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贡嘎山上俯瞰祖国西南,有一处地方崇山连着峻岭,隔断地平线,像重重屏障环围,形成封闭的盆地;又有河流连着大江,绕过青峰,冲出峡谷,将盆地内外紧密连接……
翻开中国历史书,可见秦末世乱,有义军英雄相约:先入定关中者为关中王。公元前207年,刘邦捷足先登入得关中。但项羽白恃兵多将广,势大超群,于是扭头背约,自立西楚霸王,抢得关中,封刘邦为汉王,辖制巴蜀汉中41县。
这里便是古蜀,璀璨的四川古代文明就从这里诞生……
人文中华,时间绵延,昔日辉煌,今朝灿烂,明天锦绣;空间广袤,民族众多,异彩纷呈,独殊东方。哲学、经济、军事、科技、法律、伦理、教育、民族、宗教、文艺、考古、文物、民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嬗变,积淀无比丰富。
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人文中华”丛书以让广大读者从通俗有趣的图文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古今各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激励爱我中华的热情。
在安宁河流域广泛分布着与礼州遗址相同的文化遗存,都属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的典型文化之一。
1952年发现的绵阳边堆山遗址,于1989年正式进行发掘。遗址出土了陶、石、骨器和房屋基址红烧土等标本数千件,其中生产工具有石斧、刀、凿、刮削器等,以磨制为主,并以器体小型化为特征;陶器以夹砂粗、细陶为主,陶色有红褐、灰、黑等,器形主要为平底器,纹饰相当丰富,有绳纹、网格纹等二十多种,口沿装饰多种多样,波纹、锯齿状纹等尤具特色。
遗址内还发现不同个体的人齿、兽荫和磨制骨器,表明其居民从事定居农业,辅以狩猎;居住的房屋是以草拌泥,木条作筋,经过烘烤的建筑物。遗址年代在新石器时代范围内,绝对年代相当于华北地区的龙山文化早期阶段或更早,碳14测定年代距今4500~5000年。
分析文化形态,可知绵阳边堆山遗址与广汉三星堆新石器文化(三星堆一期)存在某种渊源关系,这对于探索古蜀文明起源和原始文化的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春,在四川广元营盘梁发掘出细石器遗址。发掘工作做得很细,共揭露面积四百多平方米,发现灰坑、灶坑等遗迹多座,出士和采集细石器及石器制品多达万件。出土的细石器大多比较典型,包括石核、石叶、石片、石屑和经过加工的石器等,还有少量陶器。可辨认的器形有碗、小三足器等,表现出新石器较早时期的特点。推测其年代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广元营盘梁细石器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发掘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原始文化遗址,为探索古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提供r线索。
此外,还发掘出大渡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青衣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和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等系列文化遗址。人渡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以汉源最为集中,已发现古遗址十余处,出土有石器、陶器等,其时代距今3500~4000年,为早期农耕经济族类的遗存。青衣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分布广泛,在雅安、芦山、天全、洪雅、夹江、峨眉等县市发现了三十多个石器地点,收集、出土石器三百多件。居民主要从事农耕和狩猫经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分布住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等地,20世纪40年代即在此间发现石器和彩陶,1964年勘察,2000午开始进行较人规模的发掘,发掘新百器文化遗址和采集点已达百余处,出土石器和陶器。研究表明,其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耕和告牧相结合,已初步有了商品交换关系。出土彩陶与西北的马家窑文化接近,可能与马家窑文化进入西南的一支有关。
P25-27
人文者,人类社会之各种文化现象也。
中华者,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总称也。
人文中华,时间绵延,昔日辉煌,今朝灿烂,明天锦绣;空间广袤,民族众多,异彩纷呈,独殊东方。哲学、经济、军事、科技、法律、伦理、教育、民族、宗教、文艺、考古、文物、民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嬗变,积淀无比丰富。
尽管良莠杂陈,但世世代代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民。
回眸传统人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借古开今;面对当代人文,转型接轨,交流互动,全面拓展;展望未来人文,再创辉煌,刷新时代,彪炳环宇。
穿越时空隧道,漫游文化之旅,整合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碎片,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我们推出“人文中华”丛书,俾以让广大读者从通俗有趣的图文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古今各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激励爱我中华的热情。
希冀专家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之余,能为“人文中华”丛书添砖加瓦,倘若惠赐符合本丛书体例的大作,我们将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