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名人养生谈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郑建斌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选择了中国历代28位名人的养生心得和他们的养生故事,从调身、调心、调食、调神等方面告诉大家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您也能从书中找到适合您自己的养生方式,找到一条通向健康长寿的捷径。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中华名人养生谈”的专著,具体介绍了:彭祖、老子、庄子、孙思邈、武则天、贾铭、刘纯、乾隆、慈禧、罗明山、孙墨佛、吴图南、陈翰笙、宋美龄、郑集、冰心、苏步青、张岱年、张中行、季羡林等人对养生的看法、建议以及他们的养生故事。

目录

彭祖:气功术、营养术、房中术

 一、养生箴言:调息静气、阴阳调和、药膳食疗

 二、食需有方:服用水桂、云母粉、麇角散,长葆青春

 三、动亦有道:凝神练功,驱疲劳又去疾病

 四、怡情养性:淡泊名利,注重品性修养

 五、养生故事:彭祖献策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彭祖比寿

老子: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

 一、养生箴言: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

 二、食需有方:粗茶淡饭即可

 三、动亦有道:贵食母气,气功养生

 四、怡情养性:谦让容忍,有做愚人的勇气及心志

 五、养生故事:老聃论养生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孔子单车人周拜老子

庄子:心斋+坐功

 一、养生箴言:少私、寡欲、清静、超然

 二、食需有方:节食欲就不会劳气伤身

 三、动亦有道:吸纳新鲜空气,倡导运动躯体

 四、怡情养性:把良好的道德情操修养放在首位

 五、养生故事:庄子悟道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惠子相梁/濠梁之辩

孙思邈:节欲、运动、重视食养

 一、养生箴言: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唯在于药

 二、食需有方:饮食清淡、少食多餐

 三、动亦有道:把按摩、摇动肢节等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四、怡情养性:勤修德,住雅室

 五、养生故事:辞谢朝廷封赐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导尿与救人

武则天:心力、智力、体力全面兼修

 一、养生箴言:文武兼习,胸怀开阔,坐禅修身

 二、食需有方:食用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三、动亦有道:通音乐,学书法,擅骑射

 四、怡情养性:也是一位女诗人

 五、养生故事:两个美容秘方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降服烈马/牡丹充军

贾铭:注重饮食,讲究营养搭配

 一、养生箴言:长寿之道,唯在饮食 

 二、食需有方:食物宜清淡,忌多食盐

 三、动亦有道:凡饮酒宜温,不宜热

 四、怡情养性:根据物性的相宜相忌搭配

 五、养生故事:饮水中的养生之道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饮食须知》献皇帝

刘纯:养护结合,三分治七分养

 一、养生箴言:三分治七分养,是药三分毒

 二、食需有方:吃饭七分饱,吃肉块、细粮有害

 三、动亦有道:午饭后散步半小时,要做健身及烫脚

 四、怡情养性:有宗教信仰

 五、养生故事:刘太医谈饮凉水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用死囚犯做人体试验

乾隆:坚持运动,保持有规律的生活

 一、养生箴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二、食需有方:以新鲜蔬菜为主,从不抽烟,注意进补

