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操作性强。 本书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实问题和审计流程的主要节点内容以及创新思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全部精华,书中大量案例、技巧和运用中各式均来自于作者多年的实务工作积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作者对案例给予精彩解析,先进经验案例生动通俗地介绍了工作方法,使阅读者开拓了视野,更具操作性。 2.专业指导。 本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示范审计业务处理方法编写,现用现查,快速掌握,业务示范前有规范、业务关键点有提示。作者具有多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以及经常为内审人员提供培训。本书对内部审计从业者具有实操性的指导。 3.案例实用。 本书在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紧密结合。对于没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来说,内部审计更多是从理论上对审计业务进行规定,对于实务操作仍需要相应的解释。本书引入了关键案例,让初学者从实务角度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审计内在联系和操作方法,同时更有效的解释了审计工作中的重难点。 内容推荐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对企业的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进行评审,可以全面有效地发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了帮助企业实现其组织目标,合理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 本书严格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编写而成,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指引,浓缩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精华,旨在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实务操作指南,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业务操作水平。 ? 目录 目录 第1篇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第1章 内部审计概述 1.1根据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得出的结论和启示\t1 1.2内部审计的概念、特征、职能与作用\t3 1.2.1内部审计的概念\t3 1.2.2内部审计的特征\t3 1.2.3内部审计的职能\t5 1.2.4内部审计的作用\t6 第2章 内部审计的准则 2.1内部审计准则概述\t8 2.1.1内部审计准则的含义\t8 2.1.2内部审计准则的作用\t8 2.2国际内部审计准则\t10 2.2.1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及演变过程\t10 2.2.2《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的内容\t10 2.3中国内部审计准则\t12 2.3.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框架\t12 2.3.2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具体内容\t13 第3章 内部审计的职业道德规范 3.1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概述\t18 3.1.1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t18 3.1.2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机制\t19 3.1.3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t19 3.1.4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框架与基本原则\t20 3.2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t22 3.2.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职业道德规范\t23 3.2.2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t24 第4章 内部审计的机构与人员设置 4.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模式\t27 4.1.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原则\t27 4.1.2内部审计机构常见设置模式\t28 4.1.3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t31 4.2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t32 4.3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t33 4.3.1执业技能体系\t33 4.3.2职业知识体系\t34 第2篇 内部审计作业流程 第5章 准备阶段 5.1确定审计项目\t36 5.1.1项目来源\t36 5.1.2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t36 5.1.3项目综合评估\t37 5.1.4项目启动\t39 5.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t39 5.2.1审前调查\t39 5.2.2编制检查清单和设计调查问卷\t40 5.2.3面谈\t40 5.2.4穿行测试\t41 5.3风险评估\t42 5.3.1风险评估的考虑因素\t42 5.3.2风险评估总结\t42 5.3.3风险评估的要点\t42 5.3.4风险评估过程中应采用的审计程序\t43 5.3.5风险控制矩阵\t43 5.4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t44 5.5确认评价标准和审计资源\t45 5.5.1确认业务的评价标准\t45 5.5.2确认所需的审计资源\t45 5.6制定项目审计方案\t45 5.6.1审计方案内容\t45 5.6.2审计方案模板\t46 5.7发送审计通知书\t46 5.7.1审计通知书的内容\t46 5.7.2审计通知书的编制及发送要求\t47 5.7.3审计通知书模板\t47 第6章 实施阶段 6.1开展现场工作\t49 6.1.1现场进点会\t49 6.1.2索取、收集必要的资源\t50 6.1.3现场观察\t50 6.2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t51 6.2.1了解内部控制\t51 6.2.2测试内部控制\t51 6.2.3调整审计方案或扩大测试\t52 6.3实施审计测试程序\t52 6.3.1收集、鉴定审计证据\t52 6.3.2审计证据的获取与处理\t55 6.3.3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t57 6.4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复核\t59 6.4.1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t59 6.4.