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也面临诸多威胁。为掌握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动态、加强区内资源管护和物种保育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区职能,贵州赤水桫椤重量自然保护区2015到2017年通过建立样地加强对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变化监测,2023年又进行了一次回访调查,完善了生物多样性定位监测复查体系建设,进一步摸清了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人类活动、毛竹入侵等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今后同类型保护区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让更多的人了解赤水桫椤保护区的科学价值、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录 第一章 监测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自然环境 1.3 生物资源及主要保护对象 1.4 生物多样性特点 1.5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 监测目标及对象 2.1 监测目标 2.2 监测对象 2.3 监测样地设置原则 第三章 工作组织 3.1 任务分工 3.2 人员组成 第四章 监测内容 4.1 监测布局 4.2 二期监测复查 4.3 监测指标与数据分析 4.4 样地(或样方、样带)标识系统的建设和修缮 第五章 典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动态变化监测 5.1 监测方法 5.2 监测结果 第六章 重要物种动态变化监测 6.1 监测方法 6.2 监测结果 第七章 毛竹入侵对桫椤种群的影响 7.1 监测方法 7.2 监测结果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保护管理建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