町的茂住矿山深处,放着一座硕大的水槽,充满纯净的水,因为每日不断过滤,水质毫无污染。这座直径40米、深度超过40米的大水槽,就是为人所知的“超级神冈町核衰变实验”侦测器,其中可容纳5万吨纯水,足够供应芝加哥全体市民一日用水所需。然而,这部位于矿坑中的仪器,却是百分之百洁净无瑕,维持实验无尘室的绝对清洁。非如此不可,否则科学家通过排列在水槽外侧的11200台光电管(诡异地就像电视显像管一般)所要仔细侦测却苦无所获的微小信号,就有可能因为些微的辐射污染物而被遮蔽。科学家稍一闪神就可能错过的现象,也许在这座侦测器整个运转期间,甚至是科学家一辈子的生命中,再也无法见到。只要透过这单一的现象,便足以解释为何人类存活在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也能解释人类认知的宇宙究竟能存在多久。科学家苦苦搜寻的信号,已经隐藏了至少100亿年的时光——比起地球、太阳,甚至银河系都还要古老。可是,如果和搜寻事件所蕴涵过程的时间尺度相比,即使是这般漫长的时光,就整个宇宙而言,也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 我们准备展开一场时空之旅,跨越的范围连上一代的科学家也难以想像。从黑暗中的巨大水槽展开旅程也许是奇怪了点儿,但却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有几个原因。这座庞大的侦测器中包含的原子数目,比起人类能见的宇宙恒星更为繁众(大约为恒星总数的1000亿倍)。然而,水槽里这10 34(这表示1之后跟着34个零)个左右的原子中,存在着某颗氧原子。这颗氧原子的演化历史,就是我们接下来整个故事中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颗氧原子,因为从原子外表丝毫看不出来深藏其中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将槽内的每颗原子都平等地单独看待。 “超级神冈町核衰变实验”的水槽如此巨大,而其中我们要谈的对象是如此微小,两者间庞大的尺度差距,正是这趟旅程的楔子,可以带领我们深入未知的领域。槽中某__.原子也许会骤然消逝,这将引领着我们回探时间最初起源的事件。 , 然而,起点和终点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的确,每个星期天,在各地的教堂中,人们可以听到响亮的布道:“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远,宇宙无限。”但是,默诵祈祷文的人难道以为经文所描述的是人类所经历的世界吗?当然不是。地球有起源,生命有起源,就如同太阳必定会照耀,世界亦必有终结。 那么,我们该将祈祷文视为一种隐喻吗?世界有终结,但这个世界不过是无限世界中的一个,围绕着数不清数目的恒星,这些恒星所在的银河系,数目之众,更是难以想像。早在公元1584年,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便亲自撰写《论无限的宇宙与世界》一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布鲁诺写道: “无数的太阳与无数的地球围绕着各自的太阳运转,就如同我们星系中七个星球的情况一样。我们只能看到太阳,因为太阳是最大的天体,而且会发亮,但是人们看不到围绕着太阳的星球,因为星球比较小,而且不会发亮。宇宙中无数的世界与我们的地球一样好,也同样生生不息。” 如果我们将可能性无限延伸,再来思考永恒的问题,那么,到底人们期待什么事物能够永续不断呢?是生命、物质、光,还是意识?甚至我们研究的这些原子能够永远不灭吗? 基本上,这就是我们从幽暗矿脉的水中展开这趟旅程的原因。如果我们探索到一滴水珠的深处,也许是位于“超级神冈町核衰变实验”水槽中的某一滴水,也许真的能够揭开宇宙开创之谜,一探人类未知的前途。P3-5 序言 永恒的边缘之城 当你漫步经过法国总理的马帝纽官邸,穿越五光十色、人群熙来攘往的巴黎第七区,再经过丛簇林立的艺术古玩店,就会来到一座宏伟的18世纪庄园。庄园四周墙垣围绕,阻挡了外界的交通、喧嚣与烦扰。穿过庭院及坐落在庭院中心的大宅后,映入眼帘的是19世纪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 如果你走进别墅,沿着气派的台阶走上阳台,俯视下方精致完美的庭园布置。就会发觉呈现在眼前的奇景:坚硬的石块已幻化为栩栩如生的人形轮廓。千百年来,雕塑家们通过各种素材——岩石、青铜、木头、玻璃,创作出美丽的影像,而罗丹艺术的独特气势,部分便是来自那有形与无形的并存,展现出耀眼夺目的光芒。仿佛岩石本身从底座延伸,衍生出柔抚,有时却充满悲剧性的人体:紧紧依偎的伴侣、休憩的小仙子,还有蜷卧在巨大手掌中的人。我的视线从雕刻的粗糙线条滑落到内部平柔的形态,心思也开始游荡起来,但却飘向更遥远的地平线。