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教育之“道”,恐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寻并积极实验着的事。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期望却不一样,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凝眸深思,我们会找到一些原因,但如何改进,如何能事半功倍?这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似易解决,又实难解决的问题。本书就是想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教师所做的摸索与实践给大家一点启示、一点借鉴、一种灵感和一种信念,改变学生,同时也改变自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有道/新教育文库我的教育随笔 |
分类 | |
作者 | 李镇西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寻求教育之“道”,恐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寻并积极实验着的事。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期望却不一样,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凝眸深思,我们会找到一些原因,但如何改进,如何能事半功倍?这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似易解决,又实难解决的问题。本书就是想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教师所做的摸索与实践给大家一点启示、一点借鉴、一种灵感和一种信念,改变学生,同时也改变自己。 内容推荐 “教育”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词,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仅指我们特定的学校教育工作。教育一词的解释是:“教,教育;育,也是教育。”二者同义强调。教,平时则有教人知识和技能之义。可见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勇气、智慧、待人接物、礼仪外交等方面成长,而这一切的教育又都根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于是我们本着这样的原则来选编内容。“教育有道”就是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爱”的诠释,是“学高为师,身正乃范”的写照,是我们老师“爱的智慧”。 目录 No.1 爱的智慧 不要在学生的心灵上打桩 用真情催生学生的成熟 退一步,海阔天空 美丽的“谎言” 教育根植于“爱” 金鱼缸的启示 感激 “老师,借我一颗星” 张老师教育散记 给孩子一份轻松的心情 我与单亲学生 沟通从心开始 不能遗忘的群体——中等生、后进生 他不再踹板凳了 最是那一握手的感动 No.2 教学求新 从“司马光的办法不好”说起 微笑的力量 和孩子们共享教学参考书的日子 怀念“板书” 其实复习课也可以这样轻松上 做个引路人 有时,笔谈会更受学生欢迎 寻找突破口 向学生学习 又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从“塞缪尔观鱼”得到的启示 “从速之客”演绎的精彩 课堂上飞来美丽的小鸟 让学生交换作业本完成作业的尝试 由“郭靖习武”想到 让激情成就教育 学会等待 那抹不逝的彩虹 No.3 不经意间 “她很漂亮” “你坐我车吧!我带你上学” “老师,让他写篇蚂蚁爬树的文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教育需要转个弯儿 给孩子一座“快乐的城堡” 引导孩子铺就一条五彩的心路 “金钱和废纸屑的分量相等” 过分的“关心”是负担 老师的小礼物 孩子,我佩服你 成长的童心 No.4 教余思绪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童心勿欺 老师,不要吝惜你的表扬 读《三个和尚水多得喝不完》有感 给孩子多一份倾情关注 今天,老师的嗓子好疼 把“事件”放在整个人生中来看 “管鲍之交”与“师生之交” 艺术的感染 由“鼻青脸肿”想到的 No.5 班级之光 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倾听 成功源于教育方式的改变 四颗荔枝 学会赏识自己 抓住契机育童心 “扫把”的故事 半夜歌声 要“道理”还是要“暴力” 篮球比赛风波 独特的初一开学见面会 No.6 战胜自己 一堂以尴尬为主题的课 我庆幸,那棵小树没有被我砍倒 我的疏忽保全了一颗自尊心 真情的力量 教育的“转移” 不要告诉她“你有多么不好” 给学生一个台阶 “肥皂水”里的智慧 试读章节 我与单亲学生 钱红英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慢慢长大,那些幸福家庭中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勇敢、娇气,有的甚至有些霸道,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缩影。三年(3)班有三个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男孩,他们的父母因种种原因离异了,幼小的他们生活在并不完美的家庭中,这让我感到不安,时常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担忧。 有人说过:爱,是通向孩子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孩子心灵的伤痛,只能用爱心去温暖、去化解。 