 三、动亦有道:做呼吸吐纳的气功锻炼

 四、怡情养性:好读书,喜书法,喜欢旅游

 五、养生故事:平衡心态是长寿的良方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j满德坤飞脚踢乾隆

慈禧:重视食补和药补

 一、养生箴言:非常重视食补和药补

 二、食需有方:讲究饮茶、食人参,吃豆腐

 三、动亦有道:温水洗脸,按摩养生 

 四、怡情养性:用各种花卉美容、养颜

 五、养生故事:李莲英献如意长生酒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投桃报李”巧攀高

罗明山:知足常乐、顺乎自然

 一、养生箴言:清淡贵灵丹,生命恒于动

 二、食需有方:饮食不怕杂,青菜玉米佳

 三、动亦有道:散步登山、气功锻炼

 四、怡情养性:心胸宜开不宜郁

 五、养生故事:动静相宜,起居有时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人生不怕难,笑笑便了却

孙墨佛:养生贵在养心

 一、养生箴言:立德立功立言,大仁大智大勇

 二、食需有方:以素食为主,爱吃大葱、大蒜

 三、动亦有道:养生之道,唯书画而已

 四、怡情养性:心情坦然,情操高尚

 五、养生故事:书法是动静结合的养生之道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返老还童”话养生

吴图南:长寿秘诀,只一个“练”字 

 一、养生箴言:锻炼能促进工作和学习

 二、食需有方

 三、动亦有道:体育锻炼是益寿延年的手段

 四、怡情养性:勤学苦练成真传

 五、养生故事:从体弱多病到龙精虎猛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分半堂”主人的故事

苏局仙:心平气和,起居有节

 一、养生箴言:心平气和,起居有节,忘怀一切

 二、食需有方:少荤多素,精粗结合,浓淡适宜

 三、动亦有道:早睡早起,坚持运动

 四、怡情养性:养生秘诀,唯书法而已

 五、养生故事:苏局仙的规律生活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年龄最大的遗体捐献者

谢侠逊:冷静下棋,心境怡淡,作息有度

 一、养生箴言:食廉明耻能增寿,人定原来能胜天

 二、食需有方:主张少食多餐,少量的饮酒

 三、动亦有道:坚持用冷水洗澡,做健身操及慢跑

 四、怡情养性:一生恪守“五不五健”守则

 五、养生故事:主张利用自然力进行锻炼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大丈夫报国不惜粉身碎骨

张群:饮食有节,心情愉快,爱劳动

 一、养生箴言: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

 二、食需有方:常饮药茶,服用新鲜蜂王浆

 三、动亦有道:每天坚持练天竺按摩法

 四、怡情养性:大笑增寿,怒短寿

 五、养生故事:老年惟思静,万事不关心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常服新鲜蜂王浆

陈纳逊:乐观+预防+锻炼

 一、养生箴言:积极乐观,药物抗衰,脑足并用

 二、食需有方:一天五餐,爱喝绿茶

 三、动亦有道:动脑兼动手

 四、怡情养性:以平常心处世

 五、养生故事:注重食品上的营养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

陈翰笙:淡泊明志、注意饮食和运动 

 一、养生箴言:心情舒畅,常活动,注意饮食和睡眠

 二、食需有方:多吃素,少吃肉

 三、动亦有道:常动脑筋,活动四肢

 四、怡情养性:把欣赏轻音乐作为养生内容

 五、养生故事:幽默对疾病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与薛暮桥的师生缘 

宋美龄:如果想长寿,就必须要“心静”

 一、养生箴言:如果想长寿,就必须要“心静”

 二、食需有方:喜清淡饮食,尤爱生吃蔬菜

 三、动亦有道:温水洗脸,药物美容,灌肠

 四、怡情养性:阅读书刊与作画 

 五、养生故事:凡事想得开则活得不累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劝服张学良信仰基督教

郑集:心宽体常适,尤宜慎饮食

 一、养生箴言:心宽体常适,尤宜慎饮食

 二、食需有方:素食为主,多吃蔬菜

 三、动亦有道:喜欢园艺和外出旅游

 四、怡情养性: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

 五、养生故事:每餐八分饱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总结出几条抗衰老的对策

冰心:豁达大度,荣辱不惊

 一、养生箴言: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二、食需有方:饮食清淡,以素食为主

 三、动亦有道:做保健按摩操,坚持散步

 四、怡情养性:童心未泯,爱一切小生命

 五、养生故事:乐观的情绪是养生的灵丹妙药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生死寻常事,精神永留存

苏步青:生活有律,不吃偏食,心胸开朗

 一、养生箴言: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必须坚持体育锻炼

 二、食需有方:蜂蜜水、鸡蛋、牛奶、绿茶

 三、动亦有道:洗冷水浴、步行、按摩头部 

 四、怡情养性:诗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五、养生故事:学习工作养生法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