我不禁想把这种形态的转变,比拟为人类来自于空无的漫长旅程。我想,这就是伟大艺术的力量吧!带领人们超越世俗的烦扰。释放心灵,让精神随处漫游。 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也都会谈到起源、变迁、生死;有时也会提及死而复生。生命的循环——生、死、再生——像围绕着圆心、规律地转个不停的指针。横跨的时光从几分钟到几千年,大地苍穹漫漫迢迢。总括芸芸大众生死,不过是宇宙时空中的惊鸿一瞥。我们了解的宇宙到底存在多么久远?早在宇宙星尘最初在银河系边缘凝聚成中等大小的恒星、地球诞生之际,宇宙的历史便比地球目前的年龄多出近一倍。我们可以确定,宇宙仍会继续存在,大体上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而且至少要维持如此长久的时光。直到太阳不断膨胀、吞噬地球很久以后,宇宙依然存在,然后逐渐消亡,就像经历漫长冬夜后,壁炉中已烧尽、火光褪去的余烬。 人生一遭是尘归尘、土归土。尽管自然迫使人们认为,本身的经验即是界定存在的一切准则,实际上却不然。自始至终,生命剧场中最具分量的演员。正是组成人体的这些原子。它们也许经历着所有人类的梦想:永垂不朽的机会。 本书就是原子的故事。 和其他的好戏一样,故事里谈的也不尽然都是原子,因为原子和人、狗,甚至蟑螂一样,也都各有其历史。所以,这里要谈的是某颗特别的原子,那颗存在于水滴中氧分子里的原子。说到水,我们的星球大部分都被水覆盖,演化至今,地球却由居住于陆地上的智慧生物主宰。现在你读到此行,此时此刻。这颗原子可能就在你身旁的这杯水里,也可能在迈克尔·乔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球赛中、奋力一跃时鼻头上冒出的汗珠里,或者在那横越太平洋4000英里、准备扑向海岸的狂波巨浪中。在哪儿都不要紧,故事开始时,甚至连水都尚未出现;故事结束时,现在被水覆盖的地球,也将不复存在。千百年来,人类历史曾经上演的无数悲剧,也都早已灰飞烟灭。这个故事处处是高潮,随手见诗意;有悲欢,更不缺离合。 汽笛响起,船已扬帆,故事即将展开,我不禁回想起儿时母亲总不断地如此训诫我:“别碰那东西,你怎么知道那是从哪儿来的!” 后记 海洋对我有一种吸引力,每次在沙滩上漫步时,总是感觉心神舒畅,阳光晒得人暖洋洋。我知道,好久好久以前,就是在这些水中,无形生为有形。过去两年来,我和这位原子好友一起生活,一起呼吸。虽然心里知道,或者应该说以为自己心里知道笔下将成形的故事,但是我真的想不到最后的成品会变成什么样。 我能站在这儿做这么简单的事,其间居然有那么大的学问,想到这点,那种不真实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难道我呼吸的空气中,每一颗原子真的都到炼狱来回走过_.遭?它们战胜刺寒空际、星辰猛热,撞人地球,潜入大陆与海洋地壳,只为了再次浮现?这些原子真的体验过无数生命,见证过无数死亡?它们个个都能穿越宇宙太空,飞驰在我不惜一切只为一探究竟的宇宙中? 凭着想像,我再度神游巴黎的美术馆,置身于老友之间,是罗丹想像中似乎永恒具体形象的老友。现在,古石幻化为肉身固然神奇,但是更令我惊讶的,是了解到水的无所不在:亚当与夏娃在水中、但丁《神曲》中的保罗和法兰西斯卡卷入浪花永恒的拥抱。 我踏入前方的浪花,纵身入水,不知道是否能再浮出水面。但在这一刹那间,我明白了,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论我是否存活,我知道我的原子都会回到海洋的深渊。在我不复存在后,它们会发生什么事还非我所能掌控,不论我个人的希望与梦想为何,它们的未来似乎早已注定。我只是时空的过客,在这浩瀚的永恒中,我的生命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啊。 然而,我仍然浮出水面。不因这沮丧的思绪而扰乱心神。纵身跃出水面,我大口吸气,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呼吸都领着我更深入宇宙谜团,我怎能就此打住。宇宙中尽是各种难解之谜,生命的起源、宇宙空间的终极未来,多么令人着迷,这些谜团正向我招手。 每次想到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我便能稍感慰藉。就像西西弗斯推着巨石迈向山顶一样,宿命的安排使得巨石注定会滚落山脚,然后一切都得重新来过,永不改变。原子的这趟漫长旅程也许告诉我们,灾难带来希望,我们也许永远也无从得知,柳暗花明之后,到底是何种景象。新的美好经验也许即将到临,向前迈出固然步履维艰,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加缪一样,我总是相信西西弗斯的脸上挂着微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