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我/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国)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所有读者都能够在本书中得到综合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有关自我的思想。它的材料是新颖的,研究方法是严谨的,表达方式是引人入胜的。这本著作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选读材料,或者是自我专修课的主要教科书,在哪种情况下,读者都会满意的品尝到一道值得一试的学术大餐。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多年来这些变化中的概念和心理学自我研究的价值。而且进一步描述了对这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其他的解释。新的研究和概念与传统的和经典的交织在一起,自我概念和很多其他的现象的关系得以通过仔细挑选的研究调查和广泛的学术探索而被加以解释。作者编写了一本使具有非常不同背景和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够理解的著作。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言

心理学家所指的自我

美国心理学界的自我研究

本书综述

总结

第2章 自我的性质

宾我的性质

自我知觉,自利和自卫本能

主我的性质

总结

第3章 寻求自我认识

开始寻求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来源

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对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的修正

总结

第4章 自我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理论

自我发展过程

一生中的自我发展

总结

第5章 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自我认识表征

自我认识的激活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总结

第6章 行为的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自我与自我调节

成就领域的应用

自我调节失败

总结

第7章 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的性质

塑造期望的印象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

自我展示与社会行为

总结

第8章 自尊

什么是自尊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

应用和反思

总结

第9章 抑郁

主要概念

抑郁的自尊模型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

抑郁的归因模型

抑郁的注意过程

总结

第10章 错觉与健康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与潜在的危害

总结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主我和宾我

我们将从自我的一个特殊性质——映像性——开始说起。想一想句子“我看到帕特。”包含在其中的自我所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是我在看。现在想一想句子“我看到自己。”这里,自我以两种方式出现。我仍然在看,而我看到的东西是自己。用更为正式的话讲,我们可以说人们能够把他们自己当做他们所关注的对象。他们看他们自己时非常像看镜子中他们自己的影像(因此使用映像这个词)。

威廉·詹姆斯(1890)是最先认识到这种二元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建议使用不同的术语主我(I)和宾我(ME)来区分自我的这两个方面。根据他的建议,我们用主我来指代自我中积极地知觉、思考的部分,用宾我来指代自我中被注意、思考或知觉的客体。当我说“我看见帕特”时,其中只牵涉到主我,当我说“我看见我自己”时,两个术语都涉及到了。我是看的主体,也是看的客体。

根据这个定义,主我似乎与所有基本心理过程(如知觉、感觉、思维)都有关。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我们对它们的主观意识(而不是这些过程)构成了主我。主我指的是我们对于我们正在思考或我们正在知觉的意识,而不是身体或心理过程。

宾我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心理现象。当我们使用这个术语时,它指的是人们对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例如,我想我很强壮和我想我不够耐心。心理学家称这些信念为自我指示思想。自我指示思想是对自己的简单想法。有大量的术语被用来描述这些信念,如自我看法、自我意象、特质和自我概念。对我们而言,这些术语是可以互换的,它们都是人们对于他们是谁或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

除了对他们自己的看法,人们也有对他们自己的情感。我可能喜欢我自己,也可能因为自己不够耐心而感到不舒服。这些都是自我指示感觉——对自己的感觉——的例子。

心理学家通常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指代宾我的这两个方面。自我概念指的是人们思考他们自己的特定方式,自尊是指人们感觉他们自己的特定方式。自我的使用范围更广阔,它不仅指我们是如何思考和感觉我们自己的,也指我们进行这些活动时的过程(如我们对于我们思考和知觉的意识)。

尽管主我和宾我是自我的两个重要方面,但心理学家更关注宾我的性质。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人们如何思考和感觉他们自己,以及这些想法和感觉如何塑造和影响心理的其他方面;另一方面,哲学家更关注主我的性质。他们在寻求对自我中直接体验世界的那部分的理解。在本书中,我们将有机会对这两种视角进行探讨,但我们会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理解宾我的性质上。

P2-3

序言

稍具中国文化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周有次做梦梦见了蝴蝶,但醒来后却犯起了迷糊:“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子·齐物论》)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这个典故写到了自己的诗里:“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其实,中国思想家庄周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是个让人一直迷惑至今的问题——“我是谁?谁是我?”这个问题不光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感兴趣,科学家也同样对之兴趣盎然。现代心理学就将自我研究列入中心的议题,当然它所感兴趣的主要不是作为主体的自我,而是作为客体的自我以及我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社会特性(如社会角色、社会类别)和自我认识(例如个性、品味和目标)。这类自我的研究还涉及人们对自己的控制(比如如何向他人表现自己),也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我认识对我们的知觉,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库利曾经形象地把心理学的自我研究比喻成“镜中自我”,也就是说它不是研究个人的自我,而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与他人互动后产生的自我认识,这种自我认识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很多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譬如心理学的自我研究发现,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事实上我们不像想像的那样了解自己,我们常常会把自己想像得比别人好,比别人更强。我们还经常觉得我们和别人不太一样,但别人应该和我们一样。70%的人认为他们的能力比平均水平要高;80%的人认为他们的情感控制要比平均水平强;90%的人认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平均水平要高,但我们恰恰忘记了平均水平就是50%,只有50%的人比另外50%的人在某一方面略强一些。

对自我的心理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克服了我们自我认识中的另外一个常见偏差,那就是我应该比别人更了解我自己,而实际上心理学家对你的了解可能要超过你对你自己的了解。举例来说,每一个人在商店购物时都会认为他买的一定是他喜欢的、需要的,而且是付得起钞票的商品,但他未必知道他的喜好和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一些不易察觉的因素的影响,例如商品摆放的位置、商品的包装、价格定位、时尚、参照团体、文化、个人性格等等。心理学家的贡献就是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并介绍给社会。所以,《自我》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纠正人们自我认识的过分自信有很大帮助。

本书还能帮助我们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定势。如通常我们会认为在生活中,中国人不如西方人那样大胆冒险,但心理学研究往往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经济风险决策上,中国人往往胆子更大,冒险性更强,而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在与法律有关的事务上,中国人也并不像通常想像的那样谨小慎微,我们有时做的一些事情可能是其他文化中的人所没敢想过的。所有这些发现在本书中都有所描述,因此,阅读这本关于自我的著作也是你发现自我的一个过程。

100年前,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声称“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也就是说,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系,如果没有对自我的透彻把握,我们是不可能对人类行为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的。我们选择《自我》这本书作为这套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的首批书目,既希望对人们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有所助益,也希望为人们学习和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其他领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彭凯平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5: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