小钊,是个白白净净挺俊气的男孩。人也机灵,聪明,可平常不能控制自己,有时贪玩,甚至忘乎所以。我与他谈心时,他满口允诺不犯错误,可就是不持久。小钊母亲远在日本工作,他便寄居在阿姨家中,和读初三的表哥一起学习。他阿姨一方面要照顾着自己的儿子考高中,另一方面还忙于替人家做缝纫活。对小钊,虽说她也很关心,但有时因事情多,也难以顾及。前几天,小钊常与班内的几个贪玩的同学在一起玩玩闹闹,结果语文作业出错,书写不端正,找他谈话时,还有点不在乎的样子。怎么办呢?我试着问他,最近你有没有跟妈妈打电话?他呆住了,不说话,低着头,眼中含着泪。早在去年,我去过他阿姨家,小钊一有进步或得了优点卡,他会马上叫阿姨给他妈妈打电话,报喜讯的。可是,从这学期开学至今,他还没有给妈妈打过电话。我想问题大概就出在这里。 为了不伤害这个孩子的自尊心,我就让他想像一下,现在你妈妈在日本干什么,在玩?在享受?还是在……妈妈去日本三年了,她为了谁?假如你不好好读书,她会高兴吗? 在一连串的追问下,这个聪明的男孩抬头说:“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不再贪玩了。”我说:“适当适时的玩是应该的,老师有时也在玩,在玩中可以得到心情的放松,可是并不等于忘掉或代替不做事了。”我摸着他的头,说:“你妈妈、阿姨都很关心你,为了让你能好好生活,他们吃苦耐劳地工作,真不容易!你已经上三年级了,该知道怎样生活了,相信自己,用优异的成绩向妈妈报喜。等妈妈回来和你团聚时,你已经是个优秀的小男子汉了,你妈妈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小钊听了我的话,点点头,有点羞涩地说:“我会这样做的。”接着,我与他又聊了好一会关于课余爱好的话题。愉快的谈话终于被午间阅读铃声打断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轻轻吁了口气。 P30-31 序言 寻求教育之“道”,恐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寻并积极实验着的事。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期望却不一样,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凝眸深思,我们会找到一些原因,但如何改进,如何能事半功倍?这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似易解决,又实难解决的问题。本书就是想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教师所做的摸索与实践给大家一点启示、一点借鉴、一种灵感和一种信念,改变学生,同时也改变自己。 “教育”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词,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仅指我们特定的学校教育工作。教育一词的解释是:“教,教育;育,也是教育。”二者同义强调。教,平时则有教人知识和技能之义。可见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勇气、智慧、待人接物、礼仪外交等方面成长,而这一切的教育又都根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于是我们本着这样的原则来选编内容。“教育有道”就是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爱”的诠释,是“学高为师,身正乃范”的写照,是我们老师“爱的智慧”。 教育仅仅有爱,还不够,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把握灵感,善于变化,润物细无声,方能做到“百川归海”,于“不经意间”也能“教学求新”。 我们深知教育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是师生协调共育、相互感化、相互依存的过程。如何教育好学生,如何管理好班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于是我们拾掇了老师们在生活中亲历的一些小故事,剪辑成一个小小的片段——“班级之光”。期盼在月华初上的夜晚,在茶香袅袅的时候,掬一束光,消融老师们工作的困惑,化解一天的疲倦。 教育的最大难处不在学生,而在我们教师自身。在于我们自己是否能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能否敢于正视自己、战胜自己。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力量。找到自己的症结,敢于向自己下刀割疾,是教师走向教育成功的必经之路,是“教余思绪”、“战胜自己”的初衷。 《教育有道》只是采撷了教师寻常日子的点滴浪花,还有许多波澜在一线涌动,在不被人注意的平凡世界流淌,我们愿意不断地汲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不是我们编辑出来的,也不是作者们写出来的,而是一线教师们用行动“做”出来的。没有实践便不可能提炼出这么多富有智慧的教育之道。我们真诚感谢本书每一位作者! 教育之道的探寻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愿意和各位老师一起继续不懈努力! 张颖春 书评(媒体评论) 讲述中国教师自己的故事,感动中国教师的精彩人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 真正的教育叙事研究,真正的教师成长档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副校长——李镇西 在这里,您会看到中国教师的梦想故事、情感故事、课堂故事,看到他们行走的足迹,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