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作者近年来研究农村社会的集成之作,可以说是作者的代表作,全书约三十余万字,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内容推荐 本书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后乡土中国”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目录 第一章后乡土性 一、关于乡村变迁的几种理论解释 二、后乡土性:特质与性质的维度 三、后乡土性的历史与经验事实 四、后乡土社会的理论解释效度 五、后乡土社会的来临 第二章基本问题 一、乡土中国与后乡土中国 二、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 三、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 四、乡村发展的合力 第三章空巢社会 一、劳动力流动与乡村“空巢社会” 二、劳动力流动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影响机制 四、制度化转移与乡村“留住机制” 第四章村庄未来 一、村庄的前景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