张岱年:动静结合顺其自然

 一、养生箴言:智者乐,仁者寿

 二、食需有方:米饭加蔬菜,喝白开水

 三、动亦有道:爱运动,爱洗热水澡

 四、怡情养性:注意培养兴趣和爱好

 五、养生故事:保持着简朴的生活观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张中行:顺其自然、平淡安闲

 一、养生箴言:顺其自然、平淡安闲

 二、食需有方:饮食清淡,喜欢粗茶淡饭

 三、动亦有道:特别喜欢散步 

 四、怡情养性: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五、养生故事:学问往上看,享受往下看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爱惜后辈人才

季羡林: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一、养生箴言: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

 二、食需有方:绿豆小米粥、馒头片、牛奶、花生米

 三、动亦有道:少睡觉,多干活

 四、怡情养性:顺其自然,不大喜大悲

 五、养生故事:养猫的故事

 六、取其精、去其粕

 七、名人趣事

试读章节

一、养生箴言:调息静气、阴阳调和、药膳食疗

彭祖的长寿养身秘笈有三大修炼方法,一为调息静气以养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炼气功,心平则气和;二为阴阳调和以宁神,夫妻恩爱,宏图大展,家和万事兴;三为药膳食疗以强筋,适时进补,滋养脏腑,调节气血,培元固本实为良策。彭祖所研制的鹿茸牛肉卷,便是将药用食补发挥到了极致的。

大话养生经

膏方是中药的一种传统剂型,因其服用方便,且具有很好的治疗、调补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中医认为,四季皆可服用膏方进补,但以冬季为最佳。

膏方是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饴糖、蜂蜜或阿胶等煎熬成的稠厚半流体制剂,如雪梨膏、川贝枇杷膏等。内服膏还可分为荤膏和素膏,如加入蜂蜜或冰糖等收膏的膏滋为素膏;加入驴皮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动物胶收膏的膏滋为荤胶。膏方具有补虚扶弱、量体裁方的特点,对多种慢性疾病及体质虚弱者有较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 进补前要调脾胃 冬令进补前应先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补。首先,一些肠胃功能不佳、经常腹胀的朋友,若直接服用滋补膏方,必然加重上述症状。对这些人,要先给予“开路药”,用陈皮、厚朴、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以理气化湿、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其次,正在患病的朋友应首先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咳痰等,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方能进补。否则,如同“闭门留寇”,非但达不到补益的效果,而且会使感冒、咳嗽等绵延不愈。

膏方选择因人而异

膏方有成品方和定制膏方之分,成品方是药厂选用流传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的传统膏方加工、配制而成,如雪梨膏等。定制膏方则是在中医师辨证论治后所开的方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易患感冒、乏力、易出汗、饮食无味、脉弱无力等,可以选用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制成的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脉细无力等,可以选用由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制成的膏方;阴虚体质者,表现为形体偏瘦、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由麦冬、沙参、龟板、枸杞等制成的膏方;阳虚体质者,表现为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尿频遗精等,可以选用由鹿角胶、杜仲、蛤蚧、核桃仁等制成的膏方。

二、食需有方:服用水桂、云母粉、糜角散,长葆青春

彭祖经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麋鹿)角散,使得颜面长葆青春。据烹饪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彭祖制作的“雉羹”了。“雉羹”是用野鸡煮烂,与稷米同熬而成的一种汤羹类,具有鲜香醇厚、易消化等特点。因源于上古,故又有“天下第一羹”之美称。稷米有“益气、补不足、作饭食,安中利胃宜脾,凉血解毒”之功效。雉具有“补中、益气力、止泻痢、除蚁瘘”等功效。两者合二为一,对人体作用可窥见一斑。彭祖之疗生经验,被历代所承认,也被近代科学所证实,故其菜款也能流传至今。

大话养生经

由于工作和生活习惯的原因,现在很多人经常熬夜。这种“夜猫子”的生活方式,容易出现白天头昏脑涨,食欲不佳、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武汉大学张莹雯教授说,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导致阴亏阳亢而产生阴虚内热的症状,不妨使用药膳适当进行调养。

