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13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上半叶,包括13世纪下半叶南、北方文人书法批评观念的异同、14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古”的议题与批评视野的扩展两章,主要围绕“古”的议题及其引申话题来展开讨论。 第二部分是从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70年代,包括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70年代的书法批评——嬗变的前奏与文人话语的重振等章节。 第三部分是从16世纪70年代到17世纪上半叶,分为书法批评生态的变化:批评视角、标准与方法的调整和书法批评的异动两部分,其中书法批评的异动分别从风格与趣味、群体与流派、统系与个人、规矩与心性等角度展开叙述。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13世纪下半叶南、北方文人书法批评观念的异同 第一节 对两宋书法批评所涉及的部分问题的回溯 第二节 金及元初北方书家的观念 第三节 宋末元初杭州书画圈的雅集、品鉴活动与书法批评观念的重构 第二章 14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古”的议题与批评视野的扩展 第一节 元人评论中的古、古法、古意 第二节 法古的悖论:元人书法批评的尴尬 第三节 对“古”的总结与审视:批评视野的扩展 第四节 从复古到崇今:元人对赵孟頫的评价与赵孟頫书法地位的确立 第三章 14世纪下半叶到1 5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 第一节 书法授受谱系中的批评意识 第二节 朝廷官方批评话语的影响:从元末的弱化到明初的加强 第三节 从元末到明代前期:朝臣书法批评态度的变化 第四节 书法史著述与学者群体的态度 第四章 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70年代的书法批评:嬗变的前奏与文人话语的重振 第一节 书法批评传播方式的多元与书法知识的生成 第二节 朝与野、阁臣与文人:对书法的价值、功用以及书家身份的认识 第三节 对规矩的理解以及规矩标准的运用:朝廷趣味与文人趣味的异同与分合 第四节 江南地方官员与文人批评话语的重振 第五章 16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初书法批评生态的变化:批评视角、标准与方法的调整 第一节 批评视角的拓展 第二节 批评标准的变化 第三节 批评方法的调整 第六章 17世纪上半叶书法批评的异动之一——以风格、趣味为中心的讨论 第一节 对淡、秀品评标准的诠释与践行 第二节 对奇及其关联趣味的阐发 第三节 金石学视阈下的书法批评:对历代石刻书法风格的审视 第四节 从对个人风格的描述到对时代书风的概括 第七章 17世纪上半叶书法批评的异动之二——以群体、流派为中心的讨论 第一节 一线单传观念的嬗变与对“法出二王之外”的关注 第二节 时代、地域、群体:流派批评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南北地域书法之争论 第八章 17世纪上半叶书法批评的异动之三——统系与个人、规矩与心性的对立 第一节 书法批评中的统系观念 第二节 从风格回归品格:部分批评者的修正 第三节 往圣与时贤:古与今、离与合 第四节 对当下价值、自我价值的标榜:克己之私与自我心性的对立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改革开放40年,书法 史研究获得长足进展。 迄今为止,已经有数 种《中国书法史》《中国 书法理论史》问世,都对 各个历史阶段的书法发展 与推广普及,起到不可或 缺的积极作用。但要说在 “后古典书论时代”的近现 代到当代这50年、100年 之间,作为新文化运动时 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再 到21世纪书法新时代的各 个历史时期,如果要排出 某一部或数部可以作为经 典的话,似乎总还有些犹 豫而略感不足。20年前的 世纪交替之际,书法新学 术尚未具有成形的框架, 我们也可以自责说是自己 努力不够,云云。