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拥有强心脏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作者 (瑞典)雅各布·拉茨·恩德勒//马丁·拉茨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心脏是个迷人又神奇的器官,从人出生到死亡从未停歇,不断跳动。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很多人因为它而过早死亡,或生活质量被影响。因此,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多加关注心脏。
44岁的马丁在游泳训练后心梗发作,经过抢救幸存下来。他的弟弟雅各布是一名麻醉师和重症监护医生,在急诊目睹过多例心梗发作。作为兄弟,他参与了马丁从发病到康复的全过程,并且与他一起将这段经历和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凝结在本书之中。他们用幽默风趣、浅显易懂的文笔,为读者带来有关心脏健康的大小要事: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心脏相关疾病和问题有哪些,不幸患病该如何配合医院的治疗,慢性病患者如何逐渐恢复健康,身边亲友该如何提供支持,最重要的——如何养成预防疾病的生活方式,悉心呵护好心脏 。
通过分享患病的身体感受和心理历程,两位作者希望大家能消除对病痛的误解和恐惧,不让心脏负重前行,收获轻松、无痛的强健人生。
目录
前言
序言
1 心梗
2 在医院
3 短暂恢复期
4 康复了吗?
5 心理
6 亲人与朋友
7 改变生活方式
结语
提要
扩展阅读建议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世上有的人非常聪明,有的人跑得很快,有的人有
数学头脑,有的人有艺术细胞。每个人天生就有不同的
能力。大自然只给了人机会和选择,却并不公平。我们
兄弟俩——马丁和雅各布,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许多优秀
品质,这些也是他们从各自的父母那里继承
而来的,我们希望这些品质能传给我们的孩子。但
不幸的是,我们也同时继承了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倾向。
我们的父母都在很年轻时就患了心肌梗死,我们也不例
外。人们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截然不同的基因,但到目
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改变我们DNA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然而,我们能做的是采取药物治疗,以及最为重要的—
—改变生活方式。
我们原本没打算写这本书,相反,我们希望不用处
于目前的境况之中。但当44岁、身体健康的马丁意外得
了心梗时,写书的想法被唤醒了。雅各布虽然没有患过
心梗,但作为麻醉师和重症监护医生,他在工作中遇到
过许多心梗患者。有关其他疾病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我
们还没有找到一本针对心梗的书,所以我们想要写一本
结合个人经历和科学事实的书。
拿起这本书的你或许得过心梗,或许你所爱的人有
过类似经历,抑或你只是想了解更多关于心梗的知识,
从而避免它。
本书并不是要介绍新的研究进展或发现,而且很遗
憾,迄今没有任何食谱、健身方式或神秘疗法能奇迹般
地让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消失。我们试图做的是讲述事实
,用这种方式使受这种疾病影响或对它感兴趣的人有所
裨益。我们在书后整理了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资料和建
议。这不是一本教科书,但其中的所有内容都有权威的
来源,而且本书也经过了同行评议。书中的一些内容你
或许已有所闻,但另一些可能对你来说是全新的信息。
为了撰写本书,我们除了阅读书籍和研究报告外,还与
许多人进行了交流,他们中有科学家、医生、物理治疗
师和心理学家,但我们主要还是与患者交流,因为我们
身边的心梗患者比比皆是。
每年约有25 000 名瑞典人遭遇心梗,平均每小时
就有3个人发病。由于急救措施到位,绝大多数患者都
能活下来。即使如此,在瑞典,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
亡人数仍比其他任何疾病都多。不仅是瑞典,在欧洲约
有3%的女性死于乳腺癌,而多达50%的女性死于心血管
疾病。
在书中,你会见到大量的患者和医疗专家,他们当
中有些人是匿名的,有些则以真实姓名和头衔出现。有
时出于保护患者隐私的考虑,事件的地点或时间会有所
改动。书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让你感到安心,但有些信
息却会让你更为焦虑。一本书不能代替医患交流,更不
能代替医生的诊断,而且我们也不主张在书中提出治疗
建议,对饮食和补充剂尤其如此。因为在有些问题上科
研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
,比如层出不穷的各种饮食建议。在遇到这类相互矛盾
的建议或纯粹的猜想时,我们会尽可能清楚地加以解释

由于这本书是面向成年人的,我们会尽量避免道德
说教。如果你嗜好吸烟,并对此行为造成的健康后果有
清楚的认识,那么可以继续吸,而不必有道德负担。
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已经有不少了解,但依旧有许多
东西有待发现。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并
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很多人因为它而过早死亡或
缩短了寿命。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本书是按照马丁生病过程的时间轴来写的,但你不