生地炖鸭蛋:每次用生地20克、鸭蛋1~2个,加水适量隔水炖之,蛋熟后去壳,再放人汁中炖20分钟,冰糖调味,食蛋饮汁,每天1次或每周2~3次。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熬夜后口燥咽干、牙龈肿痛者食用。

猪腰炖杜仲:每次用杜仲25克、猪腰子1个,水适量隔水炖1小时,每天或隔2~3天服食1次,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功效,适用于熬夜后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者服用。

莲子百合煲瘦肉:每次用莲子(去芯)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之功效,适宜于熬夜后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

粉葛生鱼汤:每次用粉葛250克洗净切成小块,生鱼一条去腮及内脏,加水适量共煲,鱼熟后放人姜丝、油盐调味,食鱼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有舒筋活络、益气和血、解肌痛等功效,适用于劳累过度熬夜后的肌肉酸痛、颈肌胀痛者服用。

夏枯草煲瘦肉:每次用夏枯草10克、猪瘦肉50~100克,水适量共煲,肉熟后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汁,每天1次。有清肝火,降I~IK-之功效,适用于患有高血压病人熬夜后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

三、动亦有道:凝神练功,驱疲劳又去疾病

彭祖坚持每天清晨练功。他首先正襟端坐,拭揉双目,按摩肢体,舐唇咽液,闭气纳息,服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经鸟伸,导引行步。偶尔身体疲倦或有不适,使导引运气,攻其患处。真气贯通九窍、五脏、四肢以至毛发,疲乏、疾病即一扫而去。这套健身法,被后人概括为“导引法”,至今仍被人们运用于强身祛病。

大话养生经

彭祖导引术是中华的健身养生方法,距今已四千余年,是彭祖四大养生术之根本。

彭祖太极拳秘术是传统太极拳法同彭祖导引养生术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它由彭祖太极十六式和彭祖养生八式组成。该拳法简便易学,不仅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优点,更是融人了彭祖导引养生术之精髓;既能健身养生,又能技击防身,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兼修”之功效。

彭祖太极十六式拳风圆润、刚柔、洒脱,拳姿雅静、轻盈、舒展。行拳以心意为指导,以采自然之气为根本,遵循彭祖强调的“不能一日阴阳不修”的引导原则。达到拳理与自然,人性、养生的高度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平中见奇,绵里藏针的情趣,再配以彭祖养生八式作辅助,达到心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通过各地许多人练后的亲身验证:彭祖养生太极拳对多种慢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坚持练习,能激发人体自身潜能,增强免疫力,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良好的功效。

彭祖太极养生秘术实可谓:观之至简至明,求之至深至奥,思之至微至妙、。

太极拳运动是最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之一。

谈到太极健身,急于求成是很多健身者共有的一大弊病。无论是打太极或是其他运动,大多数锻炼者可能都会感觉自己锻炼的效果不如原先想像的或者期望的好,而事实上,任何锻炼都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操之过急的想法是违反科学的。

四、怡情养性:淡泊名利,注重品性修养

淡泊名利,平和保神,注重品性修养,也是彭祖得以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彭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追求物质享受,情绪恬静而达观。《神仙传》记述“彭祖少好恬静,不趋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据传,殷王前后赠给彭祖数万金,他都受纳了,但却用来救济贫贱,自己无所留。可知彭祖绝非那种四处钻营,终日忙于机谋巧算、患得患失的人。他心地善良,心胸豁达,思想开朗,精神状态经常保持良好,这些正是身体健康的首要保证,也是尽享天年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话养生经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说三”,即“三戒”论。孔子日:“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中“老而戒得”的观点尤其值得老年人深思。“得”者,“获取、占有”利益之意也。老年人历经沧桑,深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的道理,更应珍惜健康。

