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勒兹伦理思想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张能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如实地分析了德勒兹有关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形态,探讨了德勒兹伦理致思的核心问题:伦理的僭越与生成。重新诠释了其思想智识里所涵摄的伦理精义。这经历了不同理论形态的置换与转变,并具体表现为道德价值本体论的剥夺、反谱系学的共生、朝向生成伦理的价值指涉以及感性身体力量的描述等等。以此,德勒兹给予了伦理学非常独特的规定。从根本上说,这种伦理学表征的是一种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根植的论域不再是意识层面上的先验的、神圣的道德律,相反,它关注的是个体身体被影响的能力和力量。 作者简介 张能,1985年生,湖北浠水人,哲学博士。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理论、法国哲学与现代西方伦理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在《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引论 生成—伦理 第一章 早期伦理之思 第一节 斯多葛学派和事件伦理学 第二节 转向斯宾诺莎的伦理自然主义 第三节 尼采的“力本论”与价值评估 第二章 道德价值本体论的剥夺 第一节 充盈的单义性欲望 第二节 精神分裂分析与游牧学 第三节 机器的伦理学图像 第三章 反谱系学、非地域化的共生 第一节 二元论与理性主义的拒斥 第二节 创建生态整体系统论 第三节 超越人类情感的边界 第四节 道德扩展主义的诉求 第四章 朝向生成伦理的价值指涉 第一节 生成与现代伦理 第二节 获取动物的知觉方式 第三节 普世伦理关怀的显现 第四节 新的自由概念 第五章 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划界 第一节 斯宾诺莎和他的《伦理学》 第二节 内在性:一个生命 第三节 绝对的外部 第四节 内在性与“参照系” 第五节 伦理学与道德的区分 第六章 感性身体力量的描述 第一节 “问题”:优于前道德判断的潜在领域 第二节 受影响的身体之状态 第三节 表达身体的强力与活力 第四节 我们的身体能做什么 第七章 如何回到“源初伦理经验 第一节 康德的“道德律”与自由 第二节 作为一种伦理学的经验主义 第三节 道德的实践态度 第四节 运动—时间与伦理 第五节 单义性拟像伦理学何以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本课题深入追踪德勒兹 思想的道路,特别对徳勒兹 伦理思想作了一种类似“体 系化”的清理和重构,借此 来澄清德勒兹伦理致思的思 想主题一一欲望伦理、块茎 生态伦理、游牧伦理与内在 性伦理等,并揭示德勒兹超 越西方传统伦理之思的思想 努力的深层意蕴。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如下 。 一、着眼于西方传统哲 学思想为伦理致思的奠基问 题,本课题对德勒兹所引入 的一整套从斯多葛主义、斯 宾诺莎、尼采那里获得的哲 学资源进行了讨论(第一章 )。笔者认为,德勒兹正是 在与这些哲学思想碰撞的过 程中才深层次地推动了其对 伦理学的致思。在真正与加 塔里相遇之前,德勒兹早已 通过对斯多葛主义、斯宾诺 莎、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的 耕读而发展出一个个与伦理 学相关的概念,它包含事件 (来自斯多葛主义的事件理 论)、唯物主义伦理学(来 自斯宾诺莎)、先验经验主 义(来自康德的先验哲学) 、绝对的“自在”分化的差异 (来自黑格尔)和身体的力 与活力论(来自尼采)。