必照这个顺序来阅读。跳过某一章节或回头看,抑或完
全略去你觉得无聊的部分都没问题。心脏确实是个迷人
的器官,但多数人可能只希望它有节律地跳动,却不会
对其生理学产生兴趣。这无可厚非。
“愿读者愉快”,我们觉得难以出口,而且多少有
点奇怪,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娱乐。相反,我们真诚
地希望你能在书中找到所需的帮助。也许全书只有一条
让你铭记于心的建议,比如打鼾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或者只需让血压降低20毫米汞柱就能将死于心
梗的风险减半。如果这本书能促使你在生活中做出一个
具体的改变,或者让你不再对某项治疗感到焦虑,那么
我们便十分满足了。
导语
心脏强,心力才会旺!不要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心脏承受再多了。
不是时刻担心猝死的逼近,就是发病后时常感觉脆弱——不舒服、倦怠、抑郁、可怕的孤独感、焦虑惊恐、易怒……正确识别情绪障碍的警示症状,寻求专业建议,合理利用宠物的陪伴,接受亲友的支持,及时走出情绪阴霾。
给心脏病患者亲友的知识锦囊:我害怕他的下次心梗发作,也担心自己会心梗。
作为心脏病患者的亲友,压力并不比患者本身小,但不代表做什么都毫无意义,比如可以尝试:学习CPR急救培训、和患者一起定期筛查身体、一起改变生活方式、保持联系并主动提供帮助,还可以计划一项不费力的小活动。
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心脏疾病。
生活方式的变化最好直接开始,而不是慢慢渗入:如何吃出健康的心脏?什么应该少吃或尽量避免?胆固醇是好是坏?断食有用吗?在烟草、身体活动、睡眠规律等方面都要多加注意。养成预防疾病的生活方式,才能悉心呵护好我们的心脏。
后记
马丁——仅仅是一次心梗:那次发作过去3年了,
我现在状态不错。身体比心梗前更好,在15岁的儿子倡
议下,我们今年参加了半程瑞典古典4项赛(包括60~
90千米越野滑雪、300千米自行车、3千米公开水域游泳
和30千米越野跑)——我在心梗前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

我不会一直想着自己的心脏,脆弱的感觉基本消失
了。我不再狂热地改变生活方式,心梗后的一段时间就
开始冷静下来。
一方面,我运气不好。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我没有
其他风险因素,但我的心梗来得过早。我心梗发作的概
率很小,根据瑞典国家卫生与社会事务部的数据库,
2017年约有200名40~44岁的男性因心梗入院治疗,他
们中大部分人的风险因素都比我的多。
另一方面,我又很幸运。我生在一个冠状动脉支架
普及的时代,有一位细心的家庭医生,住在医疗资源优
质的地方;我的生活条件优越,同事善解人意;最幸运
的是我有美满的家庭和杰出的朋友。
那么,心梗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痕迹呢?日常药物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硝酸甘油喷雾剂,还有焦虑。我带
着它们,也许是为了活着?就像我的心脏植入了支架,
我的精神也留下了伤疤,像一道心梗的阴影。
还有人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有时被遗忘或忽略,他
们就是患者的亲人。人们容易只关注患者。但我的心梗
当然会影响到其他人,尤其是我深爱的妻子索菲亚。在
心梗发作后不久,不真实感和焦虑已经给她的日常生活
打上了烙印。她担起沉甸甸的责任,并给我莫大支持,
她实在好得不可思议。
我当然不想得心梗,但它也是我的一份礼物。好几
次有人问我,心梗的经历中有没有“好”的一面?我是
个乐观主义者,所以答案是“有”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有点老套,但我更热爱生活了。这有点
像品尝一道菜,吃一口停下来享受一下日常:孩子们的
笑声、春日的阳光和小小的成就。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
变得更重要了。
第二,我对身体和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帮助我
把已做出的生活习惯改变保持下去。我一直锻炼,每周
3次。我留意自己的饮食,在日程安排上留出空档。
第三,这些经历——心梗、成为病人和住院——启
发我和一些同事创办了一家新公司:Doccla。我们致力
于减轻医疗负担和改进患者的居家监测——尤其是心梗
患者。
人们不仅希望生活舒适,还想有一些乐趣,所以不
要让疾病困住自己。出门旅游、参加比赛、开启项目,
最重要的是欣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
未来的心梗治疗将与今天不同,或许聪明的研究者
会找到心梗的终极解法?但在那之前,还没有捷径可走
,所以我会继续吃药、锻炼身体、避开垃圾食品,还会
满怀信心。这挺好的,情况原本可能更糟。
马丁和雅各布:我们接近尾声了,或许你听够了控
制血压、改变生活方式和降低风险?或许你刚刚入门?
“用数据看世界”网站对美国人的实际死因、他们
搜索的信息和媒体的报道做过一个有趣的总结。有两个
事件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关注:恐怖袭击和心血管疾病。
不到1%的美国人死于恐怖袭击,但它却完全占据了媒体
。2016年,《纽约时报》和《卫报》给恐怖袭击事件超
过30% 的版面。心血管疾病占美国人死因的30%,却只
有约2%的版面。
报纸写的异常事件多于平常事件并不奇怪,但由于
心血管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报纸上多一些这方面
的内容会更好。作为个体,基本上无法降低遭遇恐怖袭
击的风险,但却可以做很多事来减少心梗或中风的风险

美国人对健康信息的搜索量也出人意料,癌症与死
亡的搜索相关度是心脏与死亡的相关度的15倍,尽管死
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多。
最后,我们想进行一次呼吁:多谈谈心血管疾病。
保持求知欲,传播你的知识,这至关重要。
祝你生活愉快!
