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牡丹栽培》是以牡丹生物学研究为基础的牡丹栽培学。该卷上编为牡丹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形态解剖特征、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化(含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牡丹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下编介绍牡丹的繁殖与牡丹的观赏栽培、药用栽培与油用栽培,牡丹的病、虫、草害防治,总结了不同地区丰富的栽培经验,建立了适应不同自然条件、满足不同生产目的和要求的栽培技术体系。 目录 牡丹生物学 003第一章 牡丹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004第一节 根的形态与结构 008第二节茎(枝)的形态与结构 015第三节叶的形态与结构 026第四节 花的形态与结构 038 第五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与结构 045第二章 牡丹的生长发育特性046第一节 生命周期与年周期050第二节 根系的生长发育053第三节 枝芽的生长发育 060第四节 花的发育与开花授粉特性 082第五节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091 100 107 第六节 繁殖特性第七节 生物量研究第八节 物候学特征 117 第三章 牡丹的生理生化基础118第一节 光合生理 126 第二节水分生理138 第三节 营养生理153 167 第四节逆境生理 第五节 衰老生理 183 第四章牡丹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184第一节 牡丹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193 第二节 牡丹与菌根的互作关系 198 第三节 牡丹与内生菌的互作关系 001 下篇 牡丹的繁殖与栽培 215第五章 牡丹的繁殖216第一节 播种繁殖226第二节嫁接繁殖 250第三节分株、扦插与压条繁殖 258 第四节 组织培养 第六章 观赏牡丹栽培278第一节 概述 281 第二节 中原观赏牡丹栽培311 第三节 西北观赏牡丹栽培333第四节 西南观赏牡丹栽培350第五节江南观赏牡丹栽培379 第六节东北观赏牡丹栽培396第七节国外牡丹引进与栽培414第八节 牡丹切花栽培 425第七章 牡丹盆栽 426第一节南北牡丹盆栽技术要点 442 第二节 牡丹盆栽砧木优选及其应用 447第三节 牡丹特色盆栽技术 454第四节 牡丹盆栽的应用 476第二节 配套设施设备与设施环境调控481 第三节 牡丹花期调控的原理与关键技术499 第四节 牡丹周年开花栽培关键技术 511第九章 药用牡丹栽培 512第一节 概述 517 第二节 主要种类与品种 521第三节 药用牡丹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525第四节丹皮采收与产地加工 531 第十章 油用牡丹栽培532第一节 概述 539第二节主要种类及其分布545第三节 油用牡丹栽培技术574第四节油用牡丹栽培模式 581 第十一章 牡丹病虫草害防控582第一节 牡丹病害及其防控630 第二节 牡丹害虫及其防控643第三节 杂草危害及其治理 650 第四节 牡丹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463 第八章 牡丹设施栽培与花期调控 464第一节设施栽培与栽培设施 002 659 附录1牡丹进出境及国内运输检疫 673附录2英汉名词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