我 们对德勒兹伦理思想的讨论 必须与西方哲学智识的贡献 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由此, 才能在学理上揭示其理论构 造的来源问题。 二、本书第二章专题论 述了德勒兹的欲望伦理学。 笔者认为,德勒兹的欲望伦 理学处于一种与单义性的欲 望流、精神分裂分析和机械 伦理、无意识、意志等思想 主题的联动之中。或者说, 德勒兹的欲望伦理表现为伦 理思想的一种新的形式,即 对新产生条件的追问。在德 勒兹欲望伦理的表述中,纯 粹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将 驱动力纳入其中,因为,它 蕴含着作为任何一种伦理学 理论的基础的情感理论。由 此,德勒兹的欲望伦理学实 质上是为其伦理学的情感理 论奠基。在这一章节中,笔 者重点考察了德勒兹《反俄 狄浦斯》与《千高原》这两 个思想文本,以充实德勒兹 欲望伦理学的整体构造问题 。 三、本课题根据德勒兹 伦理思想的实情,大体上把 德勒兹关于Rhizoma的沉思 归纳为生态伦理之论(第三 章),把德勒兹关于 Devenir的描述归纳为游牧 伦理之论(第四章),把德 勒兹关于Immanent的思考 归纳为内在性伦理之论(第 五章)。笔者认为,德勒兹 是借共生的生态伦理、游牧 (生成)伦理及内在性的伦 理来展示德勒兹伦理思想的 另类表达倾向。生态伦理、 游牧(生成)伦理与内在性 伦理标征着伦理学本身的一 体运作,但三者各有所重, 生态伦理重于人与自然共生 的道德关怀,游牧(生成) 伦理重于将价值评估从任何 人类标准或目的之中解放出 来,内在性伦理重于不让经 验受到任何将自身形象置于 其他形象之上的单一形象奴 役。德勒兹表面上论述“块 茎”、“生成”及“内在性”, 实即为伦理学的致思奠基。 徳勒兹之论“块茎”,在某种 意义上显示了德勒兹有关与 大地共生的生态伦理情怀。 徳勒兹之论“生成”(游牧) ,揭示了德勒兹强度伦理学 的另类展现方式,也即当“ 生成”关涉到一种强度的虚 拟连接时,德勒兹的伦理学 由此被转换为一种解辖域化 的伦理学。德勒兹之论“内 在性”,实即为思考伦理学 与道德的本质性区分建立某 种根据。也就是说,在内在 性伦理的构造中,拒绝将人 的行动能力与存在方式分离 开来,具体而言,一个人的 行动能力的作动必须根植于 该人实际的生存方式。 四、本课题的第六章对 德勒兹伦理思想的中心词语 Affect(情动)和Corps(身 体)做了尝试性的译解和专 门的讨论,借此挑明德勒兹 伦理思想的目标和内在旨归 。本书认为,德勒兹的情动 概念具有三种基本内涵:作 为非表象性的思想样式、表 征存在之力的连续流变及暗 示着某种差异化的强度变体 即生成。笔者结合德勒兹的 授课稿及不同时期的文本对 其中每一个内涵都进行了探 讨。本章节通过探讨德勒兹 的情动概念,试图阐明德勒 兹对观念、情状、生成同情 动关系的理解,由此突显德 勒兹对此概念的使用以及同 斯宾诺莎哲学的关联。在情 动之中,身体与心灵并未彼 此分离。而所谓的“身体”, 乃是德勒兹思考伦理学的核 心词语,它转换了伦理之思 的题域,即从“我们应该遵 循什么(或者必须做什么) ”转换到“我们的身体能做什 么”及“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我 们身体的力量”等等。相对 于近代伦理学,我们必须根 据理性或者精神意识来为我 们的实践活动立法或确立根 据,在此意义上,我们的行 动能力与生存方式是分离的 。但是德勒兹却极力表明, 我们与我们自身的行动能力 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将其割 裂开来。 五、本课题对德勒兹的 伦理思想作了具体的分析和 系统的探讨,揭示出徳勒兹 伦理致思的底蕴及其思想渊 源,并对德勒兹伦理思想作 了一番检视(第七章)。笔 者认为,德勒兹的伦理学在 一定意义上属于德性伦理学 的范畴,因为它重点考问的 是“我们的身体能够做什么” ,而非“我们必须做什么”。 当面对康德的绝对道德律时 ,德勒兹提出了“问题”这一 概念予以反击。在这种“问 题域”当中,德勒兹始终关 注的是我们的伦理遭遇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