书评(媒体评论)
“强烈推荐《拥有强心脏!》。这不仅是一本
关于身体最有趣的器官的极其令人兴奋的读物,也
是一本可以拯救你生命的书。”
——安德斯·汉森,《大脑健身房》《手机大
脑》作者
精彩页
除颤——一种救命的手段
除颤是在需要时,对心脏进行电击,用以“重新启动”心肌细胞。早期除颤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在公共场所配置体外除颤器已被证明可以使院外心搏骤停的存活率翻倍。据估计,除颤每延误一分钟,心搏骤停的存活率就会减少10%。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设计便于任何普通人操作。它们会发出清楚的指令指导施救者将电极片连接到患者身上,其他设置都是自动运行的。除颤器会自行分析患者的心率,并判定是否需要除颤。为了在紧急的情况下使用,除颤器的指令都非常明晰。
大多数人可能会天然地抗拒对另一个人的心脏实施强电击,但机器能判断什么时候不适合除颤,便不会在那时发出电击,所以施救者不会出错。经过电击,心脏可恢复窦性心律。你可以想象一支士兵队伍在行军时步伐不一致。首先命令“停止”,然后命令“前进”,便可以让数十亿心肌细胞进入正确的节奏中。电击所做的正是这个“停止”命令,它让所有的心肌细胞都停顿一秒,环顾四周找到谁在负责指挥,接着就可以开始步调一致地前进了。
在许多工作场所、电影院、体育场馆、购物中心和其他人群密集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它的操作并不难,但最好还是参加一次培训并练习如何使用。
冠状动脉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心梗,十之八九都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冠状动脉内破裂,破裂斑块的周围出血并形成血栓。这一事件发生在直径约为5毫米的冠状动脉内,斑块就附着在血管壁上。斑块形成的时间很久,往往长达几十年,但斑块破裂发生得极快。身体在出血时的反应都相同,会激活对失血的防御机制——凝血。血小板不知道出血发生在一条细小血管内的封闭空间中,而只会对出现的伤口做出反应,它们开始粘在一起,形成网状。这个网状物激活了更多的血小板,而血小板又激活了其他止血机制,于是就形成了凝块——血栓。这些血栓阻塞了冠状动脉中的血流,只有极少甚至完全没有血液流过冠状动脉,于是之前通过冠状动脉获得血液的心肌细胞大约在15~30分钟内窒息并死亡。并不是每条冠状动脉只为一个特定区域供血,它们在不同区域之间有重叠的部分。如同一棵树从根系获得养分一样,即使一小部分根被破坏,由于其他根的支援,树枝通常仍能养活上面的树叶。然而,如果一大部分根受损,可能会使整条树枝死亡,甚至整棵树也会死亡。
因此,心梗发作时应尽快接受治疗,以避免损伤范围扩大。每一点时间的浪费都代表一些心肌细胞的死亡,为了更好地恢复心脏的泵血功能,人人都希望将心肌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还有一种情况是,血块从破裂的斑块中脱落,像一片树叶般在血液中游走,到达冠状动脉远端时,由于那里比较狭窄,便造成堵塞,这就是动脉栓塞。 梗死的范围大小?
梗死的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受损冠状动脉的粗细和堵塞的位置。把你的心脏想象成一个椰子,梗死的范围大小由棕色外壳(表面积)的受损程度和白色果肉(椰肉)的损失量(深度)决定。仅造成部分心壁受损的梗死被称为心内膜下梗死。有些梗死影响到某个区域的心肌全层,则被称为透壁性梗死。透壁性梗死通常更严重,因为它们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影响更大,因而尽早开展治疗非常重要。
哪些人易患心梗?
瑞典有一套公共财政支付的医疗系统,没有患者会因为经济状况而被拒绝治疗。瑞典医生在提出治疗方案之前,从来不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健康保险。这听起来像是理所当然,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全球视角来看,都并非如此。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建立的医疗系统感到骄傲。
然而,尽管在瑞典,教授和泥瓦匠获得的医疗没有区别,有研究表明不同群体的健康状况仍存在着巨大差异。教育程度最低和最高的群体的预期寿命相差高达5年,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根据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的一项大型国际研究,受教育程度低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心梗或中风的风险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多一倍多。从死亡率来看,这两个群体的差异更大:前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后者要高8倍。
有一系列因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但最有力的论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中要流行得多。例如,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强风险因素,与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吸烟率高出了两倍多。
瑞典公共卫生局通过向随机选择的人发送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风险因素评估。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群体生活方式的报告,以及它们的实际差异有多大。鉴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如此明显,如果这样都不会导致健康状况的巨大差别,是说不过去的。虽然这种情况是极不公平的,但这项数据中有个重要信息——生活方式确实会影响健康。更健康的饮食、更多锻炼、不吸烟都可以显著地改善你的健康状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2:46