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包容万千,不仅讴歌自然,更穿透人生,解剖社会。它不仅寄寓了人生百态的家长里短,更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它不仅能吸引读者、陶冶性情,更能发人深思,启迪人生。它不仅能让大家获得美好的享受、文化的熏陶,更能让大家参悟生活的智慧,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彤言无忌》收录孙彤近年来散文精品新作,孙彤的散文于寻常中见深刻哲理,语言朴实生动,记录了作者探索人生的心理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彤言无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彤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散文包容万千,不仅讴歌自然,更穿透人生,解剖社会。它不仅寄寓了人生百态的家长里短,更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它不仅能吸引读者、陶冶性情,更能发人深思,启迪人生。它不仅能让大家获得美好的享受、文化的熏陶,更能让大家参悟生活的智慧,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彤言无忌》收录孙彤近年来散文精品新作,孙彤的散文于寻常中见深刻哲理,语言朴实生动,记录了作者探索人生的心理历程。 内容推荐 《彤言无忌》是孙彤散文集,写出作者真实的自我感受,在细处落笔,把对历史的回顾,对生活的感悟,对时事的剖析,对亲情的守望,对家乡的眷恋记录下来,收集成书。 目录 玉人歌 时间永远在路上 相信未来 聆听自尊的独语 回不去的流年 一个人的第一场雪 熄 往昔之城 漂泊 “被”长大的时代 “五四”漫想 成长的权利 又见桃花开时 寻找属于自己的屋子 春天里 大学里的那些事儿 坦荡荡。往前走 卸 再别北京 凭栏意 晨光微凉 路与蛇 浮世寂影 每个人都需要成长,都在“被”成长 清纯?纯情? 人生有价值 领悟想象中的美好 温煦的青草地 也谈生活与艺术 直面战争的沉殇 树的存在主义哲学 美与美的对接 小轩窗 爱情与给力 链 堡垒 补偿 存在的扁担 “三八”节有感 公主病。有什么不可以 诡异的梦 精致生活 极端 女人之为女人 飘一样的爱情 头发短了 悬浮于远方 寻找更美丽的美丽 烟花般的孤独 掩饰 也谈男人 鱼的悲伤 追旅思 愈美丽,愈罪恶 皂罗袍·新曲 挥手 追旅思 春节——感恩节 归 回家路上的尊严 就此老去 姥姥。我想跟您说说话 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期待 目送 母亲的生日 引 航 懂得 生如夏花般绚烂 只是一种情绪 沿着视线的河 无涯的圆圈 从军行 刚入伍时 烈焰忠诚 信仰应当被“激活” 胜利在胜利之外 黄河的诉说 红土情 走进猛虎师 青年 暴力:血腥的浪漫 生命的色彩 转身 传承的丰碑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 陌上花 触摸文字的快乐 离歌 出去走走吧 此去经年 东京梦华 假如生活是可以将就的 释然人生 守候和游走 一如既往的夏天 随吟 散曲 另外的海洋 在路上 秋雨秋思 清夜唤真 朴实的力量 正午时分 明 朗 冬天的下午 试读章节 “五四”漫想 早晨又是从中午开始的,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是我最近的状态,以至于有点精神恍惚。当我从床上坐起来时,脑海里流星般闪过一个词——憋屈。我感觉到无比的憋屈,莫名其妙的憋屈,就像即将一触即发的山洪,随时都有倾泻千里的可能。 起床后发了一会儿呆,就开始找东西吃,牛奶喝完了,面包长毛了,只好匆匆洗漱后去了餐厅,只剩下残羹冷炙,还好有卖粽子的,就买了一个。现在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这是今年吃到的第一个粽子,今年闰五月,两个端午节,但重复的事情似乎总会由浓酽变得淡然,就像一杯茶,反复续杯就索然无味了。 牛奶没有了,只有红酒,我吃着粽子喝着红酒,看着手中的两样东西,一个清绿,一个嫣红,想这算不算中西合璧,或者叫流行的一个词——混搭?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不用按套路来的,也没有什么规矩可讲。突然想起我在家学做饭时,母亲总是怒目圆睁地看着我笨拙地对着土豆黄瓜左右开刀,大呼切菜怎么能这样拿刀,说着就要抢我手中的菜刀做示范,我连忙闪躲:“只要能把菜切了,怎么切不行,一样的嘛。” 现实秩序是规划好了的,人们往往被众多的规矩紧紧束缚着,看上去千姿百态,实际上却是整齐划一。它有着强大的力量,试图去改变它的,无论结局如何,总会先被撞个头破血流。像当年“五四”的先驱们,高举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旗,轰轰烈烈地试图去推行文化变革和文学变革,试图去启蒙那些麻木不仁的愚众们,以为可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但千千万万的大众在麻木和冷漠中安然拒绝了拯救,中国特定的历史情状和坚不可摧的封建体制使先驱们手中的青铜利剑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锻枪头”。虽然脸上挂着的依然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和清高,但毕竟曲高和寡,内心总是泛着丝丝不肯言说的凄凉和苍楚。于是失望,于是绝望,于是颓唐。 即使在九十年后的今天,启蒙仍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我们依然要寻找梦想的乌托邦,一个没有乌托邦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就让九十年后的“五四”在春天多情的地图上跳舞吧,让灵魂无边无际地漫游,没有时间的拘囿,也没有空间的限制,温柔地顺从着,同时又热烈地反抗着现实的种种,不断在超验的境遇中徜徉。 成长的权利 今天参加朋友的婚礼,又见到我的大学老师魏建,他依然那么激睛昂扬。说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很激动,说现在全社会动不动就要求孩子做什么,计算机从娃娃抓起,英语从娃娃抓起,甚至中国足球也要从娃娃抓起,把负担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孩子的童年就是一片促狭低矮的天空,大人们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其实天下没有做得不好的孩子,只有做得不好的家长。 魏老师说:“我讲两个片段就可以反映出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多么无知。去年奥运会,在北京奥体中心外,记者采访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问中国要举办奥运会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孩子欲张口,妈妈生怕孩子会有什么纰漏,在旁抢先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孩子只好照旧说了。今年济南的全运会,出现了同样的镜头,记者问孩子济南要举办全运会了,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孩子眨眨眼睛,刚想说,身边的妈妈赶紧对宝宝说:‘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孩子机械地重复了一遍。”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济南,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总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她们精心培育的树苗一定要长成她们喜欢的模样。如果没有妈妈在身边,孩子会说什么,肯定不是这样的套话和口号。也许童言无忌,但一定是自己的创造,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才,然而可悲的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更可悲的是家长却意识不到这种扼杀,反而为自己的教育成果洋洋得意。 现在的家长都在教育孩子:“你好好学习就行,别的事情不要你管。”难道好好学习就一切都好了吗?凡是有出息的孩子只出于两种家庭,一种是特别懂教育的家庭,一种是完全不懂教育的家庭。特别懂教育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种有益的引导,完全不懂教育的家庭则给了孩子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近些年来,所谓“80后”、“90后”从出生起就受到过多关注和争议,总是遭到父辈们的猛烈攻击。追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没有长成他们喜欢的模样,我们一边被注目着,一边被鄙视着;一边被宠溺着,一边被声讨着,仿佛我们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父辈们长吁短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如今“80后”中也有一部分已为人父母,希望他们能多一些理解,还给孩子成长的权利。 P25-2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