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孙犁集/大家小集 |
分类 | |
作者 | 孙犁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内容推荐 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本书选取了孙犁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目录 白洋淀纪事1 芦苇2 琴和箫5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13 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22 嘱咐29 山地回忆39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47 相片52 采蒲台的苇54 铁市前传57 铁木前传[存目]57 从晚华到曲终59 黄鹂——病期琐事60 远的怀念64 书的梦68 画的梦75 戏的梦80 戏的续梦90 乡里旧闻95 度春荒95 村长97 凤池叔99 干巴102 木匠的女儿104 老刁108 菜虎110 光棍113 外祖母家116 瞎周118 楞起叔12l 一根雨叔123 亡人逸事126 母亲的记忆131 父亲的记忆134 服装的故事137 报纸的故事142 牲口的故事147 住房的故事150 猫鼠的故事153 夜跪的故事156 吃饭的故事160 昆虫的故事163 鞋的故事166 钢笔的故事171 芸斋梦余174 小贩178 晚秋植物记181 告别——新年试笔185 鸡叫191 记邹明194 新居琐记、203 记陈肇209 记秀容212 芸斋琐谈(一)215 谈护215 谈才218 谈名219 谈谀222 谈谅224 谈慎226 芸斋琐谈(六)230 谈镜花水月230 我的位置和价值233 谈理解235 谈闲情237 芸斋小说239 鸡缸240 女相士244 高跷能手249 言戒253 三马257 幻觉261 地震268 小混儿274 葛覃278 一九七六年285 小D290 王婉294 冯前298 续弦303 无题307 耕堂读书记311 耕堂读书记(一)312 《庄子》312 《韩非子》315 曹丕《典论·论文》317 陆机《文赋》319 《颜氏家训》320 耕堂读书记(二)324 《三国志·关羽传》324 《三国志·诸葛亮传》330 耕堂读书记(四)333 清代文献(一)333 买《饮冰室文集》记339 读《伊川先生年谱》记346 读《朱熹传》记350 读《沈下贤集》354 买《世说新语》记359 买《汉魏六朝名家集》记365 读《旧唐书》记380 读《宋书·范晔传》409 读《史记》记(上)416 读《史记》记(中)424 读《史记》记(下)433 读《史记》记(跋)440 读唐人传奇记443 关于《聊斋志异》451 谈柳宗元458 《红楼梦》杂说462 欧下日修的散文466 《金瓶梅》杂说471 耕堂杂录481 耕堂书衣文录482 《尺泽集》后记551 《无为集》后记553 《曲终集》后记556 关于我的琐谈——给铁凝的信558 试读章节 我同她们的父亲虽然是同乡,但是在抗战刚开始,家乡正在混乱的时候才搅熟了。那时候,我闷在家里得不到什么消息就常到他那里去,一去就谈上半天,不到天晚不回家。在那些时候,我要求几次,他才肯把挂在墙上的旧南胡,拉去布套,为我,在他也许是为他自己,奏几支曲子。在那些时候,女人总是把一个孩子交到我的怀里,从床头上拉出一支黑色的竹箫来吹。我的朋友望着他那双膝间的胡琴筒,女人却凝视着丈夫的脸,眼睛睁得很大,有神采随着音韵飘出来。她那脸虽然很严肃,但我详细观察了,总觉得在她的心里和在那个男人的心里,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在交流。女人的脸变化很多,但总叫微笑笼罩着。 他们之间,看来已经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女人与其和丈夫诉说什么,是宁可拉过箫来对丈夫吹一支曲子的。