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t60 6.5小结会、撤点会及总结与考核\t61 6.5.1小结会\t61 6.5.2撤点会\t62 6.5.3总结与考核\t62 第7章 报告阶段 7.1审计中期报告\t64 7.1.1向主管审计师汇报测试结果\t64 7.1.2中期报告 \t64 7.2审计发现、结论、建议\t65 7.2.1审计发现\t65 7.2.2审计结论\t65 7.2.3审计建议\t65 7.3审计结果沟通\t66 7.3.1结果沟通的概念\t66 7.3.2结果沟通的目的和作用\t66 7.3.3结果沟通的形式\t67 7.3.4结果沟通的内容、时间和记录\t67 7.3.5结果沟通的对象和方法\t68 7.4撰写审计报告\t68 7.4.1审计报告的定义和作用\t68 7.4.2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t69 7.4.3审计报告的内容\t69 7.4.4审计报告注意事项\t71 7.5审计报告的复核与报送\t72 7.5.1审计报告的复核\t72 7.5.2审计报告定稿\t73 7.5.3形成审计意见\t75 7.5.4审计报告发送及存档\t76 第8章 后续审计跟踪阶段 8.1整改情况调查\t77 8.1.1发送整改通知书\t77 8.1.2审计整改调查\t78 8.2后续审计\t81 8.2.1编制后续审计方案\t81 8.2.2后续审计程序\t81 8.2.3后续审计报告\t82 8.3审计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t84 8.3.1审计档案的内容和整理\t84 8.3.2审计档案归档注意事项\t85 8.3.3审计档案保管期限及借阅\t85 8.4审计成果利用\t86 8.4.1整改落实\t86 8.4.2审计情况通报\t86 8.4.3责任追究\t86 8.4.4移送\t87 8.4.5结果公告\t87 8.4.6考核评优\t87 8.4.7人事任免\t87 第3篇 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第9章 审计证据 9.1审计证据概述\t88 9.1.1审计取证的相关概念\t88 9.1.2审计证据的类型\t89 9.1.3审计证据的特性\t90 9.2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t94 第10章 抽样技术 10.1审计抽样概述\t98 10.1.1审计抽样的概念\t98 10.1.2审计抽样的方法\t98 10.2内部审计抽样的基本流程\t99 10.2.1样本设计阶段\t99 10.2.2样本选取阶段\t101 10.2.3对样本实行审计程序\t103 10.2.4样本结果评价阶段\t104 10.3属性抽样审计\t106 10.3.1属性抽样审计的概念\t106 10.3.2属性抽样审计的基本步骤\t106 10.3.3三种属性抽样审计的比较\t108 10.4变量抽样审计\t109 10.4.1变量抽样审计的概念\t109 10.4.2变量抽样审计的分类\t109 第11章 分析性技术 11.1分析性技术概述\t111 11.1.1分析性技术的概念\t111 11.1.2分析性技术的特点\t111 11.1.3分析性技术的作用\t112 11.2分析性技术方法\t112 11.2.1趋势分析法\t112 11.2.2比较分析法\t112 11.2.3比率分析法\t113 11.2.4回归分析法\t114 11.2.5模型分析法\t114 11.3分析性技术的实际应用\t114 11.3.1分析性技术的关键\t114 11.3.2分析性技术在内部审计各阶段的应用\t115 第12章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12.1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概述\t117 12.1.1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t117 12.1.2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t117 12.1.3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t117 12.1.4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常包括的内容和不包括的内容\t118 12.2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t119 12.2.1确定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需考虑的因素\t119 12.2.2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t120 12.3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t124 12.3.1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工作的性质\t124 12.3.2审计档案的结构\t124 12.3.3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t125 12.3.4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t126 第4篇 基础内部审计实务 第13章 企业业务循环内部审计 13.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审计\t128 13.1.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t128 13.1.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t132 13.1.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审计\t136 13.1.4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审计案例介绍\t143 13.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审计\t156 13.2.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t156 13.2.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t159 13.2.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审计\t161 13.2.4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审计案例介绍\t164 13.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审计\t177 13.3.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t177 13.3.2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t179 13.3.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审计\t182 13.3.4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审计案例介绍\t190 13.4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审计\t192 13.4.1投资与筹资循环的特点\t192 13.4.2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t195 13.4.3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审计\t199 13.4.4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审计案例介绍\t201 13.5货币资金的内部审计\t209 13.5.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概述\t209 13.5.