但是, 时代在进步,今天的参照 系变了。不说别的,光是 各年各高校陆续完成答辩 的博士论文就数量巨大。 虽然因应学校导师的指导 水平会显得参差不齐,但 其中的确已经有了相当有 分量的学术研究内容成果 ,而且每篇博士论文还都 经过了至少两三年寒暑朝 夕的反复打磨。即使以这 一部分优秀博士论文的水 准作为局部参照,我们对 这个时代书法批评史撰述 的“代表作”应该是个什么 样的水平线与高度,就不 敢掉以轻心、随便划分了 。 一 讨论“中国书法批评史 ”的写作,是一件雄心勃 勃壮志凌云的大事。预计 要达到百万字以上规模的 学术大工程,起步伊始, 大家必然是小心翼翼反复 推敲,生怕一招不慎满盘 皆输,尤其是提防不能“ 输在起跑线上”。于是, 它必然会牵涉我们这个群 体对这一命题是否有前期 的精准的学术定位能力; 当然,也反过来检验我们 这批有志者是否有独特的 不同寻常的课题把握能力 。 迄今为止,在40年书 法理论发展进程尤其是初 兴的“书法史学史”领域的 发展进程中,从含糊到清 晰、从笼统到精准、从粗 略到细致、从表皮到内质 ,我们已经可以列出如下 4~5个关于“书法批评史” 的不同表现形态和不同理 解角度: 比如,把它简单理解 为“书法理论史” 这是一种最初级也最 大众的理解立场。书法批 评当然就是建立在理论文 章的物质形态之上,所以 “批评史”相等于“理论史” ,这个等式在一般人看来 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站 在学科、学术的立场上看 ,“批评”更多的带有主客 观交融的含义,批评的主 体选择独特视点与被批评 对象意义呈现之间的关系 ,是一般只讲作为客观现 象存在和进行简单叙述的 “理论史”概念所无法涵盖 的。批评的理论性,更在 于提炼、阐释、演化、归 纳的功力。而不仅仅是客 观存在的古代理论文本。 把古代理论典籍排列一遍 ,先做介绍,引经据典, 再稍加评论,这是普及读 物或教材的做法。因此, 把“书法批评史”理解为“ 书法理论史”显然是片面 的、定位有问题的。 又比如,着力于将它 定位为“书法思想史”“书 法观念史” 批评当然是思想的展 开。但“批评”更针对客观 现象与事实:古代书论著 作文本,某一学术领域的 逻辑体系构架、书法家实 践过程中的感悟式只言片 语,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 学派的理论主张和核心边 界的划定,它们都是一个 个清晰的事实存在,批评 就是针对这样具体的事实 与现象而发。相比于“思 想史”的重在抽象逻辑演 绎概念意义和总体认识论 层面上的关注与投入,和 “观念史”的重视高度概括 浓缩提炼、注重大趋势与 总体观的种种立场,“书 法批评史”又要使自己立 足具体的一人一事,强调 从批评对象的具体到批评 主体的具体,还有批评环 境与语境把握的具体。 还比如,把它简单处 理为“书法文献典籍史” “书法批评史”著述, 首先是一种理论形态,当 然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材 料支撑。掌握并熟练应用 文献与典籍,是一个必备 的基本功,是学术研究的 “四梁八柱”,不可或缺, 这是常识。但作为起点的 不可或缺,不等于它就是 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通 常而言,文献典籍是一个 客观的事实存在,它本身 是静态的、固定的、不可 变动的。围绕它们构成的 研究链,起点肯定是具体 的一册一卷一页一章,这 种立足具体的研究角度, 与“书法批评史”的兼顾甚 至强化主体判断视角的方 法与终点目标,显见的也 是截然不同的。 再比如,认定它是“书 法审美史”或“书法美学史 ” 书法史首先是艺术史 。艺术存在的根本前提, 就是审美活动。所以论“ 书法史”为“书法审美史” 进而延伸到“美学史”,好 像也并无大错。但这只是 某一种视角而不能以偏概 全地把“书法史”(即使是 艺术史)都简单理解为“ 书法审美史”。因为在书 法史中包含有相当部分的 非审美的历史发展驱动力 ,比如作为工具材料应用 和起居环境的书写行为, 作为文明进程的古今文字 汉字字体转换,作为横贯 几千年的文化(科考)制 度史所带来的非艺术审美 立场,作为书法文字载体 的龟甲、彝器、碑碣、简 帛、纸质卷册轴……这些 都不仅仅是艺术审美因素 而是更大范围的文明史社 会史生活史科技史的进化 所导致。“书法批评史”肯 定会追根溯源地涉及这些 内容,但单一的审美史却 未必以此为重要叙述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