二是“道四”。其一是指我国古代医学家创立的以模仿虎、鹿、熊、猿四种动物作为强身健体的肢体活动,这是古代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原始方法,是当今拳术、体操运动发展演变的雏形。华佗说,人体“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中枢之不朽也”,他将运动放在养生的首位。其二是指中医学的“四损”之说,即“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告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讲“和谐”二字,要有规律和节奏。同时,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说:“主闭藏者肾也,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余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养生之本在于清心,纵欲无度,肾精亏耗,元神扰乱,损害身体,早衰折寿。恬淡清心,精神内守,避免邪念妄生,相火妄动,做到心安不放纵,形气相和谐,才能保形保精。

意欲太过则暗耗阴精,这是说房事生活频繁,必然会耗伤肾精,但是,对性的欲望过强,即使不行房事,一样耗伤肾精,这叫做阴精暗自潜耗,损气伤神,早衰命短。《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欲适中,以身体健康状况而定,以少为佳,顺应自然,适应双方的性欲发展规律为宜,这样才能逐渐调谐身体内各个系统的正常机能,使人睡眠香甜,食欲旺盛,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五、养生故事:彭祖献策

商纣王想获得长寿的秘诀,他听说彭祖是个异人,纣王便托另一位得道的采女去向彭祖请教。这个采女也精于修身养性,她受纣王之托,便虔诚地向彭祖请教延年益寿的仙方。彭祖见采女有一定的保养根基,便答道:“其实,人的生命,只要保养得当,都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保养寿命之道,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不要伤害性命而已。”

讲到这里彭祖顿了顿,又接着具体地讲下去,“冬天保暖,夏天避暑,一年四季随时调节,就能使身体舒适;美色娇躯,淡淡地品尝娱乐,不要纵欲过度,就能使精神通畅;车马服饰能维持尊严,就应知足,不要贪得无厌,就能使志向专一;八音奏鸣,五色相宜,听觉视觉和悦欢乐,就能使心气平和。这些都是养生之道。凡事都有限度,超过限度,就不能养生,只会招来祸患。这是应该忌讳的。”

采女听了直点头称是。彭祖继续说道:“伤身害性的事情很多。用脑过度伤人,忧虑悲哀伤人,极度高兴伤人,愤怒郁结伤人,汲汲追求伤人,阴阳失调伤人……避开各种伤身之事,顺着天地阴阳之道,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我师傅写了《九都》诸经,共一万三千多字,都是养生保寿的要诀,专给入门的人揣摩的,我今天全部传给你。”

采女回到天宫,对纣王复述了彭祖的话和《九都经》。纣王亲自效法后,果然灵验。P3-7

序言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了,我们日日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之中往返,承载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责任。自我关爱少,健康行动少,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是各种疾病侵扰,情绪低落,烦恼滋生。

千重要,万重要,健康最重要。千宝贵,万宝贵,生命最宝贵。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尽可能延长生命,获得更丰富的人生内涵,是每个人的祈愿,“养生”之道缘此而生。人们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名人的养生经验,延长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健康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要说调养身心,摆脱现代都市人的亚健康状态,还应该从我们传统的养生文化中寻找生命的源头。从老庄道家的阴阳调和之术到近代政界名人的保健秘笈,从武则天的“益母草泽面方”到季羡林的“绿豆小米粥”,相信都可以为您提供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大话养生经”是本书独具特色的板块,它所有的内容都更贴近现代生活,缩短了文化与现实、名人与平民之间的距离,你可以根据环境的冷暖燥湿、身体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宜的调养方式。

生命如歌,人生如画。与其中年得病,身心煎熬,人财两空,不如轻轻松松每一天,快快乐乐100岁。

其实,健康长寿的关键不在天,不在地,不在其他任何人,只在自己。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告诉你哪些因素影响寿命的长短,怎样使它们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本书精心选择了中国历代名人的养生心得体会和他们的养生故事,介绍了他们的养生理念与实践。并按其出生年代先后为序,各自成篇,汇篇成册。

关于养生文化,除了一些大家共知的原则、经验外,名人们也有只属于个人的独门绝招。相信本书为读者提供的中国历代名人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养生心得和经验,定会带给你启发,并为完善属于你自己的“养生经”提供有益的借鉴。你会发现掌握并运用这些常识,自己的身体就会焕然一新,获得健康一点儿都不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