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t210 13.5.3库存现金审计\t213 13.5.4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审计\t217 13.5.5货币资金的内部审计案例\t225 第14章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14.1建设项目审计概述\t229 14.1.1建设项目审计的含义\t229 14.1.2建设项目审计的特点\t230 14.1.3建设项目审计的方法\t232 14.2建设项目审计的内容\t238 14.2.1开工前审计\t238 14.2.2在建项目审计\t239 14.2.3竣工决算审计\t242 14.3建设项目审计的要点\t242 14.3.1聘用专业人员的风险和质量控制\t242 14.3.2跟踪审计方式的选择\t243 14.3.3跟踪审计中审计责任和管理责任的区分\t244 14.3.4不同承包合同形式下的造价审计重点\t244 14.4建设项目审计案例介绍\t245 14.4.1某科研所综合楼建设项目审计案例\t245 14.4.2 Y公司员工宿舍建设项目审计案例\t249 第5篇 按目标分类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第15章 合规性审计 15.1舞弊审计\t254 15.1.1舞弊审计概述\t254 15.1.2舞弊审计的内容\t254 15.1.3舞弊审计的方法\t258 15.1.4舞弊审计的案例介绍\t259 15.2内部控制审计\t262 15.2.1内部控制审计概述\t262 15.2.2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t263 15.2.3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t267 15.2.4内部控制审计的案例介绍\t269 15.3合同审计\t284 15.3.1合同审计概述\t284 15.3.2合同审计的内容\t284 15.3.3合同审计程序\t286 15.3.4合同审计的方法\t287 15.3.5合同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t288 15.3.6合同审计的案例介绍\t289 第16章 保证性审计 16.1风险管理审计\t295 16.1.1风险管理审计概述\t295 16.1.2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t296 16.1.3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t301 16.1.4风险管理审计的方法\t302 16.1.5风险管理审计要点\t304 16.1.6风险管理审计的案例介绍\t305 16.2财务审计\t313 16.2.1财务审计概述\t313 16.2.2财务审计的内容\t313 16.2.3财务审计程序\t314 16.2.4财务审计的方法\t315 16.2.5财务审计要点\t316 16.2.6财务审计的案例介绍\t317 16.3信息系统审计\t321 16.3.1信息系统审计概述\t321 16.3.2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t323 16.3.3信息系统审计程序\t324 16.3.4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t326 16.3.5信息系统审计的要点\t327 第17章 绩效达标审计 17.1内部经济责任审计\t330 17.1.1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t330 17.1.2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t333 17.1.3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t336 17.1.4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t340 17.1.5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点\t346 17.1.6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介绍\t347 17.2绩效审计\t355 17.2.1绩效审计概述\t355 17.2.2绩效审计的内容\t359 17.2.3绩效审计的过程\t360 17.2.4绩效审计的评价和方法\t361 17.2.5绩效审计的要点\t364 17.2.6绩效审计的案例介绍\t365 第18章 绩效提高审计 18.1职能管理审计\t373 18.1.1职能管理审计概述\t373 18.1.2职能管理审计内容\t374 18.1.3职能管理审计程序\t376 18.1.4职能管理审计要点\t376 18.1.5职能管理审计的案例介绍\t377 18.2战略审计\t380 18.2.1战略审计概述\t380 18.2.2战略审计内容\t381 18.2.3战略审计程序\t382 18.2.4战略审计要点\t384 18.2.5战略审计的案例介绍\t385 18.3治理审计\t395 18.3.1治理审计概述\t395 18.3.2治理审计内容\t397 18.3.3治理审计要点\t401 18.4经营决策审计\t402 18.4.1经营决策审计概述\t402 18.4.2经营决策审计内容\t404 18.4.3经营决策审计要点\t405 18.4.4经营决策审计的案例介绍\t405 第6篇 内部审计管理 第19章 内部审计部门管理 19.1内部审计部门管理概述\t409 19.1.1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的概念\t409 19.1.2内部审计部门管理的目标和标准\t409 19.1.3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力与责任\t410 19.2内部审计部门计划管理\t410 19.2.1制订年度审计计划的基本要求\t411 19.2.2制订年度审计计划的基本思路\t411 19.2.3年度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t412 19.2.4制订年度审计计划应考虑的重要因素\t413 19.2.5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关系处理\t415 19.2.6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及工作手册编制\t416 第20章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 20.1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概述\t422 20.1.1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目标\t422 20.1.2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要素\t422 20.1.3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标准和手段\t426 20.2项目运行管理\t427 20.2.1内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t427 20.2.2内部审计项目成本管理\t427 20.2.3内部审计项目现场管理\t427 20.3内部审计项目外包管理\t429 20.3.1内部审计项目外包服务的内容\t429 20.3.2内部审计项目外包的形式\t429 20.3.3内部审计项目外包的优势和缺陷\t429 20.3.4内部审计项目外包的现实考虑\t431 20.3.5加强对内部审计项目外包业务的监管\t431 第21章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21.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概述\t432 21.1.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目标\t432 21.1.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范围和措施\t433 21.1.3内部审计质量标准\t433 21.2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t434 21.2.1内部评估\t434 21.2.2外部评估\t435 21.3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流程\t436 21.3.1组建评估组\t436 21.3.2编制评估方案\t437 21.3.3召开进点会\t438 21.3.4现场评估\t438 21.3.5汇总评估结果\t439 21.3.6召开出点会\t440 21.3.7出具质量评估报告\t440 21.4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t440 21.4.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问题\t440 21.4.2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具体对策\t441 第22章 风险评估 22.1风险评估概述\t443 22.1.1风险评估的概念\t443 22.1.2风险评估的目的与作用\t444 22.1.3风险评估的方法\t445 22.2风险评估流程\t448 22.2.1风险识别\t448 22.2.2风险的分析与评价\t451 22.2.3风险应对\t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