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 2020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梅新林,陈国营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对中国大学智库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以此为基础,从中国大学智库评价的理论建构和学理逻辑出发,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新型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智库评价“三维模型”FAC,即,维度一之契合度: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认定标准与任务要求相关性与匹配度;维度二之活跃度:衡量决策咨询、媒体网络和学术研究交流的参与表现;维度三之贡献度:从量和质的角度评价智库咨政建言、理论研究成果和智库人才培养结果与呈现状态,以期为中国大学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本书推出了中国30家有名大学智库(含国家高端智库)、70家重要智库;描绘了中国大学智库的总体面貌、地域、领域等表征。最后,本书介绍和分析了中国大学智库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提出了完善中国智库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更好地发挥大学智库功能和优势。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大学智库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大学智库是新型智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3)
第一节 大学智库是智库体系重要力量(3)
一 大学智库的基本概念(3)
二 大学智库是重要的智库组成部分(12)
三 大学智库是智库高端人才资源的聚集地(15)
第二节 大学智库是大学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17)
一 大学成果产生的新趋势和特点(17)
二 社会对大学成果转化的重要需求(20)
三 大学智库在成果转化中的平台作用(23)
第三节 大学智库是大学发展的新使命(26)
一 大学功能新的拓展(27)
二 大学服务社会的新使命(36)
三 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39)
第二章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的优劣势与路径(43)
第一节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的优势(43)
一 学科齐全,综合优势明显(44)
二 人才集聚,思想活跃,独立性强(45)
三 专业素养高,理论成果丰硕(48)
四 对外联系广泛,交流与合作活跃(49)
第二节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的短板(51)
一 学术性的路径依赖(51)
二 体制机制的约束(53)
三 成果转化渠道缺乏(54)
四 大学智库处在发展和探索阶段(57)
第三节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的路径选择(60)
一 新型大学智库建设要积极依托大学母体(60)
二 新型大学智库建设要立足学科优势(61)
三 新型大学智库建设要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64)
四 新型大学智库要坚持特色发展战略(66)
五 新型大学智库要利用地域和区位优势资源(68)
第二部分 大学智库评价与“三维模型” FAC
第三章 智库评价的理论与方法(73)
第一节 国外智库评价的理论与实践(73)
一 智库评价的学理基础(74)
二 智库评价的方法(82)
三 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86)
第二节 国内智库评价的理论与实践(90)
一 智库评价的理论(90)
二 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92)
三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简单评析(100)
第三节 国内外智库评价的特点、趋势与借鉴(102)
一 智库评价研究的特点与趋势(102)
二 对大学智库评价的借鉴(105)
第四章 大学智库评价“三维模型” FAC(108)
第一节 大学智库评价的原则(108)
一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109)
二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110)
三 系统性和重要性相结合(112)
四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114)
第二节 大学智库“三维模型” FAC 的构建与指标体系(115)
一 大学智库评价逻辑和总体框架(116)
二 契合度: 智库认定标准与任务要求相关性的评价(118)
三 活跃度: 大学智库机构和首席专家的表征搜索的评价(122)
四 贡献度: 咨政建言采纳、理论研究成果、智库人才培养呈现状态的评价(126)
第三节 大学智库指标权重确定、数据标准化及指数计算(129)
一 指标权重确定及其方法(129)
二 大学智库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133)
三 大学智库综合评价(134)
第五章 Wiki、爬虫技术与中国大学智库数据库(136)
第一节 大学智库数据库建设对大学智库评价的意义(136)
一 提升大学智库研究和评价技术手段(136)
二 汇聚大学智库研究的成果(138)
三 提升大学智库研究评价的科学性(139)
第二节 维基技术和爬虫技术在大学智库评价中的应用(139)
一 维基技术的起源及特征(140)
二 Wiki技术应用于大学智库数据库与评价的优势(142)
三 爬虫技术在智库研究评价抓取信息的优势与局限(146)
第三节 大学智库的数据库模型设计与数据库建设内容(152)
一 大学智库的数据库设计理念与模型构建(152)
二 大学智库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157)
第三部分 中国主要大学智库及其特征
第六章 中国主要的大学智库(163)
第一节 中国30家有名大学智库(163)
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166)
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167)
三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168)
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169)
五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170)
六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171)
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172)
八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173)
九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174)
十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175)
十一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176)
十二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178)
十三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179)
十四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180)
十五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181)
十六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182)
十七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183)
十八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184)
十九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185)
二十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186)
二十一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87)
二十二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188)
二十三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189)
二十四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190)
二十五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192)
二十六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193)
二十七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195)
二十八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196)
二十九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197)
三十 清华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198)
第二节 中国70家重要大学智库(199)
第七章 中国大学智库的主要特征(267)
第一节 中国大学智库的地域分布特征(267)
一 北京市(270)
二 上海市(271)
三 浙江省(272)
四 福建省(273)
五 天津市(274)
六 江苏省(274)
七 湖北省(275)
八 湖南省(276)
九 广东省(277)
十 四川省(278)
第二节 中国大学智库的研究领域特征(278)
一 聚焦国家治理研究的大学智库(281)
二 聚焦行业研究的大学智库(283)
三 聚焦区域发展研究的大学智库(285)
四 聚焦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大学智库(287)
五 聚焦文化研究的大学智库(289)
六 聚焦能源环境研究的大学智库(292)
七 聚焦“一带一路” 问题研究的大学智库(294)
八 聚焦安全问题研究的大学智库(296)
九 聚焦教育研究的大学智库(299)
十 聚焦民族研究的大学智库(301)
第四部分 中国大学智库政策参与和政策建议
第八章 中国大学智库公共政策参与(305)
第一节 大学智库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305)
一 智库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305)
二 大学智库参与和影响政策的主要形式(306)
第二节 大学智库参与和影响政策的主要问题(315)
一 大学智库参与政策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15)
二 制约大学智库政策参与和政策贡献的主要因素(318)
第九章 大学智库发展与评价的政策建议(324)
第一节 促进大学智库发展的政策建议(324)
一 提高新型智库契合度,发挥大学智库优势(324)
二 明确功能定位,坚持特色发展(326)
三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策研究质量(327)
四 有效利用媒体网络,增加大学智库活跃度(330)
五 创新大学智库机制,建立合理激励机制(336)
六 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国际水准(339)
七 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提高大学智库贡献度(340)
第二节 完善大学智库评价的政策建议(341)
一 发挥大学智库评价的引领作用(342)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344)
三 建立多元化的大学智库评价主体(344)
四 采用优选的大学智库评价方法与技术(346)
五 规范评价程序,优化评价环境(348)
参考文献(350)
后记(一) 在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359)
后记(二) 发展中的新型大学智库 变化中的大学智库评价(36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