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打动许多读者:
“我像在照镜子一般观察着自己敏感的一面。” “好具体的生活,说不上苦难的艰辛,说不上安稳的平凡。” “可能一开始大家都是看客,后来也许都想到了自己的人生。” “一种全新的视角,是真实的苦、真实的痛,是这个麻痹世界的一针清醒剂。”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之下,都别放弃自我的感受力、思考力、行动力。”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无法预知明天,此刻拥有着的,就是永恒。” “入世,入尘,入尘世,但他始终善良热烈,保持运动、阅读和写作。” “关于写作,作者给我们点出了坚持的意义。” “作者过着反复波动的流动液体般的生活,或许自由真的会显形。” “它未经网络的粉饰,原原本本地呈现普通人的精神状态。” “作者的平静倒让这现实显得像小说,如此这般翔实又密密麻麻的生活。” “在经历了很多不公、困苦后,依旧保持着一颗纯良、乐观的心。” “坚持思考的灵魂可以一次又一次发现书里已经写过的东西。” “脱离那些外在评判,人始终是活给自己看的。” 内容推荐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至少在四十岁之前,做过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经济收入还拖了人均收入的后腿;从来没有人用‘优秀’来形容过我,也没有人真正关心我的内心世界。” 继《我在北京送快递》之后,胡安焉把视角转向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他讲述童年和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讲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生命中途,选择以笔代口,从境遇、观念、心性、文本等多个层面,细致、生动、具体地梳理一路走来的坎坷颠簸。随之逐渐落成的,是一处丰富、自足、平和的精神家园。 回过头看,支撑他在生活低落处继续前行,并一步步走上写作之路的,正是“生活的另外部分”,是那些“为普通的事物感到惊讶的时刻”。 目录 自序普通的事物 第一章童年,暨我的家庭史 童年的游乐场 我的家庭史 父亲的巴西龟 第二章我为什么写作 1.迟钝 2.一事无成的人 3.崇高 4.在大理 5.不打工,就写作 6.出路 7.非虚构 第三章活着,写着 动物记 日常记 内心记 书评(媒体评论) 胡安焉的写作再一次重申了这一朴素的法则——诚实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才能通达广阔自由之地,而不止于文学。 ——《三联生活周刊》
他在和外界的碰撞中,在阅读和写作的托举中,廓清自己,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和内心秩序。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