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两位编者长期从事德语文学研究,精心选编了本书的每一篇文章,其所选文本在国内大多是首次面世,将会对研究文化交流的学者、学生,喜欢德语文学、世界文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伸出援手,接收了大量犹太难民。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打破了对中国原有的刻板印象,并对其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进行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等,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人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本书收集并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等)中的杂文、小说、诗歌等,文本虽短小精悍,但视角丰富,塑造了立体多维的中国形象。此外,本书也收录了犹太裔德国作家、戏剧学家马克斯·路德维希·莫尔赴华途中和在华期间写给妻子的信件。这些作品由身处中国的犹太流亡者所作,在呈现其生活和心理诸多面向的同时,也有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德语犹太流亡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为国内的犹太流亡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新素材和新思路,对加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编者序 政治、经济与法律 一桌世界历史的麻将局 沉重的打击 可以期许的未来 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形态 上海将成为工业城市 上海是一座岛 上海经济生活中的难民 霞飞路 规定优选价格 道德 以蝴蝶量刑 中国法律的社会性 上海亟须制定卫生法规! 文化与艺术 中国人的神灵 中国人的辫子 古代中国的神奇眼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