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左传选(插图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春秋)左丘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甄选原著精华,高效阅读。精心勘校,通俗化注释。近百幅精美插画,图文并茂,轻松读懂经典。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左丘明所著,记录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该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目录
隐公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大义灭亲
桓公
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
王以诸侯伐郑
季梁谏追楚师
庄公
曹刿论战
宋南宫万之勇
陈公子完奔齐
闵公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卫懿公好鹤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氏
僖公
齐桓公伐楚
宫之奇谏假道
晋国骊姬之乱
葵丘之盟
秦晋韩之战
子鱼论战
晋公子重耳的流亡
晋文公围原
展喜犒师
晋楚城濮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殽之战
文公
楚商臣弑君
狼瞫之死
宋公子鲍礼于国人
郑子家告赵宣子
宣公
宋国的败将华元
晋灵公不君
王孙满对楚子
郑灵公之死
申叔时说楚王复封陈
楚许郑平
晋楚邲之战
宋及楚平
成公
齐晋搴之战
楚归知禜
巫臣教吴叛楚
晋归钟仪
吕相绝秦
晋楚鄢陵之战
襄公
祁奚请老
晋灭偪阳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齐晋平阴之战
祁奚请免叔向
叔孙豹论三不朽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张骼、辅跞挑战楚军
晏子不死君难
伯州犁问囚
蔡声子论晋用楚才
季札观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不毁乡校
昭公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郑子产与子皙争聘
晏婴叔向论晋季世
晏婴辞更宅
伍员奔吴
子革对灵王
晏婴论和与同
子产论政之宽猛
齐鲁炊鼻之战
鱄设诸刺吴王僚
定公
申包胥乞师
鲁国侵齐
齐鲁夹谷之会
哀公
伍员谏许越平
楚昭王不禜
齐鲁清之战
楚国白公之乱
卫庄公之死
勾践灭吴
序言
《左传》原名《左氏春
秋》,汉时称《春秋左氏传
》,后世简称《左传》。《
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记
述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468年),历经十
二代君王、二百五十五年的
历史。
《左传》为《春秋》三
传之一,也是三传中影响最
大的一部。尽管《左传》因
《春秋》而作,但其在编年
体例上要比《春秋》完备许
多,在史学价值和文学性上
更是远甚于《春秋》,以至
历代均有学者认为《左传》
本就是一部独立成书的编年
体史书,内容虽与《春秋》
有一定联系,却不是其解经
之作。《左传》的记事年代
与《春秋》大致一样,只是
比后者多了十七年,并对后
者的史料进行了补充和丰富
。《左传》不但记载了鲁国
一国的历史,还兼载各国历
史;不但记录国家政事,还
广泛涉及先秦时的社会面貌
。而且,《左传》一改《春
秋》流水账一般的枯燥记述
,代之以成体系的史料编纂
法。以上这些优点,使得《
左传》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左传》究竟为何人所
著,至今学界仍有争议。主
流的看法是,此书的主要作
者应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
明。书中涉及战国初年的历
史,由此可见不是出自左丘
明一人之手。现在的普遍观
点是,此书由先秦儒家学者
收集各国史料、传闻编纂而
成,成书时间应在战国初年

《左传》的政治、道德
倾向鲜明,其观念与儒家相
近,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
宗法伦理,同时也有“民本”
思想。书中虽然也有讲天道
、鬼神的内容,但其重要性
已在“民”之下。如:“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
民而后致力于神。”(桓公
六年文引季梁语)“国将兴
,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庄公三十二年文引史嚚
语)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
者对此类观点是持认同态度
的。先秦诸子散文(如《孟
子》)也有相似的论述,可
见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思想的
进步。
《左传》作为一部史学
著作,其叙事多是从大处着
手。书中记述了影响历史发
展趋势的重大事件。其史料
选材有以下几大类:一、王
朝衰落;二、诸侯争霸;三
、宫廷内乱;四、卿大夫家
族兴衰。较之《春秋》,《
左传》的叙事技巧、功力都
有了长足进步。许多头绪杂
乱的关键历史事件,书中都
能杂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加
以记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书中对春秋时著名的五大战
役的生动刻画。
《左传》中所记载的诸
侯国间的外交活动也十分精
彩。此类史料虽有官方记录
作为依据,但也肯定要经过
作者的艺术加工才能如此严
密又不失趣味性。《左传》
与《尚书》《国语》所记述
的外交活动相比,优点显而
易见。如《烛之武退秦师》
一节,全篇不足二百字,却
用精炼的言语讲述了秦国东
扩而受晋国阻挡的历史背景
,深刻分析了秦、晋、郑三
国的关系,论证了秦国唯有
保全郑国才能使其国家利益
最大化,于是秦、晋两大强
国的联盟瓦解也就顺理成章
了。当读到烛之武用精辟的
战略分析劝退秦军,从而挽
救了本来必亡的郑国时,今
天的读者仍会心潮澎湃。
《左传》既是一部史学
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
作品。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
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也是被后世学者评为继《尚
书》《春秋》之后,开《史
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
典籍,有“情韵并美,文采
照耀”的美誉。这部大书用
生动、凝练的笔触刻画了那
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同时也
反映了先秦时代的民风民俗