丈夫也能在这中国古老的乐器的音节里了解到爱人的要求和心情。这样把生活推演下去。但是,过去的二十八年里,他们的生活如同我的生活一样,是很少有任情奔放的时候。现在,生活才像拔去了水闸的河渠一样,开始激流了。所以,我的友人不愿意再去拉那只能引起旧日苦闷的回忆的胡琴。 不久,他就参加了那风起云涌一样的游击队。女人却留在家里一个时期,因为还有两个孩子,就是现在我说的大菱和二菱。那个女人比起我的朋友来,更沉默些,但关于她的孩子的事,是很爱谈论的。就在那些时候,我去拜访他们,也常从孩子的病说到奶的不够用,说到以后的日子。她很少和我谈音乐上的事,因为我虽然常自称很懂得音乐并且也非常爱音乐,她总不相信。她说一个人爱什么早就应该学习了,早就应该会唱会奏了,不会唱不会奏,那就是不爱。 有一次,我指着怀里的大孩子说: “你说大菱爱好音乐么?” “爱!” “她也不会唱不会演奏啊。” “好,这么大人和孩子比。” 我也觉得这孩子将来能够继承父母的爱好,也能吹唱。她虽然才八岁,当母亲吹箫的时候,她就很安静,眼里也有像她母亲那样的光辉放射出来了。 那母亲说的,爱好什么就该去做什么。不久,她就同丈夫一同到军队里去了。把孩子送到河问的年老的父亲那里去。大菱爱好音乐不久也证明了,那时已经丧失了南胡的演奏者,孩子们还不能即刻去射击,但也知道爱好复仇的战争了。 敌人进攻我们的县城,我的朋友同他的部队在离县城十五里地的沙滩迎击,受伤殒命。那时正是春天。孩子们的母亲赶回来,把他埋葬了。在我看来,这样一个丈夫对她是不能失去,失去就不能再有,甚至连她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主持,在心里失去了主张。她把孩子们接来,又到家里整理了一下我的朋友的遗物。她和我商议,把大菱交给我看管,她带着二菱去。因为孩子们要受教育了。临走,她把那个布满灰尘的南胡给我们留下,她和二菱带走了箫。我想箫对她或者有用。至于胡琴只是在第一个夜晚,大菱从梦里醒来,哭着叫妈的时候,我扯去布套,拉了几声,哄她上床去睡。 等到大菱和我熟惯了以后,一天夜晚,或者是什么中秋节日,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虽然说在教育心理学上,我不应该用这样的撕裂人的心肺的悲哀的故事,去刺那样稚小的孩子的心灵,但我终于讲完了。我努力看进她的眼睛,当看到从那小眼睛里逐渐升起了怨恨的火,我才抱起她到临街的窗前。 序言 现代作家中,完全以作品、而并非作品之外的其他因素传世,并不多见。这样的作家,称得上纯粹的文学家。孙犁是一位。 孙犁的一生,可以说是为文学的一生。以至于在他晚年,当看到刚出版的孙犁文集八卷珍藏本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不是一部书,而是我的骨灰盒。我所有的,我的一生,都在这个不大的盒子里。” 赖工作之便,编者有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日,得以亲聆先生的教诲,历经耕堂劫后十种,和孙犁文集珍藏本的相继问世,见证了先生守正为心,言信文诚的高风亮节。“人之一生,行为主,文为次,言不由衷,其文必伪;言行不一,其人必伪。文章著作,都要经过历史的判定与淘汰。”时间证明,先生的文字,是经得住检验的。 此次应花城出版社约,编选大家小集丛书孙犁集,有机会重沐旧时之温。先生的文字减笃而通透,具常读常新的魅力。其中耕堂读书记,芸斋小说,耕堂书衣文录等,继往布新,多有创意,惜至今未见切当的评价。相信假以时日,其价值必随时移而彰显。 本书精选作者各时期代表作品,依写作年代,兼顾体裁,分为六辑:白洋淀纪事;铁木前传[存目];从晚华到曲终;芸斋小说;耕堂读书记;耕堂杂录。 原作每篇文末,作者均记有写作年月,本编各篇题注,仅标明初刊出处,及首次编人的集名。读书记和书衣文录部分,涉及典籍人物较多,择其要者酌加简注,置于篇末。各辑前,编者略加数语,或引作者自述,意在点明其在孙犁文学生涯中的位置,以收分中有合、联缀全书之效。不当之处,请读者鉴谅。 编者 2008年8月2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