、社会面貌,是对春秋时代
的真实记录。
为了能使今天的读者对
这部旷世名著有一定程度的
了解,本书精选了《左传》
里的一些经典篇目,并加以
简明注释。编者还给每篇作
品都写了题解及评析,或介
绍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相
关背景,或做一些文学评点
。此外,为了增加读者对《
左传》的感性认识,本书还
插入了大量反映文中历史故
事情节的精美插图。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
我们参考了大量近年出版的
有关《左传》的研究资料,
谨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
有疏漏、不足之处,敬请广
大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
被后世推为“春秋三传”之首;被誉为开《史记》《汉书》先河的史著;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精选《左传》中的经典章节,便于读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高效阅读。注释简明精辟,译文力避奥涩,助于读者准确理解。精心绘制近百张精美插画穿插文中,再现《左传》中的历史典故。
精彩页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题解
本文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郑庄公的狡诈及阴险,其母姜氏对小儿子的偏袒和她的蛇蝎心肠,其弟共叔段的贪得无厌、愚钝蛮横,生动地展现了郑国统治者母与子、兄与弟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激烈斗争。本文语言简短精辟,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①,日武姜②。生庄公及共叔段③。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③,公弗许⑤。
注释
①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前770年—前744年在位。申:春秋时国名,姜姓,在今河南南阳一带。②武姜:郑武公之妻,“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姜”是她娘家的姓。③共(go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共,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段后来逃到共。叔为长幼次序,次于伯。④寤生:倒生,出生时足先出,是难产的一种。寤,通“牾”,逆,倒着。⑤亟(qi):屡次。⑥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一个申国女子,后被称为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他们就是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武姜受到了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寤生”,并因此而讨厌他。武姜喜爱的是共叔段,故而一心想立共叔段为太子,她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同意。
原文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①。公曰:“制,岩邑也②,虢叔死焉③。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①,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⑧;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⑩。”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①?”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②?不如早为之所②,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③。”
注释
①请制:请求以制邑作封地。制,地名,即虎牢,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②岩邑:地势险要的城邑。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③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相当于“于是”“于此”。④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⑤京: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南。⑥大(tai):后来写作“太”。⑦都:都邑。城:城墙。雉(zhi):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⑧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国,国都。⑨不度:不合制度规定。⑩不堪:有所不利,受到危害。①辟:同“避”。②厌:满足。③早为之所:及早做好打算。④滋蔓:滋生蔓延。⑤姑:姑且。
译文
等到庄公当上君主之后,武姜又请求庄公把制邑分给共叔段作为属地。庄公回答道:“制邑是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从前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如果封给他其他城邑,我都没有意见。”于是武姜就请求改封京邑,庄公答应了,接着共叔段就住在了那里,人们都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进谏说:“假如分封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那么它将会成为国家的祸根。先王的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可是现如今,京邑的城墙违反了先王的规定,这样的事情本是不允许发生的,因为这样您的利益会受到损失。”庄公说:“姜氏一心想要这样,这哪里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的贪心怎么能有止境呢?不如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别让祸根滋长蔓延。等它长到枝叶茂盛的时候再想对付,那就晚了。蔓延开来的野草尚且很难铲除,更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寻死路,你暂且等着看吧。”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